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6096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要:工业信息化部5月27日正式向各地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后,一夜间,全国各地都吹响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号角。于地方政府来讲,这似乎是一个表现的机会;于企业来讲,无论是被动或主动也都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但产能的淘汰损失要如何弥补,新产能的投入又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本刊曾联系进入大名单中的几家企业,但直到发稿时也未能安排上采访,原因是“这是一个太过敏感的话题,我们领导觉得这个实在不好说”。过多的媒体都在讨论着淘汰落后产能的意义,本刊将分别从国家、产业与企业的视角来探讨淘汰落后产能的这本账。淘汰落后产能背后的“账簿”策划、文/陈华自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部署政策抑制产能过剩以

2、来,漫漫五年,“淘”而不“汰”,纺织服装业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本加厉的影响着产业健康。尤其是近两年,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不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对手快速成长等因素影响,产能过剩矛盾尤为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中高水平同质化发展的危害在危机中裸露的更为清晰,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争市场、抢资源,业已严重妨碍产业提升及产品创新。分析原因,历史中的优惠政策,“普惠制”即全行业受惠的特点非常明显,直至2009年2月4日通过纺织工业振兴三年规划(2009年2011年)。虽然整个规划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却明确了政策将由“普惠”转向“扶优”的管理层的调控态度。时光轮转,当2010年一季度的产业数据

3、确定了出口及产业回暖趋势时(参考下图一),管理层的态度更是在“扶优”的基础上大下“汰劣”的决心。2010年一季度纺织服装行业盈利提升明显,行业利润增长高达85.5%,毛利率和净利润更是创下2001年和1999年以来的新高。图一、中国实际出口的环比增长与欧美内需增长(单位:%)资料来源:CEIC、东方证券研究所靓丽的数字,让管理层可以更加从容的淘汰落后产能。先是国务院在2010年4月初下达针对于多行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不久后的5月27日,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分解了2010年任务,将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下发至各地方政府。工业信息化部

4、的任务表中就已对纺织服装工业及相关的印染和化纤行业提出了特别要求:皮革淘汰1200万标张产能,印染产业淘汰31.3亿米相关产能,而化纤则要淘汰55.8万吨相关产能。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表中共涉及印染企业201家,化纤企业25家(如下图一)。表一、纺织服装相关行业“十一五”以及今年计划淘汰产能产能过剩行业今年计划关停“十一五”期间计划关停/淘汰现有总产能工信部5月27日会议国务院5月5日会议皮革1200 万标张到2011年,淘汰3000万标准张以上7000 万标张印染31.3亿米到2011年,重点淘汰75亿米高耗能、高耗水、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500 亿米化纤55.8万吨230万吨230

5、0万吨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追本溯源,金融危机的突发打乱了管理层的产业升级规划的节奏。但,虽然恶劣的市场环境自然淘汰了部分落后产能,丛林法则也通过优胜劣汰保持了产业的“健康指数”。通过对危机前后的行业数据的对比,虽然销售数据出现了严重的波动,但全行业的盈利素质却普遍得到了持续提高。显然,市场经济比管理层的调控更为残酷,毕竟管理层的“扶优汰劣”只针对“落后产能”,并非“企业”。只是,面对如此高规格、高格调的产能“淘汰赛”,以及国务院立下的“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的军令状”,不同角度显然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不妨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角度分别来看“淘汰落后产能”的必要性。国家视角1、刘易斯拐点不分析历史

6、原因、不具备宏观视角就无法准确的定义现在,预测未来。改革开放中的高速增长模式无非就是中国开放市场,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制造商。所谓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内需,可以说是这一增长模式发展的必然表现或派生结果。当然,要注意到中国实现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源以及汇率的普遍低估,这点不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金砖四国”中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中国这般全面和纯粹,所以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中低端产品中最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群体。然而,这些前提目前正在消失:土地、劳动力、资源等价格优势正在失去,人民币政策的调整也使得汇率加速升值。我国正面临刘易斯拐

7、点的考验。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目前我国正被“刘易斯拐点”(参见下图二)。虽然“刘易斯拐点”表现为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进进而推升工资,但隐藏在其背后的规律则是政府主导下收入分配从资本向劳动的倾斜。之前,由于人口红利的充裕,并受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影响,外向型的代工制造模式以及低级的低成本竞争策略成为了企业包打天下的“万灵丹”。但随经济危机而来的通胀时代,服装生产的成本全面上涨,资本禀赋的重要性下降。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低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急剧下降,外向型的制造业模式以及低成本的竞争策略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市场所质疑,纺织服装产业的高增长时间已近“谢幕”时代。因此,产业转型以

8、及“去产能化”可以说是旧有增长模式遭遇瓶颈无法延续时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中国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图二、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不幸的是,当金融危机的阴影终于渐渐飘过,出口导向的企业刚要于松上一口气的时候,企业主突然发现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依然存在,而且金融危机也使欧美依靠借贷来支持消费的模式发生变化,金融“去杠杆化”后紧接着出现“去消费化”,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或许不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至少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参见下图三)。市场转暖难以仅仅依赖出口,唯有寄希望于内需的扩大。相对于日本的经验来说,1960S的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依靠“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

9、消费市场之一。但,我国的内需释放又因为特殊的发展背景及路径,将城市化、产业转型、去产能化、价格重估等等趋势叠加至一起,情况变得空前的复杂。图三、全球经济景气指数下降资料来源:Bloomberg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是符合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参见下图四)。在工业化起飞完成后走向成熟期的过程中:首先,投资拉动增长模式仍将延续,但投资的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其次,生产能力规模化,资本集中趋势强化,经济出现大型化,尤其是中游偏上产业如成衣业;再次,新老主导产业的交替,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如我国的服装产业已经由品类细分过度到产品甚至是产品结构细分,并呈现出生产和品牌运营两极分化的趋势

10、;再次,城市化与工业化升级相伴进入加速期,我国二三线城市的服装消费需求已经开始释放;最后,收入分配不公达到一个高峰,分配改革将实质性进行,出现多样化消费,为大众消费时代作铺垫。图四、我国城市化的的五大特征资料来源:中信建投研发部原本,从城市化进程加速至引发收入分配改革将是一个缓慢的过渡式的进程,但在我国的实际的城市化过程中,因为之前过度透支人口红利,而被提前激发。2010年里,富士康和本田事件等突发事件,引发了多个省市最低工资的大幅上调,并且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将出台,也证实在经历了前十年的资本要素重估后,未来十年我们将进入低端劳动力重估的时代,经济增长动力也将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同时,城市

11、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产业转移等必然使得区域工业基础更强完善,这也将缓慢提升人均收入、带动城市化进而创造新的需求。图五、主要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资料来源:CEIC、中银国际研究2、消费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正值纺织服装消费高度增长阶段的初期,这是由人均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推进以及人口及人才红利共同推进的结果。而且,目前中国的服装消费不仅具有美国在上世纪60-80年代所经历的(服装)消费高增长时期的特征,也同样具有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不理性的消费特征,既热衷于品牌消费。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度过经济恢复期之后迅速进入“品牌迷恋”的时代,即使经历90年代金融危机时的消费低迷,仍然依靠不足

12、1.5亿的人口支撑起全球最大的品牌消费市场。目前中国也开始步入日本后尘,热衷于品牌消费。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报告,2009年在世界奢侈品市场销售下降10%的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却逆市增长10%,其中服饰及珠宝消费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分析原因,于西方人的“独立性自我”不同,日本和中国之类的东方文化呈现出“依赖性自我”,习惯通过拥有和消费某种品牌来使自己从属于某个特定等级的社会群体。所以国人喜欢购买带有明显可识标记,并别社会或某个阶层或等级广泛认可的高知名度品牌。这是中国品牌服企在拓展内需时必须注意的要素。因为,随着内需成为行业新

13、的驱动力,将从本质上改变之前出口导向的行业特征。但,启动内需的关键是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实质购买力。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在GDP增长中的占比只有30-40%,甚至远低于1960年代的日本。日本曾在1960S推出过“收入倍增计划”,我国也需要一个“中国式的收入倍增计划”。图六、中国服装行业出口额与零售额增长测算资料来源:CEIC其实,之前我国已发生过两次消费高峰,分别是1984-1989年以及1992-1997年两大生育高峰造就的“旺盛消费”胜景。目前,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开始逐步进入“旺盛消费期”。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中国人口中15-60岁的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将持续最

14、少10年的峰值状态(人口维持在9亿左右),因此至少未来十年中人口对消费的贡献非常之大。并且,第三次消费高峰中,随着人口结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将从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追逐品质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品牌将替代价格成为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要素,对此,如果落后产能企业仍然坚持之前的成本战术,必然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消费者淘汰。图七、中国三次消费高峰资料来源:中经网、中信证券研究所3、宏观调控策略相比之前的宏观调控规则来看,此次落后产能的调控更加细化易执行,主要表现在:1、主要针对高耗能、高污染、高产能闲置

15、率的产业细分,如仅以纺织服装相关产业指标为准,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只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的化纤、印染和皮革业。且由于管理层态度坚决,企业所在地区多采用多种强硬手段的组合拳进行说服教育,如绍兴市就对40家任务单中的印染企业的600台(套)设备进行了断电、断水、断汽和封存(“三断一封”)的强制处理。2、任务指标直接落实到企业。一方面更有利于政策的实施与监管,另一方面也能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来考虑,做到淘汰落后产能而非落后企业,避免“一刀切”。3、二十余部门联动,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的执行准则,并由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但,在“铁腕”淘汰落后产

16、能的同时,不能仅考虑严格执行问题。落后产能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深层原因,以GDP为主要内容的官员政绩考核模式,以及出口导向的国家战略下的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模式等是造成历次淘汰落后产能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建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联动的问责机制,制定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理顺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成本使其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才能从根本上迫使企业放弃“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低效益”的经营模式,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提升。并且,在淘汰落后产能,转移并新建产能的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尤其是针对研发投资的政策倾斜,以及对岗位流失和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疏导。唯有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