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903368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认、读、写610各数, 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掌握1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能用“”“”“”“=”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5.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会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

2、惯。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各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观察和操作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学习的任务突出观察和操作的重点,如学生对教材第65页反映连加过程的小鸡图的观察,重点就应放在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1只小鸡的增加过程上,以此让学生观察,更好地为

3、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服务。(2)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和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首先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让他们有观察和操作的欲望。其次,全体学生都要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切实感受自己所参与的观察和操作的活动过程。另外要特别注意把观察和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使学生数数、抽象数的概念、理解计算过程和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

4、教学时除了运用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以此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思想和情感教育。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610各数,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的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的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创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学生

5、积极主动地参与数的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掌握。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的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对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5.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教材

6、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的“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扩线“”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6.引导学生

7、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如让学生在观察和拼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认识数和计算的乐趣。(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如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数自己书包里的课本的本数、自己的座位号等,从中感受用数学的乐趣。(3)引导学生感受成功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后,老师应积极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16、7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4连加 连减1课时5加减混合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6、7的认识教材第

8、3941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14题。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片等。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2.复习数的组成。1.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6、7的主题图。(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图上有些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4)集体交流。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边数,老

9、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板书:6、7(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还可以摆各种图片、苹果、桃子、花朵等。(8)

10、学生汇报。(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我们小组有6个人,有6块玻璃)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1)在计数器上先拨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1颗,再数,再拨1颗,再数。(5颗6颗7颗)(2)出现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图上只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07)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70)同桌互相读一读。(3)小结6、7的顺序。(6添上1是7,7在6的

11、后面)(4)学习比较大小。启发思维: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出示点子图,验证:66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5和6比又怎样呢?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06都可以) 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投影出示教材第40页的金鱼图)老师指导学生完成。(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

12、几条鱼?从右边数第5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4. 6、7的书写。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提问: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或电脑显示书写过程)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5.学习数的组成。(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老师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和)(5)学习7的组

13、成。先让学生拿出7个木块,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板书: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学生甲:6和1。学生乙:组成7)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讲解第1幅图,图中有5个圆圈,5和2组成7,再画2个圆圈就是7个圆圈。学生独立完成后面3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3.练习九的第1题。4.练习九的第2题。5.练习九的第3题。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查。6.练习九的第4题。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1.填数。242.在里填上“”或“”。676573472675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课堂作业新设计1. 36472. 略3. 4674. 5675657657576(从中任选两个即可)5.略6.从左到右依次填:5443654654思维训练1.012345672. 3.2713最后一个答案不唯一,可以填1和5,2和4,3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