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21858433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摘 要:纵观近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的经济,文明,文化带来空前发展,但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多注重了科技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我们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进步,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探讨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双重性中作用。关键字:科技双重性 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绿色科技 Summary: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o human society ineconomic, civilization, culture, but it is a double edged sword, giving the benefit of mankind, but bringing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survival . The reason is mainly that it i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instrumental ratio

3、n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le its value rationality is ignoring . We must face to the pragmatic idea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ui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founding the value of the targe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4、of humanity ,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rxist dialectics of natur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du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 duality of

5、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ectics of natur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green techn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科学技术双重性的原因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技进步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科学技术作也有着利与弊两个方面。第一,生存需要是科技双重性的原动力:地球可提供的自然资源有限,容纳能力也有限,而人类享受生活的欲望无限。第二,精神需求是科技双重性的催化剂:近代工业文明中,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但却造成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第三,社会多种因素的作

6、用是科技双重性的特质根源: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它反过来又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手段。 第四,认识水平的局限是科技双重性的深层原因: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及其视野是有限的,受某种条件制约的,只能在有限的时空中去控制研究,不能穷尽一切。第五,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是科技双重性的内在因素。2.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1 正面影响及思考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

7、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1.1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2。 2.1.2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科技进步在知识经济形态中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本质上要

8、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快速成长。通过有效地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改善管理的组织过程,来促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2,。1.3 科技进步是促使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通过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1.4 科技进步是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9、的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2 负面影响及思考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2.2.2 科技与环境 工业高度发达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污

10、染问题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一氧化碳、氟化物、铅及其化合物,这些污染都是人类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科技的不合理运用给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危害:土壤退化、森林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科技发展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大量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现短缺实质枯竭的状况,可再生资源滥用。这些都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科技的高速发展与运用,使得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影响,生物资源锐减。大量杀虫剂、杀生剂的运用一方面满足着人类的需求,另一方面破坏了生物圈的循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2.3 科技与战争 战争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多种方式之一

11、,实质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古代战争处于冷兵器时代,主要武器是长矛、弓、剑、匕首等,危害性主要体现于对人力资源的伤害。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具杀伤力的弩,投石车、云梯成为攻城的主要设备。由于主要战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和城市,受到破坏的大自然可以自我恢复。近现代出现火枪火炮,随后是拥有着重型武器坦克、飞机、战舰。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类开始企图征服和统治大自然,战争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化学武器开始投入战争,战火燃烧了全球。武器具有杀伤力的同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制性。另一方面,信息化武器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事,大大提高军

12、事攻击的精度,同时增强了攻击力度。总之,军事对自然的威胁,不仅体现在破坏自然的有形的层次上,而且进一步影响地球磁场,或者辐射环境等,使得环境的破坏更加隐形化。2.2.4 科技与犯罪 网络的发展提供一个虚拟而又非常现实的社会平台。网络上,黑客们可以通过信息科技技术,入侵到其他机子,获取互联网、公司内部网络信息,删改网站信息。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必须制定相应法律去规范人们的网络信息化的生活和行为。通过网络获取别人银行帐号和密码,攻击别人电脑损害他人利益,截获和伪造信息以欺诈他人等等,和实际生活中的犯罪行为无异,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有极少数的犯罪分子瞄准了科技的巨大力量,用科

13、技武装起来进犯案。网络犯罪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伤害,给警务工作者制造难题和障碍,在犯罪和反犯罪的斗争中,科技成了彼此进行斗法的工具。恐怖分子掌握军事上的高科技战术,然后有目的地进行恐怖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对社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和伤毁。形形色色的高科技犯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3 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进步 发展科技应该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是主宰,人类作为科技的掌握者,应正确利用科技的力量,尽量规避和抑制科学技术的负作用,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只有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才能使生

14、活更美好4。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的退步,人类文明的光辉只能在其黑暗的背景上闪烁。”科学技术的发展亦当如此。恩格斯也曾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5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的序言中也说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3.1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

15、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