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00391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草原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全面查清我区草原面积和空间位置界线、草原类型等级、草原权属权责、草原利用现状、草原生态状况,明确草原管理范围,划定基本草原,绘制草原类型空间位置界线图和各类专题图,为建立权属明晰、保护有序、评价科学、利用合理、监管到位的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二、清查原则1、现状调查和有关资源调查相结合。以近期开展的土地调查为参照,结合地面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读和草原管理历史资料数据进行修正,形成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底图,确定草原管理边界。2、地面调查和卫星遥感相结合。此次草地清查,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样地调查和统计调查,通过建立不同遥感解

2、译标志和计算模型,查清草原类型等级和生态生产利用等状况。3、草原清查与草原监测相结合。按照此次清查要求,合理安排布设外业调查样地和内容,结合已有监测数据,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同时通过外业调查对遥感判读结果进行验证,保障清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草原清查和草原权属调查相结合。在全面查清草地资源状况的同时,同步查清草原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及流转情况,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对草原属性发生变化的要及时依法废止原发权属证书;对有权属争议的,应依靠政府积极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可说明情况暂时搁置。三、清查依据1草原分类(NY/T2997-2016);2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2998-2016

3、);3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1579-2007);4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233-2006);5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农牧草便函201753号);6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9377-2003);7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8黑龙江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黑政发201229号);9全国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四、工作任务区畜牧局负责制定全区草原清查工作方案,制作全区草原清查底图,清查草原资源分布、调查草原生态状况、调查草原利用现状、调查统计草原权属情况、统计草原承包情况,划定基本草原,制作各专题图件,完善草原

4、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草原信息数据库建设,按期完成上报清查数据成果。畜牧局可以依法通过向企事业单位购买技术服务等方式,完成清查任务。1清查草原资源分布。包括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草原各类、各型的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各草原分级的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等各类主体功能区内草原面积、空间位置界线,纳入国家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类保护区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2调查草原生态状况。包括分类调查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轻度、中度、重度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

5、、草原生产力、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等。3调查草原利用现状。包括按照利用方式分类调查草原采草利用、放牧利用、开垦等改变用途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放牧草原超载率小于10%、10%-15%、大于15%的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4调查统计草原权属情况。包括国家所有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集体所有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统计国有农牧场草原面积,已改制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5统计草原承包情况。草原承包面积,其中承包国家所有草原面积、集体所有草原面积;各草原承包主体承包的草原面积及空间位置界线、承包合同编号、承包经营权证书编号、发包主体以及草原流转情况,国家所有草原向集体经济组织外流转的草原面积。6全面开展基

6、本草原划定工作。五、清查方式草原清查利用近年遥感影像,以近期开展的土地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或草地等资源调查成果(牧业半牧业县以政府审定上报的基本草原和非基本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图)为参照,进行叠加运算,形成草原清查底图。以区为基本单元,通过地面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读和草原管理历史资料对清查底图进行修正,确定草原空间位置界线,附加草原类型、权属、基本和非基本草原划定等相关信息,建立草原空间位置界线数据库,经区草原监理站审核,区政府审定后(政府核定的草原总面积原则上不得少于国土最新规划的草地面积),形成草原类型分布图、基本草原和非基本草原分布图。在草原类型分布图基础上,开展草原利用专题、草原分级专题

7、、草原植被盖度专题、草原“三化”专题等系列专题清查工作,制作系列专题图。草原资源清查包括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和统计调查三个方面(草原清查技术路线图见附件1)。1遥感调查。采用高、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路线调查、样地样方调查和土壤等相关资料等数据,通过建立不同遥感解译标志和反演模型或通过叠加计算方式,查清草原类型、分级、草原生态状况、草原利用状况及空间位置界线等。2地面调查。地面调查包括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外业调查和草原监测野外路线调查及样地样方调查。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外业调查主要由草原监理站对清查底图中草原边界进行实地测量核实并修正数据;草原监测野外路线调查及样地样方调查主要是布设监测路线和样

8、地样方,查清草原类型、草群高度、草原植被盖度、草原产草量、草原“三化”类型和程度。要求按照全国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开展野外调查监测工作。3统计调查。包括草原管理情况统计调查和入户访问调查,主要是统计草原权属、承包、流转、登记等数据信息,并将权属和承包等相关信息附加到对应草原图斑,按照全国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统计草食家畜存栏、放牧情况等。六、清查技术指标1遥感数据获取指标。收集覆盖黑龙江区行政区域的近年影像数据。高分辨率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要求优于2m;中分辨率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要求优于15m。2遥感数据处理指标。所有栅格数据必须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正射校正。具体要求如下: (1)本次清查所有数据

9、统一采用西安80坐标系统; (2)当后期提供影像与前期提供影像出现重复区域时,前期提供的影像已满足监测要求、不存在漏洞区域时,可不进行纠正; (3)当整景卫星影像跨两个投影带时,将影像分布较多的投影带作为整景纠正的投影带; (4)纠正过程中不得对影像的灰度和反差进行拉伸,不能改变像素位数;纠正后的正射影像成果(包含全色及多光谱影像)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数据增强处理; (5)纠正后的正射影像有效数据范围内不能存在漏洞区。3数据采集精度指标。数据采集精度,即采集的草原界线和位置与影像上的边界和位置的对应程度。具体要求如下:(1)影像上分界明显的草原界线定位采集精度应控制在0.5个像素以内。特殊情况,如

10、云、阴影等,采集精度原则上应控制在2个像素以内; (2)数据采集时,要确保采集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的边线在同一线上的相邻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米。线段或边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也应大于等于0.2米,避免出现内外环粘连和自相交的情况; (3)对于共边的相邻多边形,组成公共边的坐标点在两个多边形中记录的坐标值须相同,确保拓扑容差参数值为0.01米,进行拓扑检查时,数据中无重叠、缝隙等拓扑错误; (4)各调查区之间数据成果必须经过叠加正射影像进行接边处理; (5)使用空间分辨率优于2m的影像数据,其清查成果必须达到1:10000地形图制图精度要求;使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5m的影像数据,其清查成果必须达

11、到1:50000地形图制图精度要求。4外业调查与核查指标。 (1)按照清查依据中规程规范要求,合理布设野外调查路线和样地样方,将所有草原边界、类型、生产力、盖度等信息调查清、调查准; (2)草原边界核查采用亚米级GPS测定,并确保与对应影像数据坐标投影一致; (3)对于利用调查影像内业处理不能明确划定草原边界的地块,必须开展外业核查工作; (4)外业调查与核查过程中,必须记录GPS轨迹,并保证GPS轨迹真实可靠。及时对外业记录进行整理,形成包括外业路线、实地照片、核查成果等数据。七、清查质量检查 1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层层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检查、验收由区级畜牧局牵头,清查期间进行1-2轮质量

12、监督抽查,及时解决影响成果质量的问题,确保成果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加强过程中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贯穿于清查全过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加强清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通过阶段性总结、现场会议、内部沟通等形式,统一清查人员对有关技术标准的正确认识;加强技术沟通、交流、学习,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功效、确保质量;外业核查记录是作业员执行外业调查时的重要证据,须保证质量。各级检查部门要保留好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成果质量控制。主要对草原面积、边界精度、监测外业数据采集质量等一系列草原清查成果进行检查。要求在作业员自查基础上,一级(区畜牧局)检查确认合格后,提交二级(市畜牧局)检查;

13、二级检查要包括所有草原清查成果,并填写检查记录、进行质量评定,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验收按提交的草原清查成果进行抽样检查。对验收不合格的成果全部退回原清查单位进行修改,再经过一、二级检查后,重新申请验收。 八、清查工作成果1草原资源清查报告。清查结束后要形成草原资源清查报告;2统计调查资料。建立草原地面调查、入户调查、权属承包电子档案等,按照工作任务所列事项汇总统计草原清查数据(详见附表1:草原资源清查主要指标统计表);3建立草原资源数据库。建立草原资源分布、生态状况、利用状况及权属等草原资源数据库,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和草原图斑矢量数据。各专题草原图斑应具有准确边界、类型、权属及重要属性数据(详见

14、附件2:草原空间数据属性表);4制作图件。制作草原类型分布图、基本(非基本)草原图、利用专题图、草原分级图、植被盖度专题图、退化专题图、生态红线草原专题图、保护区草原专题图、功能区内草原专题图等区(1:5万)。九、清查完成时限201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草原清查工作,上报草原清查数据资料。 专业资料附件1: 草原清查技术路线图 全区草原清查技术路线图-1统计调查遥感调查地面调查近期草原调查成果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草原管理历史资料草原权属、承包、流转等信息入户调查存栏、放牧等信息生态调查范围调查草原清查底图图三化类型程度高盖产等样地类型样方方位县级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图划定基本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图高中分辨

15、率影像历史类型资料县级草原类型空间位置界线图 专业资料多期多时段高分影像草原类型空间位置界线图技术路线图-2解译标志、建模分析、边界提取地面复核验证草原利用状况图(采草、改变、放牧)技术路线图-3样方盖度数据多期低分影像拟合样方方位草原利用状况图植被盖度遥感建模反演复核验证草原植被盖度图技术路线图-4样方产量数据多期低分影像拟合样方方位草原利用状况图植被生产力遥感建模反演复核验证草原生产力图草原分级图技术路线图-5草原分级图草食家畜放牧信息草原利用状况图分类型分区域计算分析复核验证草畜平衡情况图技术路线图-6草原利用状况图遥感影像数据土壤类型数据计算分析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分布区草原植被盖度图草原生产力图地面调查 “三化”类型程度数据建模计算分析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