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47225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学生姓名:姜丽娜指导老师: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所学专业:工商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工商企业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2015年12月摘 要 近几年,中国的服务贸易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对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总体来看,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较低,吸收就业人数能力还有限。同时,国际市场占有率及竞争优势等指数仍然较低,竞争能力不强。当前,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服务市场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服务业的发

2、展仍相对滞后,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认清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缩小中国在服务贸易的逆差,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滞后,长期逆差,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强,表现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显性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指数弱。要提高竞争力,政府需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相关产业的协调机制、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扶持力度、积极应对他国服务贸易壁垒;企业需要建立良才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是一个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大国,但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较弱。关键词: 服务业 竞争能力 对策研究 目 录摘要1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形式 1 2制

3、约我国服务贸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22.1高级生产要素缺乏.32.2国内服务需求的水平不高.42.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产业支持52.4国家对服务产业的管理效率较低62.5服务业整体开发度较低.72.6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服务贸易差额扩大.82.7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低.92.8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103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策略.113.1有针对性地对服务业发展给予政策扶持123.2优化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133.3循序渐进地开放服务市场143.4着力培养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各项要素153.4.1提高人力资本素质.163.4.2加强技术创新173.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

4、法律、法规建设.183.6加快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组建大型企业集团193.7扩大服务市场开发度204结束语.211.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形势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趋于活跃。自“入世”以来,我国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世界其他国家服务贸易相比,我国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的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5倍,达到2868亿美元。但是在增长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出口

5、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而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进口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是市场上仍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在当今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我国服务贸易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产能结构,促进服务贸易业平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制约我国服务贸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2.1高级生产要素缺乏 我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单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应该具有比较优势,但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中,技术人才却相当缺乏。目前,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业方面,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建筑、运输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而全球

6、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服务业和服务领域的比较优势仍依赖于传统要素。我国当前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服务业投资不旺,主要服务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消费活跃,服务业比重继续下降认识问题、体制问题与管理问题是制约当前服务业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现有统计体系难以适应指导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关建议:1.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试点2.增强各级干部统筹服务业发展能力3.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投入4.加强服务业统计及信息交流。2.2国内服务需求的水平不高 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影响本国公司对产品或服务更新

7、创造的速度及范围。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内市场对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本国服务业发展的水平,进而影响该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品。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相对于发达国家还较低,而且由于收入分配不平衡,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对服务的需求。2.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产业支持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基础,决定着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不重视甚至压抑服务业,导致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截止2006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只占到39.3%。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占

8、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如印度,其制造业落后于中国,但是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却高于中国。1980年到2008年间,印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6%增长为58.2%,一直比中国高15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比重的高低往往是一个国家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突破国内服务业发展的瓶颈。2.4国家对服务产业的管理效率较低 我国的服务业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业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虽然近年来中国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

9、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对构建规范管理的服务贸易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2.5服务业整体开发度较低 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的。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外资也

10、没有完全开放。1998-2000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3年平均值,超过10的只有房地产业,为13.2;超过5的只有社会服务业,为6.1;其他行业都很低,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3.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2.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为0.2、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为0.2。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我国目前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影响了整体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服务业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开放程度较高,然而于商业性存

11、在方面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尽管运输业中的海运运输和速递业务、会计服务业和分销业中的零售业已有很高的开放程度,但大部分重要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2.6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据WTO统计,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4%,虽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成逐年扩大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特许、咨询和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

12、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续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2.7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在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出低水平发展的态势。以2004年的贸易结构为例: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分别为33.35%、27.2%18.15%,而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用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比重分别为4.83%、0.17%、

13、2.14%、3.54%.这种贸易格局与欧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国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现状。 我国服务贸易不仅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也欠合理。在我国服务贸易总进出口结构中,所占份额最大的前三位是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2001年2004年旅游和运输的进出口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均超过60%。扣除其他商业服务,其他服务贸易如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服务等出口所占的比重却比较低。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各服务贸易

14、进口或者出口的结构反映了服务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来源,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产业结构。2001年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服务贸易的顺差主要来源于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而服务贸易的逆差则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等领域。近年来保险、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进口增长比较明显,比重逐年增加,成为贸易逆差主要的新增来源。而其他服务行业的进出口变化不大。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或资源密集型服务,进口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尽管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也有所增加)。我国服务贸易无论是从总进出口结构看还是从各服务贸易进口或者出口的结构看,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都处于比较劣势。我国服务贸易在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