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90500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兵地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0页。答案务必写或涂在指定位置。2. 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别等信息填写在答卷上的密封区内。第卷(选择题,共50分)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

2、度的强化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2.在论及元朝儒士的社会地位时,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即“九 儒十丐”,儒士地位仅高于乞丐;而我国台湾学者、元史专家萧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比一般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据此说明A郑思肖作为历史见证者,其观点更加全面客观B萧启庆作为元史专家,他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C历史研究和陈述会受到时代条件及作者立场等因素影响D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来源于对当时的时空环境全面考察 3.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

3、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B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4.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A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D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5.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

4、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B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C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6.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一系列议案:军队应以国防为主目的,剿匪为副目的,同时并当积极改进,务适于国防之用;陆军应依据常备兵额为有程序的编遣,海军以能供国防上防御为目的;决定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陪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集中全力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C为应对日本的侵略作抗战准备D通过迁都改善中国民族工业布局7.

5、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8.克里斯提尼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后,他首先进行了部落改革,打破之前以氏族血缘关系来划分部落的传统,代之以地域划分部落。其次建立了三分区体系,全国被分为三十个区,每一部落都包含城市、沿海、内陆三区,这样每区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政治作用体现

6、在A壮大了古代雅典国家的军事力量B使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C扩大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D促进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经济的互补 9.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10.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

7、,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A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B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C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D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11.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目的是A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B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C希望各国举行不割

8、地不赔款谈判D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12.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作者主要强调的是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 13.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前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

9、,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B冷战中美国的竞争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D政治经济制度落后 14.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民阶层的扩大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15.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

10、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 1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

11、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17.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A江南经济区域分

12、工加强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这主要反映了A国内市场的扩大B民族工业的发展C商品流向的变化D商业资本的发展 19.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

13、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A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B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20. 下表为明末清初某国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的航线表。据表可知 广州一澳门一印度一欧洲 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由广州至澳门再至印度,途经马六甲、古里、果阿等地,是中国与东南洋、印度洋一直有往来的“西洋”航线;第二段则由果阿经好望角至欧洲 广州一澳门一马尼拉一美洲一欧洲 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从中国沿海港口直航菲律宾;第二段则横渡太平洋,通过墨西哥的阿卡普尔,再到欧洲 A新航路开辟前中国瓷器已销往美洲B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中国瓷器出

14、口C中国瓷器销往欧美得益于新航路开辟 D中国垄断了对欧洲的瓷器运输 2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提高自己在华政治地位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22.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A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