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70126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咳嗽中成药合理科学使用 咳嗽定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 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正常 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体内外气交换正常 二者失调 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 出现呼吸不利 胸闷 咳喘 咯痰 咯血 鼻塞无汗等情况 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一般多为痰 声并见 难以截然分开 故以咳嗽并称 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急慢性咽炎 肺炎等 凡出现咳嗽 咳痰等 均可参照本病用药 咳嗽病因 病因分外感 内伤两类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 内邪干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且脾胃最为主要 因此 饮食一定要注意 如吃许多肥甘厚味后喉咙中会有痰 肝火旺

2、会咳嗽连声 肾虚会致咳嗽绵延不愈 外感咳嗽日久不愈 伤及肺脏 日久也可转化为内伤咳嗽 咳嗽证治要点 1 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为新病 上感 初起必伴表证 其病多实 宜别其病性之寒 热 燥等 内伤咳嗽为久病 慢性咽炎 气管炎 肺气肿等 迁延缠绵 而多虚中夹实 2 辨痰 痰稀白色薄多为寒 痰稀而稍稠粘为寒初化热 痰黄稠 甚则块为热 痰多色白属湿 痰极少或无痰 为燥或阴虚 痰带咸味为肾虚 痰中带血 为热伤肺络 3 切忌见咳止咳 咳嗽为病 乃人体驱邪外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故不可强止之 声音 咳嗽分型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痰热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风寒袭肺 症状 咳痰稀

3、薄色白 流清涕 头痛无汗 肢体酸痛 苔白 1 蛇胆陈皮片2 通宣理肺丸3 小青龙合剂 风寒咳嗽蛇胆陈皮片 顺气除痰 祛风健胃 用于风寒咳嗽 气逆反胃 每次2 4片 一日3次 亦可用于呃逆连连 呕吐物如痰涎 蛇胆汁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凉 脾胃虚寒 腹泻或大便不成形 不欲饮食 食后腹胀慎用 蛇胆陈皮片 中成药合理使用 本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见咳嗽痰多 痰稠厚或黄 量多易咳 胸闷脘痞 恶心呕吐 亦可用于呃逆连连 呕吐物如痰涎 苔腻或黄腻的患者 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 成分 紫苏叶 前胡 桔梗 苦杏仁 麻黄 甘草 陈皮 半夏 制 茯苓 枳壳 炒 黄芩 适应症 用于风寒束表 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 症见发热

4、恶寒 咳嗽 鼻塞流涕 头痛 无汗 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7克 一日2 3次 不良反应 与金匮肾气丸共用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因为含乌头碱类与麻黄合用时 会增加对心血管的毒副作用 麻黄可加剧乌头碱类的毒性反应 急则治其标 麻颤乱竭 风寒咳嗽小青龙颗粒 成分 麻黄 桂枝 白芍 干姜 细辛 炙甘草 法半夏 五味子 适应症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 恶寒发热 无汗 喘咳痰稀 白色泡沫痰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 一次13克 一日3次 注意事项 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 风热咳嗽 轻症 咳嗽咽痛 痰黄稠 发热较甚 怕冷轻 苔薄黄 可用川贝枇杷糖浆 急支糖浆及牛黄蛇胆川贝口服液 重症 咳嗽痰

5、盛 痰黄 气促哮喘 不能躺卧 喉中作痒 饱嗝满闷 苔薄黄 可用京制咳嗽痰喘丸 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风热轻症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枇杷糖浆 清热宣肺 化痰止咳 用于风热犯肺 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 咽喉肿痛 胸闷胀痛 感冒咳嗽 成份 川贝母 桔梗 枇杷叶 薄荷脑 口服 一次10毫升 一日3次注意事项 1 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 心脏病 肝病 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 儿童 孕妇 哺乳期妇女 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风热轻症急支糖浆 急支糖浆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症见发热恶寒 胸膈满闷 咳嗽咽痛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主要成分 鱼腥草 金荞麦 四

6、季青 麻黄 紫菀 前胡 枳壳 甘草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一次20 30毫升 一日3 4次3 注意事项 1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 儿童 孕妇 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为孕妇开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风热重症京制咳嗽痰喘丸 京制咳嗽痰喘丸 散风清热 宣肺止咳 祛痰定喘 用于外感风邪 痰热阻肺 咳嗽痰盛 气促哮喘 不能躺卧 喉中作痒 胸膈满闷 老年痰喘 该药对感冒引起的咳嗽 急性气管炎 遇冷后过敏性咳喘 还有吸烟造成的痰多咳嗽效果也很好 成分 36味 前胡 白前 苦杏仁 去皮炒 桑叶 麻黄 半夏曲 麸炒 桔梗 川贝母 紫苏子 炒

7、 化橘红 盐炙 紫菀 款冬花 蜜炙 旋覆花 海浮石 煅 马兜铃 蜜炙 茯苓 甘草 蜜炙 远志 炒焦 石膏 细辛 五味子 醋炙 桂枝 炒 浙贝母 白芍 酒炙 葶苈子 射干 百部 蜜炙 薤白 黄芩 党参 大枣 煅蛤壳粉 青黛 罂粟壳 蜜炙 生姜 枇杷叶 风热重症京制咳嗽痰喘丸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30粒 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 本品含马兜铃药材 该药材含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2 本品为处方药 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 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 3 儿童及老年人慎用 孕妇 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 运动员慎用 风燥伤肺 症状 干咳口干 咽喉干

8、痛 唇鼻干燥 止咳橘红丸 清肺润燥 止嗽化痰 用于肺热燥咳 痰多气促 口苦咽干 注意事项中适用于肺热燥咳 其表现为干咳 咽喉干燥 痰少而质粘 不易咯出 口服液无此说明 二母宁嗽丸 清肺润燥 化痰止咳 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 痰黄而黏不易咳出 胸闷气促 久咳不止 声哑喉痛 风燥伤肺 止咳橘红丸 清肺润燥 止嗽化痰 用于肺热燥咳 痰多气促 口苦咽干 痰质粘 不易咯出 热 燥 痰多 新咳 主要成分 15味 化橘红 陈皮 法半夏 茯苓 甘草 紫苏子 炒 苦杏仁 去皮炒 紫菀 款冬花 麦冬 瓜蒌皮 知母 桔梗 地黄 石膏 注意事项 1 小儿 孕妇 哺乳期妇女 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 干咳无痰者

9、慎用 3 久泻者慎用 风燥伤肺 二母宁嗽丸 清肺润燥 化痰止咳 用于燥热蕴肺 痰黄而粘不易咳出 胸闷气促 久咳不止 声哑喉痛 成分 川贝母 知母 石膏 栀子 炒 黄芩 桑白皮 蜜炙 茯苓 瓜蒌子 炒 陈皮 枳实 麸炒 甘草 蜜炙 五味子 蒸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9克 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2 脾胃虚寒者慎用 3 糖尿病患者禁服 痰湿咳嗽 症状 咳嗽痰多 咳嗽反复发作 痰多色白用二陈丸 祛痰止咳颗粒 消咳喘 咳嗽频作 痰多 质粘难咳 用复方甘草片 咳嗽痰多 气促 气喘用橘红痰咳液 痰咳净片 每片重0 2克 含咖啡因20毫克 含服 一次1片 一日3 6次 糖尿病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痰湿

10、咳嗽二陈丸 成份 陈皮 半夏 制 茯苓 甘草 辅料为生姜 适应症 燥湿化痰 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 胸脘胀闷 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9 15克 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 本品辛燥易伤阴 不可久服 2 干咳无痰忌用 痰湿咳嗽祛痰止咳颗粒 祛痰止咳颗粒 健脾燥湿 祛痰止咳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 咳嗽 喘息等症 主要成份 党参水半夏芫花甘遂紫花杜鹃明矾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6g 一日二次 注意事项 1 孕妇慎用 年老体弱者慎用 2 不适用于伴见发热怕冷 或伴痰色黄而粘的患者 感冒初期 有热 痰湿咳嗽消咳喘糖浆 成份 为满山红制成的糖浆剂 满山红

11、辛 苦 温 归肺 脾经 杜鹃素为满山红治疗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分 单项症状疗效中以祛痰有效率最高 止咳次之 平喘较差 功能与主治 止咳 祛痰 平喘 用于寒痰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 口服 一次10ml 一日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口干 鼻干 轻度嗜睡等 禁忌症 七岁以下儿童勿服 气虚 痰多粘稠者忌用 痰湿咳嗽橘红痰咳液 橘红痰咳液 理气化痰 润肺止咳 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 气喘 痰多 感冒 支气管炎 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痰多 燥 久咳 处方 8味 化橘红 百部 蜜炙 茯苓 半夏 制 白前 甘草 苦杏仁 五味子 用法与用量 口服 一次10 20ml 一日3次 橘红痰咳煎膏口服一次按量杯刻度1

12、0 20克 一日3次 注意 风热者忌用 痰湿咳嗽复方甘草片 复方甘草片 用于镇咳祛痰 用法用量 口服或含化 成人一次3 4片 一日3次 主要成份 每片含甘草流浸膏粉112 5毫克 阿片粉4毫克 樟脑2毫克 八角茴香油2毫克 苯甲酸钠2毫克 药理作用 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镇咳祛痰剂 阿片粉有较强镇咳作用 樟脑及八角茴香油能刺激支气管黏膜 反射性地增加痰量使痰易于咳出 苯甲酸钠为防腐剂 痰湿咳嗽复方甘草片 注意事项 1 肝功能严重减退病人及新生儿和婴儿慎用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 运动员慎用4 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慎用 5 一般情况下复方甘草片不宜于与强心甙类配伍使用 复方甘草片中甘草浸膏能促进机体

13、钾排泄 使机体血钾浓度降低 因而可增强机体对强心甙的敏感性 易诱发强心甙的敏感性 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 久服可能成瘾 不宜连续服用5天以上 不良反应 轻微的恶心 呕吐 痰湿咳嗽痰咳净片 痰咳净片 通窍顺气 止咳 化痰 用于支气管炎 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 气促 气喘 成份 桔梗 苦杏仁 远志 五倍子 冰片 甘草 咖啡 用法用量 含服 一次1片 一日3 6次 咽喉部舒服 注意事项 1 忌烟 酒及辛辣 生冷 油腻食物 2 痰咳净片为口含片 不宜吞服 糖尿病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3 孕妇忌服 痰热蕴肺 症状 痰热咳嗽 痰多 色黄粘稠 胸闷 气短 气促 口干思饮 羚羊清肺丸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清肺抑火丸

14、清肺消炎丸 以上药物1 风寒咳嗽均不适用2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3 脾虚便溏不宜用4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5 有高血压 心脏病 肝病 糖尿病 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孕妇慎用 蛇胆川贝液 痰热咳嗽羚羊清肺丸 羚羊清肺丸 清肺利咽 清瘟止嗽 用于肺胃热盛 感受时邪 身热头晕 四肢酸懒 咳嗽痰盛 咽喉肿痛 鼻衄咳血 口干舌燥 临床用于咳嗽痰多 痰黄难咳 苔黄腻 成份 羚羊角粉 浙贝母 桑白皮 黄芩 前胡 熟大黄 天花粉 枇杷叶 蜜炙 苦杏仁 炒 桔梗 陈皮 甘草等24味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丸 6g 一日3次 注意事项 本品含大黄 孕妇慎用 大便稀泻者慎服

15、痰热咳嗽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丸 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 痰多黄稠 胸脘满闷 主要成分 半夏 陈皮 胆南星 茯苓 瓜蒌仁霜 酒黄芩 苦杏仁 枳实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6 9g 一日2次 注意事项 不可过量 久服 痰热咳嗽复方鲜竹沥液 复方鲜竹沥液 清热 化痰 止咳 用于痰热咳嗽 痰黄黏稠 主要成份 鲜竹沥 鱼腥草 生半夏 生姜 枇杷叶 桔梗 薄荷素油 辅料为蔗糖 苯甲酸钠 使用说明 口服 一次20毫升 一日2 3次 注意事项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不宜长期服用 痰热咳嗽清肺抑火丸 清肺抑火丸 清肺止咳 化痰通便 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痰黄稠黏 口干咽痛 大便干燥 釜底抽薪 成分 黄芩 栀子 知母

16、 浙贝母 黄柏 苦参 桔梗 前胡 天花粉 大黄 用法用量 口服 1次6克 1日2 3次 注意事项 含大黄1 孕妇慎用 2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结肠黑变 可逆性 常伴发结肠肿瘤 3 便稀不宜用 痰热咳嗽清肺消炎丸 清肺消炎丸 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用于痰热阻肺 咳嗽气喘 胸胁胀痛 吐痰黄稠 成份 麻黄 石膏 地龙 牛蒡子 葶苈子 牛黄 苦杏仁 炒 羚羊角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60丸 一日3次 注意事项 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痰热咳嗽蛇胆川贝液 蛇胆川贝液 祛风止咳 除痰散结 用于肺热咳嗽 痰多 气喘 胸闷 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成分 蛇胆汁 平贝母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0毫升 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 忌食辛辣 油腻食物 2 孕妇 体质虚弱者慎用 阴虚咳嗽 症状 干咳 咽喉干燥疼痛 少痰或无痰 乏力 五心潮热 舌红少苔 可用养阴清肺糖浆 百合固金口服液 注意事项 1 痰多粘稠不宜用2 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其表现为咳嗽声重 鼻塞流清涕 3 脾胃虚弱 食少腹胀 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4 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5 糖尿病患者慎用 阴虚咳嗽养阴清肺糖浆 养阴清肺糖浆 养阴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