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72594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云计算模式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省级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模式研究张新超王永峰张盛源陈益洲谢磊 卢世坤许璐河南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摘要:本文省级区域协同医疗是基于河南省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云计算项目,为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提供业务接入,建设内容包括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影像协同、视频会议、综合管理、病历资料采集、远程教育、移动会诊,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推进了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和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引导患者在区域内按疾病种类和临床专科有序就诊,将有效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为其他区域医疗协同提供建设经验。关键词:云计算 区域医疗 卫生信息化 医疗协同

2、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model of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health co-construction modelZhang Xinchao, Wang Yongfeng, Zhang Shengyuan, Chen Yizhou, Xie Lei, Lu Shikun, Xu LuHenan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Zhengzhou 450001,Henan,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rovinc

3、ial regional synergy medical Henan provincial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cloud computing projects, providing service access to collaborative health care provincial, city, county, township and village fiv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distance diagnosis, two-

4、way switch diagnosis, video collaboration, video conferenc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data acquisition, remote education, mobile consult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to regulate the health care process, and promote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

5、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operability, gradually guide the patient in the area within species by disease and clinical specialist doctor ordered, will be effective for th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roblem, also provid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o other regional medical collaboration.Key words Cloud comp

6、uting, regional medical ,hygienic information,medical collaborative,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1 背景据2014年底统计,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了2.12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生占有率差距不算明显,甚至每千人床位数4.84的占有率比美国还高。但约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只有20分布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响应提高,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

7、这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1。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省,为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好的为农村人口健康服务,河南省卫计委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并得到批复。通过协同会诊、影响协同、双向转诊和在线学习,使得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2,实现“省、市、县、乡、村”多级医疗协服务,同时为其他省份区域协同医疗提供借鉴意义3。2 我省区域医疗协同建设目标我省区域协同医疗建设项目是基于云计算模式,遵循国家和河南省医疗信息化相关的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协同医疗服务、协同医疗业务监管和远程医学教育三大体系。推动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造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4,实现各种医疗资源与机构之间的相

8、互协作和信息共享。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升,方便群众就近医疗,缓解基层百姓“看病难”问题5。 具体实现目标如下: 1.基于云计算模式,以影像为突破口,在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构建协同医疗流程和服务,建立以临床医学为核心、以患者临床数据共享互认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转检、转诊和转院服务。 2.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实现“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跨地域、上下级医生互动的远程会诊服务。 3.通过商业智能和知识管理技术的处理,提供数据分析和监控报告,有效监控协同医疗上发生的诊疗行为,为卫生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4.通过远程教育模块的建设与部署,依托系统提供的课程建

9、设、课程评审、学习管理、学分管理、学习监控、图书和视频资源库等功能,对医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各级机构在岗医师诊疗水平。 3 我省区域医疗协同建设方案3.1 总体架构河南省区域协同医疗建设总体架构以省级数据中心为核心,借助专用网络,建设覆盖全省 18个地市的协同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支撑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业务接入,为用户提供远程会诊6、双向转诊、综合监管和远程教育四大类协同医疗服务7。 云平台由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三部分组成,按照“分级诊疗”的工作原则,由河南省 6家省级医院为省内 18家市级医院和18 家县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各市级医院作向上

10、作为省级协同医疗服务中心的申请端,向下作为县级医院协同的服务中心端;县级医院作为整个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向上作为省市两级医院协同医疗的申请端,向下作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协同医疗的服务中心端。 云平台的总体逻辑架构图如下。图1 总体架构整个云平台分为 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三层架构,河南省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属于 SaaS 层中面向医疗机构提供协同服务的应用软件; PaaS层服务主要通过相应的应用支撑平台以及应用基本的运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予以实现; IaaS 层和 PaaS 层基于现有的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云平

11、台。SaaS 层服务实现为申请医疗机构的医生、上级专家、卫生主管部门等用户提供统一的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用户只需要配置网络接入和必要的应用终端(台式机、手机等)即可开展各项业务工作。3.2建设内容我省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包含:数据中心、医院端和数据接入标准,区域医疗协同建设内容图如下:图2 区域医疗协同建设内容图3.2.1数据中心(1)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管理模块基于各医疗机构专科专家,利用视频、语音、 通讯等技术,面向下级的申请医生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上面开展远程协同诊断、远程咨询、慢性病远程治疗指导、转诊建议等服务,以真正达到医疗资源共享的目的,包含:会诊申请、会诊管理、专家管理、专家会

12、诊、综合远程会诊服务和管理等众多子功能模块。通过平台建立的专家库、医疗机构库和患者档案,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方专家的诊断,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节约病人大量时间、精力及费用。同时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交互两种模式,支持专家与申请医生之间进行语音、视频和文字交互;支持专家对患者的检查、检验、医嘱等病历资料进行浏览查看,执行协同流程完成远程会诊过程。(2)双向转诊在远程会诊过程中申请医生和会诊医生共享患者以影像为代表的临床数据资料,并经过充分沟通后,确定申请医疗机构无法对患者继续进行治疗的情况下,通过此功能,申请医生在上级专家转诊建议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转检预约申请或者转诊预约申请

13、。预约成功后,患者按预约时段、预约科室和预约的专家转入上级医疗机构就诊,上级医疗机构安排转诊绿色通道负责接诊。系统将转检作为转诊或转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由上级专家建议患者是否需要转检到上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上级专家通过共享转检的检查报告判断患者是留在原医疗机构继续治疗还是转诊或者转院到上级医疗机构治疗。 通过转诊的预约功能,能够合理利用接诊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使用,提高转诊的有效性。患者在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结束后,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可以通过平台回转到原转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使得医疗资源按“病情需要”合理分配。(3)影像协同影像作为一种临床数据,因其诊断流程相对

14、规范、技术相对标准,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在协同医疗过程中将影像资料作为临床数据进行共享,为上级专家提供可靠的协同诊断依据8。流程是申请医疗机构的放射科医生在上级影像科专家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精准的检查,并将检查影像上传至上级影像科专家,影像科专家对申请医疗机构发起的影像会诊申请进行交互式影像诊断,最后出具影像诊断报告。(4)视频会议用户登录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后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启动,并进行授权。系统包含:基于软视频的远程互动交流、会诊和即时通讯。实现申请医生和专家、专家和专家之间的高效即时沟通。医生只需要配备普通电脑、摄像头、耳麦,使用普通家用 ADSL,就可以轻松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系统支持

15、移动智能手机接入。(5)综合管理通过采集区域协同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对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业务的实时监管报表,为省、市、县三级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在线快速监控协同医疗全过程的的工具和手段。(6)病历资料采集针对协同医疗服务,基层医生须准备好给上级专家诊断时参考使用的病历资料,上级专家根据这些病历资料更准确地判断病因,执行合理的治疗方案。鉴于病历资料的重要性,系统提供了病历信息采集、模拟信息采集和数字信息采集的处理支持。(7)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以资源为支撑、以服务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集成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互动、答疑和管理等

16、功能,切实提升基础医疗信息化水平,为基础医疗战略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8)移动会诊通过区域协同医疗移动APP,申请医生和上级专家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最基本交互式移动会诊。3.2.2医院端医院协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初期选择省内6家省级医院,18个市级医院和18个县(区)医院作为协同医疗服务点,在各协同医疗服务点安装协同医疗客户端、转检/转诊客户端工作站、基于DICOM3.0的影像诊断和后处理软件包(三维重建、容积匹配、心血管分析、心脏影像分析),医院信息系统接口,以及音视频交流客户端等软件,建立上下级医院连接,为县级或者市级医院提供疑难杂症的协同医疗通道。 3.3.3数据接入标准制定数据接口规范,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系统接入,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协同医疗服务应用软件,包括协同诊疗,转检/转诊,音视频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