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187049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型滤池计算操作说明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7 过滤设备 (V型滤池) 9.7.1 设计要点: 滤速可达720m/h,一般为12.515.0m/h。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一般为0.951.35mm,允许夸大到0.702.00mm,不均匀系数1.21.6或1.8之间。 对于滤速在720m/h之间的滤池,其滤层厚度在0.951.5之间选用,对于更高的滤速还可相应增加。 底部采用带长柄滤头底板的排水系统,不设砾石承托层。 反冲洗一般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和水冲三个过程,大大节省反冲洗水量和电耗,气冲强度为1316 L/s,清水冲洗强度为3.64.1 L/s,表面扫洗用原水,一般为1.42.2 L/s。 整个滤料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

2、本均匀,在反冲洗过程中滤料层不膨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保证深层截污,滤层含污能力高。 滤层以上的水深一般大于1.2m,反冲洗时水位下降到排水槽顶,水深只有0.5m 。 V型进水槽和排水槽分设于滤池的两侧,池子可沿着长的方向发展,布水均匀V 型滤池是恒水位过滤,池内的超声波水位自动控制可调节出水清水阀,阀门可根据池内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开启程度,以保证池内的水位恒定。V 型滤池所选用的滤料的铺装厚度较大(约1.40m),粒径也较粗(0.951.35mm)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当反冲洗滤层时,滤料呈微膨胀状态,不易跑砂。V 型滤池的另一特点是单池面积较大,过滤周期长,水质好,节省反冲洗水量。单池面

3、积普遍设计为7090,甚至可达100以上。由于滤料层较厚,载污量大,滤后水的出水浊度普遍小于0.5NTU。V 型滤池的冲洗一般采用的工艺为气洗气水同时冲洗水冲洗+表面扫洗。9.7.2 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水量 Q=8104/d;滤速V=10m/h。滤池冲洗确定(见下表)冲洗强度(L/S. )冲洗时间(min)第一步(气冲)153第二步(气水同时冲洗)空气 15水 44第三步(水冲)55总冲洗时间12min=0.2h冲洗周期T=48h反冲横扫强度1.8L/(s)【一般为 1.42.0 L/(s)】9.7.3 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 滤池工作时间tt=24t24/T=240.224/48=240.1=

4、23.9(h)(式中未考虑排放滤水) 滤池面积F滤池总面积F=Q/Vt=80000/1023.9=335 滤池的分格为节省占地,选双格V 型滤池。本设计设置两组滤池,每组四格。令单格宽=5m,长=9m,则单格面积45,每组面积f=180,总面积360。池底板用混凝土。 校核强制滤速VV=NV/(N1)=410/4-1=13.3m/h 滤池高度的确定滤池超高=0.30m滤池口水深=1.50m滤层厚度=1.40m(0.951.50m)滤板厚=0.15m滤板下布水区高度=0.90m(0.700.90m)则滤池总高度 水封井的设计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0.951.35 ,不均匀系数1.201.

5、60均粒滤料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式中:水流通过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V水的运动黏度, /s; 20时为0.0101 /sg重力加速度, 981 /s2;滤料孔隙率; 取0.50;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取=0.141cm;滤层厚度, =140 cm。v滤速,/s,v=10m/h=0.28 /s;滤料粒径球度系数,天然砂粒为0.750.8,取0.75=,取13.0cm。当滤速为810m/h 时,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一般为3040,计算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低限30为清洁滤料层的过滤水头损失,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h=0.20m,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

6、时,水头损失为:=0.30+0.20=0.50m 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水封井出水堰顶标高与滤料层相同。设计水封井平面尺寸1.50m1.50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0.30m.水封井出水堰总高: =0.3+=0.30+0.90+0.15+1.40=2.75m因为每组滤料过滤水量:=vf=1045=450 =0.125所以水封井出水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Q=1.84b 计算得: =/s则反冲洗完毕时,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0.20+0.50=0.70m (2)反冲洗管渠系统设计参数: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水洗时滤料不膨胀 长柄滤头安装在混凝土滤板上,滤板固定在梁上,滤板用0.0

7、5m 后预制板,上浇0.10m 厚混凝土层,滤板下的长柄部分浸没于水中,长柄上端有小孔,下端有竖向条缝,气水同时反冲洗时,约有2/3 空气有上缘小孔进入,1/3 空气由缝隙进入柄内,长炳下端浸没部分还有一个小孔,流进冲洗水,这部分气水在柄内混合后有长柄滤头顶部的条缝喷入滤层冲洗. 长柄滤头固定板下的气水室高度为0.700.90,其中冲洗时形成的气垫层厚度为0.100.15m. 向长柄滤头固定板下气水室配气的出口应该紧贴滤头固定板的底面,由配水干管向气水室配水的支管出口应该紧贴池底。 长柄滤头配气系统的滤帽缝隙与滤池过滤面积之比为1/80,每平方米的滤头数量为4964 个。 冲洗水和空气同时通过

8、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按产品的实测资料确定。 向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气水室配气的干管的进口流速为5m/s 左右;配气支管或孔口流速为10m/s 左右。配水干管进口流速为1.5m/s 左右;配水支管或孔口流速1-1.5m/s。反冲洗用水量的计算:反冲洗用水流量按水洗强度最小时计算,单独水洗时反冲洗强度最大,为5L/(s)=f=545=225L/s=0.225/s=810/hV 型滤池反冲洗时,表面扫洗同时进行,其流量: = f=0.001845=0.081/s 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水干管进口流速为1.50m/s 左右,配水干管的截面积= /=0.225/1.50=0.15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

9、管DN500,流速v=1.11m/s 反冲洗水由反冲洗配水干管输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侧的布水方孔配水的滤池底部布水区,反冲洗水通过配水方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水支管的流速取值 配水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01.5m/s 左右,取v 水支=1.0 m /s则配水支管(渠)的截面积:= /=0.225/1.0=0.225 此即配水方孔总面积。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15 个配水方孔,共30个;孔中心间距0.70m,每个孔口面积:=0.225/30=0.0075 每个孔口尺寸取0.09m0.09m 反冲洗用气量的计算:反冲洗用气流量按气冲强度最大时的空气流量计算.这时气冲的强度为15L/(s)=

10、f=1545=675 L/s=0.675/s 配气系统的断面计算.配水干管(渠)进口流速应为5.0m/s 左右,则配水干管的截面积= /=0.675/5.0=0.135 反冲洗配气干管用钢管,DN400,流速4.85m/s。反冲洗用空气有反冲洗配气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两侧的布气小孔配气到滤池底部布水区,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40个,反冲洗用空气通过配气小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气支管的流速取值.反冲洗配气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0m/s 左右,则配气支管的截面积:= /=0.675/10=0.0675每个布气小孔面积:= /30=0.0675/30=0.00225

11、 孔口直径:= 每孔配气量:=/30=0.675/30=0.0225 /s =81 /h 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对气水分配渠端面面积要求的最不利条件发生的气水同时反冲洗时,亦即气水同时反冲洗时要求气水分配渠端面面积最大。因此,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按气水同时反冲洗的情况设计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水的流量:=f=445=180 L/s=0.18 /s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用空气的流量:=f=1545=675 L/s=0.675 /s气水分配区的气水流速均按相应的配气,配水干管流速取值.则气水分配干管的断面积.= /+ /=0.18/1.11+0.675/4.85=0.16+0.14=0.30 滤池

12、管渠的布置: 反冲洗管渠.a. 气水分配渠.气水分配渠起端宽0.40m,高取1.0m,末端宽取0.40m,高取0.70m,则起端截面积0.40,末端截面积0.28,两侧沿程各布置15个配水小孔和15个布水方孔,孔间距0.70m,共30个配气小孔和30个配水方孔,气水分配渠末端所需最小截面积0.39/40=0.013末端截面积0.28,满足要求。b. 排水集水槽:排水集水槽顶端高出滤料层顶面0.5m,则排水集水槽高:=+0.501.00=0.90+0.15+1.40+0.501.00=1.95m式中:同前池体设计部分滤池高度确定的内容,1.00m为气水分配渠起端高度.排水集水槽末端高:=+0.5

13、00.70=0.90+0.15+1.40+0.500.70=2.25m式中,同前池体设计部分滤池高度确定的内容,0.70m为气水分配渠末端高度。底坡i=(2.251.95)/L=0.30/11=0.027c. 排水集水槽排水能力校核.由矩形断面暗沟(非满流n=0.013).计算公式校核集水槽排水能力.设集水槽超高0.30m.则槽内水位高=1.65 米,槽宽=0.60m湿周X=b+2h=0.60+21.65=3.90 水流断面: = bh=0.601.65=0.99水力半径:R= /X=0.99/3.90=0.25m水流速度:v=4.8m/s过流能力=v=0.994.18=4.14 /s实际过水

14、量:=+=0.225+0.081=0.306 /s过流能力 进水管渠.a. 进水总渠.滤池分为两组,每组进水总渠过水流量按强制过滤流量设计,流速0.81.2m/s,则强制过滤流量=(80000/3)2=53334 /d =0.617 /s进水总渠水流端面积=/v=0.617/1.0=0.617 进水总渠宽0.80m,水面高0.80m。b. 每座滤池的进水孔:每座滤池由进水侧壁开三个进水孔,进水总渠的浑水通过这三个进水孔进入滤池,两侧进水孔孔口在反冲洗时关闭,中间进水孔孔口设手动调节闸板,在反冲洗时不关闭,供给反冲洗表扫用水,调节闸门的开启度,使其在反冲洗时的进水量等于表扫水用水量孔口面积按口淹

15、没出流公式:Q=0.8A 计算,因为是淹没流A=1,其总面积按滤池强制过滤水量计,孔口两侧水位差取0.10m,则孔口总面积=/(0.8A)=0.617/0.8A中间面积按表面扫水量设计.=(/)=0.55(0.081/0.617)=0.072孔口宽=0.24m,高=0.30m两侧孔口设闸门.采用橡胶囊充气阀,每个侧孔面孔:=()/2=(0.550.072)/20.24孔口宽=0.40m,高=0.60mc 每座滤池内设的宽顶堰.为了保证进水稳定性,进水总渠引来的浑水经过宽顶堰进入每座滤池内的配水渠,在经滤池内的配水渠分配到两侧的V 形槽,宽顶堰宽5m,宽顶堰与进水渠平行设置,与进水总渠侧壁相距0.5m,堰上水头由矩形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