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4068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小学生自制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自制力是指个体自觉遵守各种规范 克制不良行为习惯到能力 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各种行为习惯上守信的人 为了解决和了解一些学生因自制力问题而导致的行为习惯差 学习 做事不主动等不良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 养成好习惯 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 我确定了 小学生自制力不强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治 作为我研究的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 观察等方法 对我校学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 主要从小学生注意力度集中 毅力的培养 自我约束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问卷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进行 调查实施时 给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讲清调查的目的 意义 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

2、回 共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有效问卷102份 回收率100 一 调查基本情况与分析 自制力是属于意志品质范围的内容 要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自制力不是单方面努力而为 需要家庭 社会 学校共同努力 1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生具有好玩 不专注等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要针对小学生平时的做事行为习惯方面严格要求 为小学生自制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发现70 的学生在家庭做事都是三心二意 父母根本不做要求 20 的学生家庭有要求 但不严格 10 学生的家庭严格要求 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等习惯方面能做的很好 2 社会教育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因素 在本地区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无业青年太多

3、 素质低下 对小学生自制力的养成起到的副作用很大 小学生喜欢模仿 模仿社会不良青年的做法 通过调查发现75 5 的学生认为自制力在社会上不存在 自己也没有必要培养 14 5 学生认为自制力的培养可有可无 只有10 的学生认为自制力的培养对终生有重大影响 3 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关键 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小学生自制力养成的关键 通过调查93 的学生认为老师能严格要求 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7 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感觉 由于学生在校受主课老师影响较大 而学校课程很多 所以 学生认为没有感觉 4 通过情境观察 可以欣喜地发现 平时不按时到校认为迟到也

4、无所谓的学生来得早了 学生学习更加独立 自觉 并不完全靠老师监督 也能安心写作业了 学生守时的行为习惯一点一点地养成了 二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1 必须加强家庭教育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 致使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 长期对子女撒手不管 放任自流 只会在金钱上满足子女 而把所有教育推给学校 我经常碰上这样的家长 夫妻俩人外出打工 家里只剩下小孩 小孩在学校不学习 在校外打群架 他们一概不知 见到老师还说他们的小孩听话 2 日常生活中 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未考虑过其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例如有些家长整天沉溺于麻将桌上 甚至有时候不够人时

5、还把小孩拉上顶人数 在如此的环境下 那些小孩能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去赌博吗 3 做事从不考虑小孩的感受 从不让小孩发表自己的见解 许多父母都犯有这样的错误 认为小孩还小 什么都不懂 尤其是父母的感情出现问题时 父母不考虑小孩的感受 结果受伤最大的是孩子 曾经接触过这样的几位学生 原来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来由于父母的感情问题而性情大变 不但放弃了学业 甚至好像很仇视这个世界似的 4 只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 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 5 只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不注重生活能力的培训 许多学生 包括大学生 在家里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自理能力非常差 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手足无措 某高校俩学生不知

6、道到食堂买饭还要掏钱 6 只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忽略社会知识的学习 除此之外 许多家长在抓孩子智力开发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时 存在任意加重负担 态度粗暴 实行体罚 盲目投资等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 许多时候都由于上述问题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受阻 因此 为了子女的前途和未来 在实施家庭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学校采取家校联系的方式多与家长沟通 共同构建学生自制力培养的框架 首先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以身作则 给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不参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动作 也要考虑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 平常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 多与子女沟通 交流 发现子女有不正常的状态要及时帮助其解决 但

7、要防止关爱过头变成溺爱 再次 家庭教育中除了文化科学知识的教授外 还要特别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生活能力的培训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一个人在学术上有多突出 但是思想品德败坏 自理能力较差 这样的人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最后 为了使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效应 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家长还应适当接受一些指导 以帮助其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2 公检法部门加大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打击 给学生一个比较纯洁的社会文化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是教育之场所 因此 我们又可以说 社会即学

8、校 从主观愿望上来说 人人希望社会环境纯净理想 但开放的社会是多元化的 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群是多样化的 多侧面的 我们不能去蒙住孩子的双眼 更不可能去掩盖社会种种丑恶现实与阴影 那么 我们和孩子都应该勇敢的面对现实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 社会是复杂的 要学会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 尤其不要轻信别人 不要使自己处在危险 孤立的环境 我们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 于是就会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 我们要教会孩子抗拒社会各种诱惑 1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能无条件的满足 是孩子有机会体验挫折 能够承受各种不满足 而保持心理平衡 2 引导孩子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千万不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还应了解孩子对社会的所见所闻

9、和所思所想 就可以防微杜渐 经常与孩子共同探讨论证 反面的社会现象 让孩子充分表达他的见解和态度 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3 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判断是非和选择正确行为的能力 家长不要代替孩子思考和做决定 尤其在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 正是他思索与分辨的机会 4 社会各执法部门联合行动 塑造良好 文明 和谐 有序的社会环境 小孩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没有独立地辨别是非的能力 家长 学校在培养孩子正确地是非观的同时 社会各执法部门要加大宣传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力度 从实际上 也从视觉上让孩子们明白 正道可行 外门不走的道理 努力扫除当前社会上的黄 赌 毒现象 净化社会环境 还孩子一个健康成

10、长的良好沃土 3 家长 学校联合 学科教师配合 孩子的教育更离不开学校 俗话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也就说明了学校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 还有教育学生品行 道德等的职能和责任 孩子的学习是家长们关注的 孩子的品德同样是家长关注的 然而 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关注该怎样结合呢 家长的教育必须配合老师的教育 老师的教育同样也要关切到家长和孩子 二者在观念上必须一致 否则 教育上的歧异必将影响孩子的思维和知识的形成 同时 在孩子上学期间 家庭的教育也不可松懈 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 老师要求家长共同来完成的事情 家长要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就是家长有歧义的 应该避开孩子和老师来交流 而不要在孩子面前给出某种不好

11、的暗示 这样同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 特别是在幼儿期 4 6岁 是孩子习惯的养成期 和学习态度的建立期 这段时间 我们不强调孩子学会很多很多的知识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去体会寻找学习中的乐趣 但好的习惯和态度一定要有 有了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以后的学习就会如鱼得水 青云直上 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在被动 家长的督促下学习 即使有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效果也不会太长久 因为这不是孩子自愿的 是被逼迫的 他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 久而久之 孩子就会厌学 所以说 教育一定要考虑到长远利益 就是在体育运动方面也同样强调 基础动作的学习一定要正确 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而不是说学完一个动作就算完事了 要考虑到这个动

12、作在以后更高级动作的衔接上是否有利 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遵照的规律 精彩的人生就像是一场百米赛跑 最初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在跑的过程中应该是一直加速没有停歇的 然而 冠军只有一个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每位家长都要正视自己的孩子 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 客观的来评价他 在我的教育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孩子的妈妈 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很优越的 她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很棒的 但在事实上 这个孩子在班级的表现是让我担忧 头痛的一种 从来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 不愿意和别人的小朋友交流 上学也是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 结果 当别的小朋友已经知道十以内的加减法时 他却仅仅会说一加一等于二 更不要说写自己的名字 自己吃饭穿衣了 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和孩子的妈妈多次交流过 但结果只有一个 妈妈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孩子 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关照着孩子 这种脱离学校的教育让人担忧 只有加强家校联系 各科教师共同努力 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奠定培养自身自制力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