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2193765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Ⅲ)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4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教学资料(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 课标 专用 专题24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 考点1传统发酵技术1 2018江苏单科 16 2分 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夏季生产果酒时 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 乙醇为挥发性物质 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C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 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五年高考 答案B生产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 25 夏季温度高 且发酵过程有热量产生 故夏季生产果酒时 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A项正确 在发酵产酒精过程中需保持无氧状态 B

2、项错误 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会产生CO2 故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C项正确 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D项正确 考点突破准确把握果酒的生产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产物是C2H5OH和CO2 同时产生能量 疑难突破果酒制作的原理与条件 2 2017江苏单科 10 2分 下列关于 腐乳的制作 实验 叙述正确的是 A 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 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 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答案B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 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使毛霉等微生物正常生长增殖 A错误 腐

3、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和调味作用 B正确 毛霉等微生物可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 催化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催化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C错误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毛霉产生 D错误 3 2017江苏单科 25 3分 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 改变通入气体种类 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 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 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 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 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答案ABC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果酒和果醋发酵所利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 醋酸菌 其中

4、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而醋酸菌为需氧菌 因此改变通入气体种类 可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A正确 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后 酵母菌可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B正确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 温度过低会抑制酶活性 从而抑制果醋的发酵周期 C正确 图中的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不可以交换使用 因为与气体入口相连的导管需要插入发酵瓶的底部 D错误 易错提醒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利用的是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 气体入口可为培养液中微生物提供气体环境 故应将与气体入口相连的导管插入发酵瓶底部 4 2015江苏单科 17 2分 关于 腐乳的制作 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腐乳坯

5、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 影响毛霉生长B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 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 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 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 毛霉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范围是15 18 和湿度 将腐乳坯堆积起来时会因毛霉等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而使堆内温度升高 影响了毛霉生长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 会改变腐乳坯的湿度 又会导致杂菌污染 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故A正确 C错误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 细菌会在腐乳坯上进行代谢 产生黏性物 B正确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 不仅可以调味 还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D正确 知识拓展适宜的温度 氧气 水分是微生

6、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细菌 酵母菌 霉菌等不同的微生物的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因此 应结合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 的原理 来分析巩固相关的实验 5 2015江苏单科 24 3分 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 J 型增长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 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ABC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发酵装置分析等相关知识 随着发酵时间延长 酒精积累量越来越多 由于过高浓度酒精对酵母菌发酵起抑制作用 所以发酵后期酒精产生速率越来越慢 A错误 酵母菌发酵瓶需

7、留1 3空间 有少量空气存在 因此集气管中的CO2气体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 B错误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受原料 代谢产物影响 其种群呈 S 型增长 C错误 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 应主要为醋酸杆菌 醋酸杆菌为好氧菌 因此可推测出现的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D正确 6 2017课标 37 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 某小组将等量的甲 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 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 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 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 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 说明该发酵菌是 3 如果在

8、实验后 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 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 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 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 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 从大豆到豆豉 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其中 蛋白质转变为 脂肪转变为 答案 1 菌种发酵时间 2 好氧菌 3 延长发酵时间 观测发酵效果 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 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 1 根据题中 甲 乙两菌种 和 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类型和发酵时间 2 发酵容器底层缺氧 上层氧气相对充足 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 说明该发酵菌属于好氧菌 3 由于32

9、h内发酵效果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 所以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 应该继续延长发酵时间 观测发酵效果 最好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多种蛋白酶和脂肪酶 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知识归纳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3个误区 1 误认为微生物培养基中都需有机碳源 氮源 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不需加有机碳源 固氮菌的培养不需加氮源 2 误认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含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3 误认为果酒 果醋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无氧条件 果醋制作过程中利用的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因此需要有氧

10、条件 7 2016天津理综 10 12分 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 独具风味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 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 这是因为酶 2 在酒精发酵阶段 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 发酵罐先通气 后密闭 通气能提高的数量 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 在醋酸发酵阶段 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 发酵30天 工艺如下 发酵过程中 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 趋势如图 据图分析 与颠倒前相比 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 由此推测 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 发酵过程中 发酵缸中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 积累乳

11、酸 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 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 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 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 12分 1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 酵母菌 3 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氧气 营养物质 pH 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 或不翻动 或下 种间竞争 或竞争 解析 1 因酶在最适温度下的催化能力最强 故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好反应温度 2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多 繁殖快 3 曲线图显示 与翻动前相比 B层在翻动后醋酸杆菌密度先快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 对比翻动前后B层醋酸杆菌所处环境条件知 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氧气浓

12、度 pH及营养物质含量等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 处于发酵缸下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 环境中营养物质减少 代谢废物增多 微生物生存条件恶劣 不同种乳酸菌间的竞争加剧 部分菌种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试题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与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难度不大 在复习备考中应该注重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知识综合 8 2015广东理综 29 16分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 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 科技创新大赛 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 制作泡菜时 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 目的是 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 2 据图 与第3天相

13、比 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 因为后者 pH值呈下降趋势 原因是 3 该小组得到一株 优选 乳酸菌 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 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 4 10 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 优选 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 并确定其最适条件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 并推测实验结论 答案 16分 1 创造无氧环境 1分 丙酮酸 H ATP 3分 2 亚硝酸盐含量已接近最低水平 1分 乳酸积累 2分 3 结果记录表 6分 注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推测实验结论 用 优选 乳酸菌制作泡菜 亚硝酸盐含量更低 1分 最适条件是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时的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 2分 解

14、析 1 由于乳酸菌是厌氧细菌 制作泡菜时 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 目的是隔绝空气 创造无氧环境 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 H 和ATP 2 析图可知 8天后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 更适于食用 制作泡菜过程中 由于乳酸的积累 pH呈下降趋势 3 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优选 乳酸菌和普通乳酸菌在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 并确定最适条件 故表格的设计要体现不同时间不同食盐浓度下两种乳酸菌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 实验结论应是优选乳酸菌制作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更低 并确定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时的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9 2014广东理综 4 4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醋酸菌在无氧

15、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 故A错误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酒精发酵 B正确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原理 C正确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分解作用 D正确 10 2016浙江自选 17 10分 某研究小组以紫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 制作葡萄浆前 对葡萄进行清洗和用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制作酵母悬液时 在干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和极少量蔗糖 待酵母悬液中出现即可 2 装瓶后开始的一段时间 发酵瓶

16、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是 发酵过程中 发酵瓶中酒精的含量变化是 3 下列关于装置中有水弯管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隔绝气体出入B 使发酵瓶内外的压强基本平衡C 减少杂菌污染D 有利于发酵瓶内形成缺氧环境 4 实验中 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 A 发酵瓶中pH开始下降B 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C 发酵瓶中酒精浓度达到30 D 发酵瓶中酵母菌数量急剧减少 5 欲利用葡萄酒制作果醋 发酵瓶中应加入的菌种是 该菌种在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答案 1 红 紫 气泡 2 减少增加 3 A 4 B 5 醋化醋杆菌有氧 解析 1 制作酵母菌悬浮液时 在干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和极少量蔗糖 若悬浮液中出现气泡 说明酵母菌已经活化 2 装瓶后开始的一段时间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瓶内的溶氧量减少 随酵母菌无氧发酵时间的延长 发酵瓶中酒精含量增加 3 装置中有水弯管可维持发酵瓶内的无氧环境 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发酵液 同时也可将发酵产生的气体排到瓶外 维持瓶内外压强基本平衡 故A错误 4 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有CO2产生 故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发酵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5 醋化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 再将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