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903627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A. 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B. 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 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D. 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答案】B【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B项错误,符合题

2、意;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A项正确,不合题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C项正确,不合题意;明太祖继位后,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分理朝政。D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读错误的是”是解题的关键。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这里强调一个易混淆的知识点。“县制”是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在地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管理治理。2.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

3、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A. 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 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 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 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理解其意,儒学虽成为官方的学问,但也有局限性。也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丧失了独立的批评与自由。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3.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A. 从越南

4、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交子的发行权收归政府,两宋均设有专门发行纸币的机构。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表现了宋代商业的发达。B项符合题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太湖地区成为粮仓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AC两项不合题意;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是在唐朝。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题干“宋代经济”“商业革命”是解题的关键。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隋唐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

5、纸币交子,并逐渐与铜钱并行于世。所以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4.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叙述正确的是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有火药配方的记载A. B. C. D. 【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限制词“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古代科技”,

6、结合课本所学,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正确,A项符合题意;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错误,B项不合题意;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错误,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5.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

7、个阶段轻视阶段(18401905)赞赏阶段(19371945)敌对时期(1949)。在“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轻视阶段(1840-1905)”可知在这一阶段美国参与的直接侵略中国的战争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项符合题意;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A项不合

8、题意;1856年英法两国直接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是帮凶,没有直接参加。B项不合题意;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答案】D.7.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

9、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可知是指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结合课本所学,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C两项

10、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材料“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是提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瓦解了自然经济。8.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中共七大召开地A. B. C. D. 【答案】D【解析】依据

11、题干“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结合课本所学,项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项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项,1927年,周恩来等率领了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创建之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故按顺序为,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9. 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

12、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列宁主义生物进化论A. B. C. D. 【答案】B【解析】依据提示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结合课本所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B项符合题意;不是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是错误的。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0. 阅读下面“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13、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 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C. 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沿边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D.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D【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最早开放的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

14、和福建的厦门为四个经济特区,A项正确,不合题意;从辽宁的大连到广西的北海,沿海14个城市开放,对外开放从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B正确,不合题意;“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个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海南三地开放;1990年以后,内陆、边境城市逐步开放”,说明对外开放已经扩大至大部分地区,C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 “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悔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香港

15、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A. B. C. D. 【答案】C【解析】依据歌名东方之珠可知,指的是香港。歌词“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表述了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悔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表达了香港人渴望回归祖国的怀抱和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情怀。正确,C项符合题意;基督教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与香港无关。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2.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 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 东方文明以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