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89903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武丁时代就有包括“疾目”的甲骨文卜辞。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有70多种眼科用药的记载。隋代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多种眼病的病因和病理。唐代出现了第一部眼科专著龙树眼论。隋、唐以后,针拨内障的手术屡见于史籍。宋代设立的太医局已将眼科独立。明代的原机启微是一部眼病专著。明、清时代的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眼病专著的内容更为丰富。眼科学基础眼的组织解剖学 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眼的附属器、视路、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一、.眼球的构成.眼球前后径:24mm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

2、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 两眼球突出度相差通常不超过:2mm眼球壁的分层 外层:纤维膜角膜组织学结构1. 上皮细胞层:厚约35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2.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厚约12m,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3. 基质层:厚约500m,占角膜厚度的90%,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粘蛋白和糖蛋白填充;4.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成年人厚约1012m;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5. 内皮细胞层:厚5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细胞

3、顶部朝向前房,基底面向后弹力层。角膜厚度 中央部约0.50.55mm,周边部约1mm。组织学结构:1.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整齐,易受外界损伤,但修复快,24小时即可生长,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均匀无细胞成分,损伤后不能修复,遗留瘢痕3.基质层:占角膜厚度90%,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组成,损伤后由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与前弹力层厚度大致相等,修复能力强5.内皮细胞层:由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巩膜 厚度 最薄处眼外肌附着处:0.3mm 最厚处视神经周围:1.0mm分层 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棕黑板

4、层 血供 - 巩膜内血管丛(房水静脉):表层巩膜 巩膜导血管(AVN):全层其他结构 角膜缘 意义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宽约1.52.5mm前房角 可看的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虹膜根部(按顺序)前房角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lbe线)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小梁网可分为:葡萄膜部、角巩膜部、近小管组织中层

5、: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瞳孔2.54mm内层:视网膜 黄斑(macula lutea):是视网膜后极部的一个无血管凹陷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得名,解剖上称为中心凹黄斑中心凹 fovea papillae: 黄斑中央的小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解剖上称中心小凹。中心凹反射: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视盘 optic disc: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约1.5mm*1.75mm境界清楚,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圆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称为视盘,也称视乳头 optic papil

6、lae视杯 optic cup:其中央有一小凹陷区,称视杯。 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通过,并分支走行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组织学结构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RPE(外层)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内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丛状层;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RPE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是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处。生理: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三级神经元传递:光感受器、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觉)和无色视觉,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视杆细胞受损时发生夜盲,视盘没有光感受器,无视觉功能,视野中表

7、现为生理盲点。眼球内容物 房水 前房:容积约0.2ml 后房:容积约0.06ml晶状体 前面曲率10mm,后面6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晶状体赤道部,直径9mm,中央厚度4mm;组成:晶状体囊晶状体纤维;(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原先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玻璃体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眶 7块骨组成 :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4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最厚)骨壁的主要结构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上切迹与眶下孔眼睑 眼睑分层 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结膜 结膜组成:

8、 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结膜充血:睑动脉弓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窿结膜和距角结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充血时称睫状充血:睫状前动脉在角膜缘35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充血时称睫状充血和结膜充血的鉴别泪器:泪腺 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六条眼外肌的名称及功能.上直肌 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 下转,内转外旋内直肌 内转 外直肌 外转上斜肌 内旋,下转,外转 下斜肌 外旋,上转,外转三、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血循环四、瞳孔光反射路径.传入路:与视觉纤维伴行,在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

9、经四叠体上丘臂至中脑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一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E-W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核传出路:两侧E-W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由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九、视路的定义及组成. 定义: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 组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中枢视神经分段 : 眼内段:1mm、 眶内段:25mm、 管内段:49mm、 颅内段:10mm眼的生理生化和代谢 泪膜(tear film) 结构: 1、表面的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形成;2、中间的水液层,主要由泪腺

10、和副泪腺分泌形成;3、底部的粘蛋白层,主要由角膜上皮细胞及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形成。泪膜的生理作用是: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膜结膜干燥,保持角膜光学特性,供给角膜氧气以及冲洗、抵御眼球表面异物和微生物。角膜的生理功能:1、角膜是主要的眼屈光介质,相当于43D的凸透镜 2、角膜组织结构排列非常规则有序,具有透明性,以及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 3、角膜富含感觉神经,系三叉神经的眼支通过睫状后长神经支配,神经末梢在角膜内脱髓鞘,从前弹力层后分支进入上皮细胞层,因此感觉十分敏锐。 4、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 5、上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泪膜,内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房水。 6、能量

11、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大部分通过内皮细胞从房水中获取,约10%由泪膜和角膜缘血管供给。角膜上皮 细胞再生能力强,损伤后较快修复且不遗留痕迹,如累及到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则损伤愈合时间将大大延长。角膜缘处角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含有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上皮的更新和修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前弹力层 是胚胎期由基质中角膜细胞分泌形成,损伤后不能再生。角膜基质 主要由型胶原纤维(直径2430nm)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其规则有序排列可使98%的入射光线通透。通常认为,基质损伤后组织修复形成的胶原纤维,其直径和纤维之间间隙的改变失去原先的交联结构,造成瘢痕。后弹力层 由内皮细胞分泌形成,系型胶原纤维,富于弹性,抵抗力

12、较强,损伤后可再生。出生时较薄,随年龄增长变厚。内皮细胞 约100万个,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阻止房水进入细胞外间隙,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以及主动泵出水分维持角膜相对脱水状态,保持角膜的透明性。内皮细胞几乎不进行有丝分裂,损伤后主要依靠邻近细胞扩张和移行来填补缺损区。若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多,则失去代偿功能,将造成角膜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变。简略版:主要的屈光介质,角膜总屈光力43.25D生理特点:1. 排列规则有序,具有透明性 2. 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 3. 富含感觉神经,感觉非常敏锐 4. 角膜无血管,营养主要来自房水中的葡萄糖、泪膜弥散的氧和角膜缘血管循环供应的氧 5.

13、 上皮细胞氧供来自泪膜,内皮细胞氧供来自房水 6. 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快速修复,不留瘢痕角膜透明性的维持:完整的角膜上皮细胞和泪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束的规则排列,角膜无血管以及“脱水状态”脉络膜 1、由睫状后短动脉供血,涡静脉回流; 2、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 3、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通透特性使小分子的荧光素易于渗漏,而大分子的吲哚青绿造影剂不易渗漏晶状体 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主要通过无氧糖酵解途径来获取能量;- 眼屈光介质的重要部分,相当于约19D的凸透镜玻璃体 1、眼屈光介质的组成部分 2、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视网膜 生化功能 : 维生素A的转运和代谢;药物解毒;合成黑色素和细胞外基质;在

14、视网膜外层与脉络膜之间选择性转送营养和代谢物质;对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膜盘进行吞噬消化;起到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等环境维持作用血-视网膜外屏障:色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可阻止脉络膜血管正常漏出液中大分子物质进入视网膜三级神经元传递: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觉)和无色视觉,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黄斑区病变时,视力明显下降;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时,视杆细胞受损则发生夜盲;视盘是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没有光感受器细胞,故无视觉功能,在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视锥细胞含三种色觉感光色素:视紫蓝质(iodopsin)、视紫质、视青质视锥细胞中有感受三种波长光长波(570nm)、中波(540nm)、短波(440nm)的感光色素,即对应为红、绿、蓝三原色视锥细胞中缺少某一种感光色素,则发生色觉障碍。眼科检查直接检眼镜 间接检眼镜正像,放大16倍 倒像,放大倍数小,可见眼底范围大,具有立体感。通常不散瞳检查 一般散瞳检查视功能检查(项目、是否可量化)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检查 1. 眼电图 2. 视网膜电图 3. 视觉诱发电位可量化的检查:暗适应、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力 visual acuity 主要反映黄斑区的视功能 ,一般以矫正视力为标准视力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