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4309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仇和宿迁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对仇和,以前只是在网上浏览网页,有些模糊的印象,只知道他主张铁腕行政,是个改革派。最近,看了政道.仇和十年这本书,对仇和在宿迁的十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我从书中看到的、网上了解的,并结合我的思考,谈谈我对仇和执政宿迁和改革的浅显体会。简单介绍一下仇和。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1996年以江苏省宿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身份兼任沭阳县委书记,而后历任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XX年升任江苏省副省长,XX年调到云南任现职。在宿迁十年,他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宿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但也因为采取铁腕手段、屡踩红线而颇受非议。一、仇和宿迁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上世纪九十

2、年代国家推进的各种改革,尤其是涉及产权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使传统的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和权利地位发生了改变。改革的结果就是:掌握资源分配同时也掌握改革政策制定的权力者,在这个改革中得到了一切;而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职工,尤其是非垄断行业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职工,就成为传统既得利益集团中的弱势群体,失去了很多权力和原有利益。加之当时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福利保障改革,更加剧了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原本要继续推进的医疗和教育改革,也遭到普遍的质疑和反对。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选择是稳定,而稳定的实质就是不改革或改回去。所以,各地各级政府官员皆不敢进行实质性改革,只是借所垄断的土地等资源拉高GDP。但是

3、,仇和却不避与利益集团的冲突,也不避官场风险,独自在他的一亩三分田上,为快速实现后发展地区的现代化,大刀阔斧地进行以市场化为主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并进行相应的吏治整顿。因此,仇和的行为整个官场上十分另类和孤独。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应该说是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社会舆论和政治形势都不允许。但是,仇和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真正的攻坚式改革:打破传统公益事业领域职工的铁饭碗,进行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产权私有化和民营化的市场化改革;在城市则打破装满城市小市民眼前利益的坛坛罐罐,大手笔进行拆迁和改建。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失去铁饭碗,那些被强制拆迁者的市民,这些传统

4、的拥有一定特权的既得利益集团中的弱势群体,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官、仇和看来的庸官们,利用其拥有的舆论能量,赢得了网络左右各派的同情和支持。但是,仇和的改革攻坚,在几年时间内就很快见到了成效。这既得益于产权私有化和民营化的经济效率,也利益于仇和的改革措施照顾到了那些铁饭碗被打破者的利益,以及在城市改造中充分照顾到了被拆迁者利益。所以现在很难再听到那些原来不理解而极力反对,到处喊冤的人的反对声音了。这与其它地方因拆迁导致久治难愈的社会伤口相比,仇和的改革措施和吏治,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二、仇和宿迁改革的执政理念理论指导实践,思路决定出路。宿迁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与仇和的执政理念显然是分不开的。从政道.仇

5、和十年一书中,我归纳出仇和执政的5种理念。因为是一己之见,正确与否,有待进一步斟酌。1.菜农理论。仇和提出的菜农理论其实就是仇和的一种机遇观。大家知道菜农的特点,就是醒得早、下床早、起步早,天黑赶路,天亮进城,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正因为有“天黑赶路,天亮进城”、“领先一步,胜人一筹”的机遇观,宿迁才抓住了一次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别的地方因财政困难还在等、靠、要,希望靠上级支持来完成公路建设时,宿迁却自己集资,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当别的地力还在寄希望于上级支持来推进工业发展时,宿迁却把重点放在了招商引资上,通过撬动民间资本来推动工业化;当别的地方终于明白招商引资的重要性

6、力拼优惠政策时,宿迁又把改革的触角伸向最为敏感的医疗领域、教改领域2.花钱办事理念。弗里德曼有著名的“花钱办事四种模式”理论:一是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如上街买菜经常要讨价还价;二是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如到医院看病人买礼物;三是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如公费医疗;四是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如果有企业采购原料。那么从这四种模式来看,要既讲节约又讲效果,那就是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所以仇和一直强调:“老百姓花钱总是比政府花钱有效,民间资本投入总是比官方资本投入的回报率高。因此,在他推进的理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中,就是以民营化、私

7、有化为主线的。比如,在医改方面,把卫生和医疗分开。仇和认为,卫生是以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特征的,主要功能是承担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比如卫生防疫等,应该坚持公办。而医疗则不同,医疗是带着明显的消费性的,完全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实现民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他执政的沭阳,各个乡镇除了有一个卫生院外,还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医院。教育改革也是一样,把百年老字号的学校变成了民营。3. 优化环境理念。随着开放式大市场的形成和现代交通、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在不同区域投资的成本、利润和投资回报率差距越来越小。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环境时,既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政府办事效率、社会文明程度、商

8、业信誉和综合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因素。仇和认为: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求富集程度的竞争。谁能率先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准就抢得了发展的先机,争得了主动。反之谁没有这样的创业环境,谁那里就会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跟曹书记提出“环境兴县”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4.全民招商理念。仇和认为,工业化是投资的乘数效应,城市化是消费的乘数效应,而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二者的综合乘数效应。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所以宿迁始终坚持工业突破,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以至于宿迁的干部职工对“幸福”有了新的诠释。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招商引资的任务完成了。什么是更大的幸福?就是不

9、再有招商引资的任务了。由此可见,宿迁全民招商的力度有多大。5.阳光政务理念。从XX年初起,仇和旧开始推行干部引咎辞职制以及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做法,先后成功进行了乡镇党政正职、部门正职公推公选和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和问责审计制度, 力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改革和制度创新,主张凡政府机关掌握的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如实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仇和当年执政的宿迁,是江苏刚刚成立的地级市,经济相当落后。对于欠发达地区,他认为,常有“

10、四个怪圈”,即政治上越乱越穷,越穷越乱,表现为乱折腾;社会上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表现为乱生育;经济上越收越穷,越穷越收,表现为乱收费;思想上越保守越穷,越穷越保守,表现为头脑僵化。所以,仇和主张“乱世用重典,重症下猛药”。在他推进改革的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铁腕手段。比如,在医改中、在招商引资中。同时,我也想说,仇和并不是圣贤,他的一些铁腕手段也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他关于改革发展的那些理念,我想,对我们欠发达地区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三、我们向仇和学点什么仇和宿迁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尽管人们多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在当前,县委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后发赶超的时期,我们向仇和学点什么

11、?1.深入解放的思想。他认为,落后的经济总是同落后的思想、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习惯相伴随的。因此,最解放的思想指导最前瞻的实践,最开明的观念开创最生动的局面。在重点领域的改革过程中,突出地体现出仇和这种思想解放的特点。比如在社会事业改革中,仇和坚持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分开,竞争性领域与非竞争性领域分开,经济性与社会性分开等原则,将社会事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而政府则着力办好存量,依靠市场和社会扩大增量。另外,在他主张不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是有多少事去找多少钱。这一点,和曹书记的思想也是相一致的。我们学习仇和,就是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执行

12、县委制定各项政策与各项工作措施,从而形成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谋发展良好局面。2.关注民生的原则。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仇和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上学难以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等问题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比如宿迁的医改。通过资产置换,进行医疗领域的结构调整,实行医卫分开。集中政府资金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兴办基础医疗,从而扩大了医疗资源总量,提高优质资源比例,真正使困难地区的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所以说

13、,仇和的这种原则,正是他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关键。我们学习仇和,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让利于民,才能更好的开展我们的工作。3.勤于学习的精神。仇和有两个铁律,一是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睡前必须读完40页书;二是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晚上九点以后,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经济学他看了7个版本,世界通史看了3个版本,可见他的学习之勤、钻研之深。引用书中的原话,“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少一点盲目,多一点思考”,正是他勤于学习的真实写照。仇和曾说读书的好处有两方面:当官得志时,读书能让人清醒,明白山外有山,

14、自己的能力还很不够,水平还需要提高;当官不得志时,读书能让人平和,看到能力比自己强得多的人境遇比自己还要坎坷、还要失意、心也就平了。同时,他坚持言传身教,把干部逼向了书本、逼向了基层、逼向了社会、逼向了市场。我们学习仇和,就是要学习他那种勤于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知识素养,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4.抢抓机遇的意识。仇和认为,机遇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般情况下,只要15%的人认识到这件事可行,就可以试着干;有30%的人认为这件事可行,就可以大胆干;有70%的人认为这件事可行,那就要好好想想后再干;有90%以上的人都认为可行的事,就不能再干了,因为大家都认识到的事就不再是机遇。所以他特别推崇

15、“天黑赶路,天亮进城”的“菜农理论”。对于什么是抢抓机遇,仇和也有很生动是解释:在别人打瞌睡时,你率先把事情办了就是抢抓住了机遇。如果等大家都看明白了再动手,那抢抓到的肯定不是机遇,顶多是个机会,有时甚至连机会都算不上。”我们学习仇和,就是要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勇气、学习他超前的机遇意识。在工作中,要彻底摒弃“今天得过且过,明天的事明天再说”的消极心态,多想勤思,有意识的去超前谋划工作。他的机遇观,对我们后发展地区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还是很有启示的。5.坚持到底的韧劲。当他刚到沭阳上街扫雪时,人们认为他在作秀;当他一马当先推车运垃圾时,人们认为那是在表演加鼓劲;当他卷起裤管挖河道淤泥时,人们认为

16、那是领导求变心切;当凡有重活总有他劳作的身影时,人们终于认为,那是以身作则。所以说,做一次秀容易,持之以恒难。仇和之所以能够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我想,这与其持之以恒地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另外,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陷入多大的困境,仇和都能坚持自己的方针不动摇。所以说,正是仇和这种“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的信念,最终造就了宿迁改革的成功。我们学习仇和,就是要学习他的坚持到底、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咬紧牙关,想对策,找办法,难关总要过去,问题总能解决。6.实干苦干的激情。赴任沭阳,仇和并不是怀揣着平步青云的梦想去镀镀金,而是“哪怕让沭阳成为政治生命的终点”,抱着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做事的。在沭阳的发展进程中,他为改变县里公路少、破、旧的现状,加速修路。面对修路资金缺口巨大,不惜得罪全体干部,强行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