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0596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 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 考情分析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实验强化过关 备战演练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实验强化过关 备战演练 考纲要求 知道机械运动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 会用钟表 停表测量时间 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能正确读数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像和速度 时间图像 考情分析 2011 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 1 长度的单位 1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 其他长度单位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2、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等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m dm cm mm 1km m mm m nm 温馨提醒 光年也是长度单位 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中的行程 约为9 46 1015m 米 考点梳理 103 109 106 答案 1000 10 100 m 1012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对准 2 长度的测量 1 测量长度的工具 直尺 卷尺 三角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又叫千分尺 等 2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使用前三看 一看 二看 三看 正确放置刻度尺 零刻度线 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 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 如图1 不能歪斜 如图2 图1图2

3、分度值 量程 平行 紧靠 零刻度线 答案 单位 读数 读数时 视线要 刻度线 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 如图3所示 记录 记录时 不但要记录 还必须注明测量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温馨提醒 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时 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答案 数值 正对 图3 真实值 3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 其他时间单位 小时 h 分 min 等 3 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 min s 4 测量时间的工具 在古代 人们常用日晷 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通常使用钟 表来测量时间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 经常用

4、来测量时间 4 误差 1 误差 在测量物理量时 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与 之间总会有差别 这就是误差 秒 测量值 s 60 停表 3600 答案 2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温馨提醒 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只可以减小 不能消除 求平均值 答案 位置 1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 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2 参照物 1 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的选定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

5、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所选的参照物 答案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 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一种是在 内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 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 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 的情况下 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 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 2 速度 在物理学中 把 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为 3 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答案 快 相同路程 路程与时间 运动快慢 路程 相同的时间 快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4 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是 或

6、 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 用符号 或 表示 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m s km h 2 匀速直线运动 1 机械运动的分类 物体做机械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 按照速度是否变化 又可分为 和 2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km h 1 km h 3 6 千米每小时 m s 1 米每秒 m s 答案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变化 答案 温馨提醒 变速运动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 3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 的

7、 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4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 如果只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 3 测量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 2 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图4 答案 典例精析 典例1 2015大庆改编 11 如图5所示 金属条的长度是 cm 图5 解析 由题图知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金属条左端刻度值为2 00cm 右端刻度值为4 80cm 故金属条的长度为4 80cm 2 00cm 2 80cm 解析 类型一长度的测量 答案 2 80 变式训练1 如图6所示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 A 或 B 测出该物体的

8、长度是 cm 图6 答案 B 1 35 注意事项 估读数字为0时 记录数据时不可省略 典例2 2015通辽改编 9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速度约为5m s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 初中生课桌高度约为1 6m 答案 B 解析 人步行速度约为1 1m s 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初中生课桌高度约为0 8m 故选B 解析 类型二常见长度 时间 速度的估测 变式训练2 下列关于一些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B 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0s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

9、度可达30m sD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 26m 答案 D 典例3 2015安顺 1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 途中妈妈提醒小婷 坐好 别动 这个 别动 的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别动 的意思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小婷是静止的 题中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以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为参照物 小婷是静止的 故选A 解析 类型三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变式训练3 鲁迅的 社戏 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 山 向船尾跑去了 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

10、船是 的 答案 船 运动 方法指导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来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若位置发生了变化 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典例4 2015衡阳 12 课外活动时 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 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7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 小华跑得较快D 全程中 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答案 C 解析 类型四运动的快慢 解析 由题图可知 小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表明路程和

11、时间成正比 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而小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一条曲线 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 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A B选项错误 在前2s内 小华运动的路程比小明长 所以小华跑得较快 C选项正确 全程中 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所用的时间都是8s 所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 D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4 如图8所示 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 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 02s 从频闪照片可判断 该木块做 直线运动 选填 匀速 或 变速 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 s 答案 匀速 0 9 方法指导 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通过定义判断 即物体

12、沿着直线运动且速度不变 在 t图像上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在v t图像上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实验强化过关 命题角度 1 实验原理2 测量工具3 刻度尺与停表的使用和读数4 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5 使斜面保持较小坡度的目的6 平均速度的计算7 小车运动速度和斜面倾斜角的关系8 测量时间的误差对平均速度的影响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典例精讲 2015乌鲁木齐 19 如图9 在 测量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木板 长为120 0cm 底端有金属挡板 小车 长15 0cm 秒表 木块 1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 路程 或 时间 时造成的误差 2 斜面倾角

13、不变时 小车由静止释放 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 大 或 小 小车由静止释放 通过相同路程 斜面的倾角越大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 大 或 小 答案 大 时间 大 3 一次实验中 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 2s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 s 4 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 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7 0 25 解析 解析 1 实验中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 目的是让小车滑行的速度慢些 便于记录时间 从而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 斜面倾角不变时 小车由静止释放 速度越来越大 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其平均

14、速度越大 小车由静止释放 通过相同路程 斜面的倾角越大 所用的时间越短 由可知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 小车在1 2s内通过的路程为s 15cm 2 30cm 0 3m 故小车的平均速度 0 25m s 4 120cm 15cm 15cm 7 所以最多可测7组小车撞击金属挡板的平均速度 强化练习 在图10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2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 s 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 选填 大

15、 或 小 答案 大 0 2 备战演练 一 填空题1 2015汕尾 如图11所示 木块的测量值是 cm 分度值是 mm 1 1 75 答案 真题演练 2 2015泰州 2015年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 之前的测试中 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 h 合 m s 3 2015怀化 今年的 五一 假期 小丽同学和她妈妈一起乘坐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 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 的 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 小丽同学是 的 两空均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答案 静止 25 运动 4 2013河南 如图12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 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

16、次 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 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 选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5 2015龙岩 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 99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s大关的黄种人 在比赛过程中 他做 选填 匀速 或 变速 运动 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 m s 保留整数 答案 变速 减小 10 6 2015莱芜 A B两车分别从P 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 经过6秒A B相遇 它们的s t图像分别如图13甲 乙所示 由此可知vA vB 选填 或 P Q间的距离为 m 答案 9 7 2015杭州 经测定 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 即图14中 反应过程 所用时间 是0 4s 在某次试验中 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 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 行驶距离33m 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 以72km 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 行驶距离39m 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 由此研究可知 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 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 变快 变慢 或 不变 答案 0 7 8 变慢 二 选择题8 2013河南 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