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82224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176707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方案8222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方案8222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方案8222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方案8222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方案8222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82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8222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测方案共 9 页)设计单位:*目 录一、前言1二、编制依据1三、工程简况1四、监测目的及监测工程21、监测目的22、监测工程2五、监测方案21、主要监测设备22、人员安排33、基准网的建立34、坡顶水平位移监测35、坡顶沉降观测46、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测斜管)57、地下水位观测68、上部建筑沉降观测69、观测数据整理及处理措施7六、对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8七、监测过程控制要求9八、安全与文明施工9九、监测点布设平面示意图见附图)910 / 12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

2、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b5E2RGbCAP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工程,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有利于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 p1EanqFDPw二、编制依据1) 建设单位提交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基坑

3、总平面及监测点布置图;3) 18#楼一层柱墙平面图;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三、工程简况拟建工程位于东侨区东南组团,场地东侧为在建的碧城云庭,南侧为规划的正大路,西侧为在建的和畅路,北侧为池塘。本工程主体建筑设计为7栋21层商住楼,并设满铺1层地下室;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高程)5.300M,场地现状高程约-1.500M,底板面标高-5.700M,地板厚300mm,承台厚1800mm,垫层后300mm,基坑北

4、侧整平标高为-2.700M,开挖深度为4.900M,其余三侧开挖至地板垫层深度为4.700M。基坑周长约600M。DXDiTa9E3d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指数为1.05,支护结构设计使用期限为1年。四、监测目的及监测工程1、监测目的A、根据现场监测所得数据与设计值或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某个限值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支护结构、周边建筑物,以及相应规范、规程要求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工程监测执行二级精度标准。依据设计提供的资料,我司对基坑监测工程做如下安排:5PCzVD7HxA21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共计划实施20次观测)A、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泰和园18#大楼共7栋大楼,设计地下1

5、层、地上21层,开展大楼施工期间及工后监测,以利于做好施工期间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大楼的质量与安全。jLBHrnAILg共计划13次沉降监测,分别为:主体结构1、4、7、10、13、16、19、21层各实施监测1次,计9次;墙体砌筑至竣工后3个月共实施4次监测。xHAQX74J0X本工程实行总包干,如监测工作需要增加观测次数,我方将无偿提供全程监测服务,并符合相应规范、规程要求,直至达到满足监测工作判定稳定的条件下结束。LDAYtRyKfE我司只对监测数据及成果负责,而对现场安全及成果的报审由甲方考虑。五、监测方案1、主要监测设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使用部位全站仪DTM352C坡顶水平位移测斜

6、仪HCX2B型智能数显测斜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水准仪DSZ2DPM坡顶及上部建筑沉降观测水位仪HS90型钢尺水位仪水位监测2、人员安排工程负责:程敦海高级工程师)主要作业人员:傅晓峰助理工程师) 辅助作业人员:34人3、基准网的建立A、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的有关网点布设要求,我司在变形区外布设3个稳定可靠的水平监测基点;监测网采用四等导线点建立。 Zzz6ZB2LtkB、四等导线点水平角采用DTM352C全站仪按全圆法观测3测回,边长观测2测回;其它各项作业限差均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整个监测网的计算采用清华山维控制网严密平差软件进行,独立坐标系;监测网点位均布设在泰和园基坑四周的地面上。dvz

7、fvkwMI1C、无论是平面监测网还是平面观测点的观测作业自始自终均使用相同的一台仪器设备,相同的图形和相同的作业方法,监测网为固定的观测人员,且选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作业。rqyn14ZNXID、垂直基准网的建立,垂直基准网点可利用水平基准网点,或墙角标志。该网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用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观测水准成果;使用苏一光DSZ2+DPM水准仪配以线条式铟瓦标尺作业。只有采用上述设备进行沉降监测才能有效地消除因气候、水准面不平行等多项因素引起的改正,才能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分布情况。观测前水准仪、标尺均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校正;观测时,尽量采用同一台仪器设备、同一条观测路线、

8、同一个作业人员。外业观测采用Sharp.E-500电子记录,该程序各项内容记录均符合规定要求,原始数据传输给电脑,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中编制,再打印表格。EmxvxOtOco4、坡顶水平位移监测A、观测方法基坑周边水平位移采用DTM352C全站仪全圆法观测1测回,成果取值精确到0.1毫M;其各项作业限差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SixE2yXPq5B、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周边顶部按设计要求在基坑边周边埋上水泥标志桩,中间嵌入加工成半球状标志且面上有十字丝标志的铆钉此标志可兼做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共计41点。6ewMyirQFLC、监测频率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基准点及观

9、测点的布设及观测,且次数不少于2次。在开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当基坑开挖深度5M时,每2天观测1次,开挖深度5-10M时,每天观测1次;地下室地板浇捣完毕后7天内每2天观测1次,7-14天每3天观测1次,14-28天每5天观测1次,28天后每10天观测1次;如出现变形异常、监测数据较大或达到预警值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加强监测频率,跟踪观测;监测工作至地下室回填完毕,变形稳定,再观测1次即告结束。kavU42VRUs施工单位要做好现场巡视,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进度提前预约。5、坡顶沉降观测A、观测方法1)、根据现行规范和规程,拟采用苏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SZ2+DPM水准仪配合河北珠峰仪器仪表设备有

10、限公司生产的精密铟瓦水准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采用二级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设计闭合线路观测,或采用单程双站观测。作业前仪器及附件均需经过检定与检验。y6v3ALoS89。M2ub6vSTnP后视基本分划;(2前视基本分划;(3前视辅助分划;(4后视辅助分划。偶数站:(1前视基本分划;(2后视基本分划;(3后视辅助分划;(4前视辅助分划。0YujCfmUCwB、监测点布置在基坑周边顶部按设计要求在基坑边周边埋上水泥标志桩,中间嵌入加工成半球状标志且面上有十字丝标志的铆钉,共计41点。eUts8ZQVRdC、监测频率按前述水平位移监测频率执行。6、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钻孔:在期望的测量位置,钻一定深

11、度的测量孔,注意对基准位置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理。(2 安装测斜管:按设计要求安装测斜管时,将导槽方向对准已知偏移方向。 (3 回填灌浆:灌浆过程中要注意在测斜管中加清水平衡,避免测斜管浮起。首次灌浆后,浆液会有所回落,届时需进行补灌。sQsAEJkW5T (4 固定式测斜仪安装:首先按照设计位置,截取安装连接杆,通过安装连接杆将各探头串接,组成传感器串(也可在下放过程中连接;接着在管口位置安装顶部夹具,通过夹具支撑传感器串,将传感器串的导轮方向对准测斜管的导槽方向,慢慢将传感器串放入设计位置;最后将传感器串固定在顶部夹具上。在下放过程中,严禁磕碰传感器,以防损坏加速度计。GMsIasNXkA注意

12、: 埋入测斜管时,应保持管身垂直。埋入土体的测斜管应注意钻孔及埋设时的垂直度,如埋在维护结构体内,测斜管应与钢筋笼扎牢并保持垂直;TIrRGchYzg(B 埋设时,应注意测斜管的定向槽的方向。测斜管有两对方向互相垂直的定向槽,其中一对需与可能产生较大水平位移的方向一致。7EqZcWLZNXB、 监测方法:地面接口盒每口井对应一块采集板卡,使用时将传输电缆连接到对应的采集卡和对应传感器连接座上,并将通讯电缆分别与接口盒的通讯接口及计算机的串口相连接;接好接口盒的220V电源,打开总电源开关;闭合测头供电开关,给对应的采集板卡的测头供电,此时可看到供电指示灯亮,同时通讯指示灯不停的闪烁(证明正在采

13、集数据,通讯正常;前面板上的+12V及地插孔,用来检测测头的供给电压,电压值应在(125.1V。每提升0.5M采集1次数据。lzq7IGf02ED、监测频率按前述水平位移监测频率执行。7、地下水位观测A、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埋设a.设三段进水段,对应基坑开挖深度的各三分之一段,每段长约1M,钻梅花状小孔,用无纺布及沙网绑扎,设计共布设5点。zvpgeqJ1hkb.水位管与土体间用砂回填。c.布置完毕,应进行洗井,保证水流畅通,避免出现死井现象。B、地下水位观测管顶以精密水准仪测定其高程,然后用钢尺水位计量测管顶至管内水面的高差,求出各孔水位高程,工程施工前测定水位孔初始水位高,以后各孔量出的值与之比较,得各孔水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