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905525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练习:1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基础自主学习区一、认字音饿殍(pio)富庶(sh)麻痹(b)收敛(lin) 老妪(y) 对峙(zh)盘桓(hun) 整饬(ch) 参谒(y)贬谪(zh) 谄媚(chn)(mi) 嗜好(sh)俯瞰(kn) 箜篌(kn)(hu) 琵琶(p)(p)阡陌(qin)(m) 绯红(fi) 布衾(qn)剿灭(jio) 猖獗(chn)(ju) 氤氲(yn)(yn)疟疾(n) 媲美(p) 府邸(d)颠踬(zh) 沉溺(n) 狷介(jun)泯除(mn) 采撷(xi) 堆砌(q)悚然(sn) 吐蕃(b) 妻孥(n)歔欷(x)(x) 伶俜(ln)(pn)难 泥 咽供 悄 济横 舍

2、蒙二、记字形 三、辨词义1逐步逐渐辨一辨逐步:一步一步地,多指人为,强调按步骤、按计划发展的过程。逐渐:渐渐,多指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租一艘游艇去海上洽谈商务、举办婚礼、进行海钓比赛从昔日的富豪奢侈玩具,到如今的潮友新宠,游艇逐渐甩去“高富帅”外衣,降价改走亲民路线。2界限界线辨一辨“界限”与“界线”都可表示“不同事物的分界”,但“界限”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经济活动中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不分明。截至目前,全国共勘定县级界线三万多公里,其中新疆的勘界工作已基本完

3、成。3遏制遏止辨一辨遏制:指阻止、控制,对象可以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遏止:侧重抑制、迫使其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洪流滚滚,不可遏止。4度过渡过辨一辨“度过”指(时间上)经过,经历。如“度过假期”等。“渡过”则指空间上过了一段距离,往往是指从此岸到彼岸。如“渡过大河”等。济南一用脚作画的无臂少年为了参加山工艺的校考,一直到除夕,他还在画室里跟着老师学习,在画室中,度过了今年的除夕。先遣部队钳制住敌人的火力

4、,使我军主力部队顺利地渡过江去。四、积词语背一背1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2横征暴敛:指强行征收苛捐杂税。3乌烟瘴气: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4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5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6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7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都不干。8信手拈来:随手拈取过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9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正误。1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卫衡建议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要珍惜机会,不要好大喜功

5、,更不可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2张居正作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柄政十年,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危机四伏的明王朝重新一振,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被誉为“救时宰相”“旷古奇才”。()3晚唐诗人陆龟蒙的七绝新沙通过官府对海边新淤沙地征税所引起的新奇想象的描写,尖锐地讽刺了当时官府横征暴敛的丑恶面目。()4国家的领土是不容侵犯的,面对外敌入侵,我们要尽最大可能调动各方力量,穷兵黩武去打退敌人。()5与那些无所事事的人相比,王勇明可谓是好大喜功,工作踏实,干劲十足,在单位真是声名大噪。()答案:1.。“好大喜功”是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形容浮夸的作风。而大学毕业

6、生签约或求职往往是眼高手低,故应改为“好高骛远”。2。“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用在此处合乎要求。3。“横征暴敛”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4。“穷兵黩武”指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不符合语境。5。“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也与后面的“踏实”相矛盾。课文助读预习区作者简介简介: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7、。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哈尔滨的教书生活。这一时期的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注重遣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冯至与冯文炳(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专攻德国文学,兼修美学史和哲学。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主要著作: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散文集山

8、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背景回放杜甫传的写作始于1946年,历时三年。从青年时代起,冯至就极为热爱杜甫,与“杜诗”“发生了绝大的爱情”(1924年9月3日致杨晦信,收入冯至全集)。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过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传主掠影一、走近传主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

9、尊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有1 4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的经历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游历阶段时间杜甫经历代表作品712745年自幼好学,7岁能作诗。19岁起漫游吴越,历时数年。736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又开始齐赵之游。其间与李白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二)困居长安十

10、年时间杜甫经历代表作品746755年赴长安应试,因权相李林甫弄权而不第。为实现政治理想,转走权贵之门却依然不得志,过着“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的贫困生活。天宝十四年,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省家奉先,刚进家门便遭小儿饿死之痛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三)战乱流离时期时间杜甫经历代表作品756757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杜甫率家人逃离。后闻肃宗即位,即投奔,途中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冒死逃脱,被肃宗授为左拾遗。后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宣告其政治理想的破灭春望月夜瘦马行悲陈陶等(四)漂泊西南时期时间杜甫经历代表作品758770年因九节

11、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泊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

12、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续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二、传主逸事杜甫的诗歌时常出现放歌纵酒的描述,中间多少能够体现出一点他的疏狂。而他的固执倔强,好像却不容易看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房琯率兵与叛军大战失利,被朝廷罢官。杜甫此时刚刚当上负责进谏的左拾遗,就向同样登基不久的唐肃宗上疏,认为房琯没有大罪过,应该仍旧给予重

13、任。这还不算,在朝廷上面见唐肃宗时,他还抓着这件事情不放,纠缠不休。 除了态度异常坚决外,大约他又犯了老毛病,说话有点没上没下,终于把唐肃宗弄火了,下令审讯杜甫。这次是宰相和御史出面求情,大意是杜甫说话虽然没分寸,但也算尽职尽责,杜甫这才被免了刑罚。 而侥幸逃过一劫后的杜甫居然还不见好就收,再次上疏为房琯的事情喋喋不休,很有点儿不知死活的劲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唐朝初年的名臣魏征非常相似,不达目的决不收手。但魏征风云际会、恰逢明主,遇到了唐太宗这样千古少见的头脑清楚的皇帝,才成就了一代谏臣的名声。纵然如此,唐太宗还经常被气得嚷嚷,要杀了这个不知进退的家伙。 杜甫碰到的唐肃宗可就没那么明白了,

14、从此唐肃宗就不怎么搭理杜甫了,不久便找了个借口远远地把他打发了事。在严武手下当差时,杜甫还是旧习不改。杜甫和严武幕府的同僚不和,干了一段时间就不耐烦了,请求严武批准辞职。严武没有答应,杜甫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报告申请。碰上这样的倔脾气,严武大概也被磨得受不了,只能让杜甫回草堂当平民去了。 这个事件看来是杜甫一生的一个转折点。从在唐肃宗中央政府的积极进取,到在严武地方政府的消极请辞,杜甫从政的热情似乎消退了。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对国乱民困的忧虑始终如一。1梳理本文所写内容。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明确本文作者通过展现杜甫生命中的三个阶段,记述了杜甫所处的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环境,表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关注现实、感时忧国的情怀。1课文开头部分交代杜甫求仕遇到的挫折,其作用是什么?明确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当时乌烟瘴气的政治环境,暗示了杜甫仕途不顺的社会原因,也为下文杜甫不幸生活的开始做了铺垫。2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叙述751年秋天杜甫生病一节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明确作者在叙述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