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

上传人:csy****27 文档编号:12200675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第I卷(选择题)未命名一、选择题组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而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从古代文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认为传统的高温水煎使青蒿素失去活性而分解,提出用乙醚低温溶解提取,这是当时获得青蒿粗提物的关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的主要贡献是A发表元素周期表B研究炸药C研究空气成分D研究原子结构2青蒿素提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A冷水浸泡青蒿B将青蒿绞汁C乙醚低温溶解提取D青蒿素受热分解3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C

2、、H、O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答案】1B2D3A【解析】1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故选B。2A、冷水浸泡青蒿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将青蒿绞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乙醚低温溶解提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青蒿素受热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3A、由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青蒿素是由

3、青蒿素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165)=90:11:40,故C错误;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故选A。【点睛】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二、多选题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硫酸根离子:SO42 B铁的元素符号:Fe3+C碳酸的化学式:H2CO3 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答案】BD【解析】试题

4、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正确;B、铁的元素符号为:Fe;错误;C、碳酸是由显+1价的氢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2CO3,正确;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错误。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5我国自2018年5月1日起,将抗癌药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氮芥(C5H11Cl2N)是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下列关于氮芥的说法正确的

5、是()A氮芥由19个原子构成B氮芥由碳、氢、氯、氮四种元素组成C氮芥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氮芥中含有Cl2分子【答案】BC【解析】【详解】A、氮芥是由氮芥分子构成的,1个氮芥分子是由19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氮芥由碳、氢、氯、氮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氮芥中碳、氢、氯、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11):(35.52):(141)60:11:71:14,可见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氮芥是由氮芥分子构成的,不含氯气分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C【点睛】根据有机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有机物的相对分

6、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某元素的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6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中只含一种原子,即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化合物。此项不正确。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此项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为:H2O + C高温CO+ H2;反应物中水分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1。此项不正确。D该反应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均不发生变化。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D项。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质量守恒定律7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A碳酸钠+白醋 B镁条+稀硫酸C铁+硫酸铜 D氢氧化钠+硫酸铜【答案】CD【解析】A、碳酸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

8、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D、氢氧化钠+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故选CD。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 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AABBCCDD【答案】CD【解析】【详解】A、向一定

9、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了氧气,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增加,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C、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镁带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物质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故选C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

10、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的化学式为XY3B若mg X2和ng 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一定是(m+n)g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ba)g Y2【答案】BC【解析】【详解】A、由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Z中含有一个X三个Y,说法正确;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因此若mg X2和ng 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不大于(m+n)g,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

11、物质的质量之和不变,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故此选项说法错误;D、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2,说法正确。故选:BC。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足量的Fe、S、C、H2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消耗等质量的氧气,则消耗质量最少的是FeB在CO、CO2、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4%,则N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28%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可能是2:3D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答案】BC【解析】【详解】A、有足量的Fe、S、C、H2四种物质,分别

1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消耗等质量的氧气,设氧气是质量为m,Fe和氧气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为,S和氧气反应消耗的硫的质量为m,C和氧气反应消耗的C质量为,H2和氧气反应消耗的H2的质量为,则消耗质量最少的是氢气,故A不正确;B、如果没有CO,只有CO2和N2,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4%,CO2的质量分数是88%,氮气的质量分数为12%,这时是最小值;如果没有CO2,只有CO和N2,,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4%,CO的质量分数是56%,氮气的质量分数为44%,这时是最大值;N2的质量分数在12%44%,则N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28%,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11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13、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故C正确;D、NO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BC。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正确;B、在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B正确;C、化学反应前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而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

14、量之和不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C错误;D、甲和丙都是由想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均相等,否则不符合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加和等于零的原则,D错误。故选A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12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二酮属于氧化物B丁二酮分子中含有氧分子C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丁二酮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3:16【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丁二酮(C4H6O2)则丁二酮不属于氧化物,因为含有三种元素;丁二酮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丁二酮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

15、:3:16。故选CD.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1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 1【答案】AB【解析】【分析】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2分子与1分子反应生成2分子;有一分子,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正确;B、反应后的物质中有2种物质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 1;故选项错误;故选:AB。三、单选题1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