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01236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实施(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社会治理建设方案XX二一六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况61.1项目名称61.2项目性质61.3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61.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6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1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据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83.1需求分析83.1.1上级有要求83.1.2现实有需求93.1.3基层有诉求93.2业务目标93.3技术目标10第四章技术方案104.1总体思路104.2方案设计与规划124.3应用系统设计124.3.1三实管理系统134.3.1.1人员管理134.3.1.2重点人员134.3.1.3房屋管理134.3.1

2、.4单位管理134.3.1.5地址库144.3.1.6手机端144.3.2事件管理系统144.3.2.1联动机制154.3.2.2事件管理流程154.3.2.3事件提醒174.3.2.4查询统计174.3.2.5统计分析174.3.2.6手机APP174.3.2.7相关功能接口174.3.3协同办公系统174.3.3.1个人办公184.3.3.2电子邮件194.3.3.3考勤管理214.3.3.4宣传信息224.3.3.5公文管理234.3.3.6移动办公234.3.4指挥调度系统244.3.4.1可视化指挥244.3.4.2日常值守管理254.3.4.3应急指挥处置264.3.5社区事务管理

3、系统304.3.5.1工作日志304.3.5.2值班管理304.3.5.3社工考勤314.3.5.4加班管理324.3.5.5请假管理324.3.5.6社工管理334.3.5.7工作职责334.3.5.8民政管理334.3.5.9计生管理344.3.6地理信息系统344.3.6.1网格管理模块344.3.6.2辖区GIS导航模块354.3.6.3人口信息GIS管理模块354.3.6.4场所信息GIS管理模块374.3.6.5事件GIS管理模块374.3.6.6视频GIS管理模块384.3.7民生服务平台394.3.7.1服务实体注册认证系统404.3.7.2服务(产品)目录管理系统404.3.

4、7.3服务(产品)发布管理系统404.3.7.4服务(产品)订单管理系统404.3.7.5服务(产品)评价管理子系统414.3.7.6门禁管理414.3.7.7包裹管理414.3.8绩效考核系统424.3.8.1考核细则管理424.3.8.2上级考核424.3.8.3辖区考核424.3.8.4痕迹管理和提醒服务424.3.8.5工作考核内容424.3.9决策分析系统434.3.9.1统一应用门户434.3.9.2统一资源管理434.3.9.3权限控制434.3.9.4良好的可扩展性444.3.9.5面向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444.3.10统计分析系统454.3.10.1查询分析45

5、4.3.10.2统计分析454.3.10.3关联分析464.3.11大数据中心474.3.11.1数据中心474.3.11.2大数据平台484.3.11.3标准规范体系484.3.11.4数据分析494.3.12应用支撑平台504.3.12.1统一身份认证504.3.12.2数据交换平台504.3.12.3智能报表工具504.3.12.4地理信息系统514.3.13系统安全平台524.3.13.1安全隔离524.3.13.2网络分段534.3.13.3入侵检测系统544.3.13.4防病毒系统554.3.13.5虚拟专用网络554.3.14系统基础软件平台554.3.14.1操作系统564.3

6、.14.2数据库平台564.4机房建设设计574.4.1室内装修584.4.2主机和存储平台584.4.3空气调节系统594.4.4供配电系统与照明594.4.5环境监控系统594.4.6KVM系统594.4.7气体灭火系统594.4.8机房综合布线604.5指挥中心建设设计60第五章组织保障61第六章实施进度计划62第七章效益与风险分析627.1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627.1.1经济效益分析627.1.1.1直接效益627.1.1.2间接效益627.1.2社会效益分析63第八章项目预算658.1总投资预算658.2费用预算明细65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社会治理平台建设项

7、目1.2 项目性质新建1.3 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XX负责人:1.4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智慧治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基本达成如下预期目标:1、建立全区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区的居民信息数据库、房屋信息数据库、单位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社会管理的可持续化、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便捷化的目标。2、建立统一的问题流转平台通过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扁平化的上下协同和联动,民情第一时间掌握,纠纷第一时间调处,矛盾第一时间化解,真正达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问题不上交的目的,为平安XX、和谐XX、智慧治理建设发挥作用。3、建立协同办公系统 实现面向机关单位日常处理各种办公事

8、务的综合平台。包括个人办公、电子邮件、消息通信、考勤管理、公文管理、搜索引擎支持、系统扩展接口和系统管理等基本功能,满足XX智能办公的要求。4、提供领导辅助决策支持通过平台的应用,形成大量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利用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汇总报表、图形分析、并对专题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5、提供可视化指挥中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指挥大屏有效开展决策指挥调度服务,实现扁平化管理、可视化指挥、网格化服务。6、建设机房主要建设包括室内装修、主机和存储平台、空气调节系统、供配电系统与照明、环境监控系统、KVM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XX万元资金来源:XX信息化专

9、项资金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479号)精神,落实区委九届六次全会XX智慧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关于智慧应用试点、智慧治理发展、智慧民生应用的要求,借鉴先进单位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积极创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智慧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我区基层社会治理实效。本项目依据的主要文件有三个,一是关于推进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201512号文件;二是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意

10、见201479号文件;三是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541号文件。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各地各部门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服务管理功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建设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没有整体规划,缺少顶层设计,各地各自为战,在网络使用、系统规划、平台建设上不统一,造成网络不能互通、资源不能整合、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同时,由于各地在综治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理念、定位不同,在模块设置、项目功

11、能、技术标准、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系统间数据不能整合和实时更新,形成了许多“数字鸿沟”。为此,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急需搞好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制定规范、统一标准,推进省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开展。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3.1 需求分析中央、省、市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总的要求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信息采集机制,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智慧治理之所以智慧,其中关键一环,就是运用了信息化技术,提升了治理效率,对于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3.1.1 上级有要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12、,要求2020年实现县(市、区、旗)的中心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实现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全省“一张网”的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事件处理网上网下联动工作体系。因此,推进智慧治理工作,紧抓“经济报表”和“平安报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区、街两级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是上级的明确要求,有利于切实解决XX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3.1.2 现实有需

13、求当前,我区平安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流动人口管理、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薄弱环节较多,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还不稳固。以“一张网”为基础的智慧治理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网格化管理,能够延伸发现问题的触角,及时发现各类问题;通过事件流转,将影响平安建设的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信息化快速反应机制,动态掌握社会治理的情报信息,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同时,整合全区地理信息、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等各类政务数据,采集共享信息数据,对于智慧经济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3.1.3 基层有诉求当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信息系统都在进入社区,但

14、较少考虑到条块关系,一些工作线性管理明显,资源浪费、多头管理现象较突出,网格员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甚至出现1名社工需操作十多个信息系统的情况,真正开展信息采集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足够保障。建立以网格化为基础的智慧治理机制,目的就是逐步融合公安、民政、人力社保、司法、卫计、安监、食药、消防等部门的数据,实现一部门录入、多部门共享,减轻基层压力,提升治理效率。同时,事件流转体系也将为全区现有1400多名社工、143个社区和8个街道的日常工作提供信息辅助手段和支撑保证,使大量的问题在街道及以下层面得到有效处理。3.2 业务目标以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需求为导向,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治安状况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人、地、事、物、组织等平安建设信息为基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