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70033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要求(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协调运动障碍的评 定要求 协 调 运 动 n定义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 与特定运 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 作用 从而产生平稳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 n特点 适当的肌力 适当的速度 节奏 准 确的距离和方向 n分类 粗大运动 大肌群参与的身体姿势 的保持 平衡等 如翻身 坐 站 行走 精细活动 由小肌群实施的动作 如手指 的灵巧性 控制细小物品的能力等 n人体各种动作的完成及正常姿势的维持 是 在大脑皮质运动区 小脑 前庭器官 深部 感觉 视觉等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精细 控制下 由骨骼肌 肌肉 关节紧密配合 协调活动来实现的 n人体任何一种正确运动 必须依赖主动肌 对抗肌 协同

2、肌和固定肌等四组肌肉的相互 解调才能完成 运动的协调是通过小脑 深 感觉 前庭系统及锥体外系的共同作用 协调运动障碍 n包括 以笨拙的 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 异常运动 不随意运动 肌肉痉挛 肌肉肌腱挛缩等造成的运动异常 n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 小脑 基底节 脊髓后索 的损伤所致 前庭迷路系统 本体感 觉与视觉的异常也可造成 纹状体系统 分为老纹状体 苍白球 红核 黑质 和新纹状体 壳和尾状核 两部分 它包括小脑本体及传入与传出的有关各束 小脑 本体包括小脑两半球和中央的蚓部 以上 中 下三个脚与脑干联系 上脚 结合臂 与中脑联 系 中脚 脑桥臂 与脑桥联系 下脚 延髓绳 状体

3、与延髓联系 脊髓后索 包括楔束 簿束 前者主管上肢和上 半躯干的深感觉及精细触压觉 后者主管下肢和下 半躯干的深感觉及精细触压觉 n老纹状体损伤引起静止性震颤 n新纹状体损伤引起肌张力减退和不随意运动 最常见的是手足徐动症和舞蹈样运动 n小脑系统本身不引起动作 但对动作起共济协 调作用 可以调节肌紧张 控制躯体姿势和平 衡 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过程 n在学习精细运动过程中 大脑皮质和小脑之间 不断进行环路联系 同时小脑不断接受感觉传 入冲动信息 逐步纠正运动中的偏差 达到精 细运动的协调 锥体系的功能 n主要是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 元的兴奋性 易化或抑制由其他途径引起的 活动

4、 特别是在快速随意控制肌肉的精细运 动中起基本作用 n锥体束任何部位损害 临床上表现随意运动 功能的丧失 肌张力低下 手的精细运动功 能丧失 锥体外系的功能 n不经过延髓锥体 作用不能直接迅速抵达下运 动神经元 不能引起肌肉的随意收缩 只是影 响运动的协调性 准确性 n通过影响肌张力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姿势 对大 脑皮质呈反馈作用的环路联系 n锥体外系是在锥体束的管理下活动的 并支 持锥体束的随意运动 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肌 肉保持适宜的紧张度和协调的情况下 锥体 束才能完成肌肉的精细活动 n有些活动 开始时由锥体束发动起来 但活 动成为习惯的自律性运动时 便处于锥体外 系的管理之下 大脑皮质的运动冲

5、动沿着上 述两条通路下行 二者互相协调 完成有机 体整体性的复杂随意运动 协调障碍的相关因素 n肌力低下 肌肉不能有效收缩 常过度用力 不能 产生姿势与运动的协调 n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运动的自由度受限 n肌张力异常 影响运动的效率与准确性 肌张力低 下收缩无力 张力高则运动阻抗增高 动作僵硬刻 板 出现异常的姿势 n感觉障碍 躯体运动觉 感觉障碍使患者不能维持肌 肉收缩 运动发动缓慢 运动速度缓慢 肌肉不能 协同收缩 运动的准确性与效率降低 n适应性降低 CNS病损 不能控制精细运动 不能作 不同速度的协调运动 评定目的 n评定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 动的能力 n帮助制定治疗计划和

6、确定治疗目标 n为制定改善协调的运动疗法方案提供依据 n帮助确立一些适应活动的方法 n帮助选择能够促进行为或改善活动安全性的 适应仪器 n确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对协调运动的效果 评定内容 n检查对抗肌群间逆转运动的能力 n检查肌群共同协调的完成运动控制的能力 n评估测定或判断运动的速度和距离的能力 n检查将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上的能力 n评定维持平衡和保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评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n除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所致的协调功能异常外 任何引起协调运动障碍的疾患均需评定 n感觉性运动失调 传导本体感觉的纤维受损 n小脑性运动失调 小脑及其向心或远心径束的损 害 n前庭性运动失调 前庭器官 神

7、经和核的病变 n额叶性运动失调 额叶前部的损伤 n锥体外系运动失调 基底神经节的损害 各种协调运动障碍的特征 n共济失调 指随意运动的平稳性 动作的速度 范围 力量 及持续时间的异常 上肢重于下肢 远端重于近端 精细动作较粗大 动作明显 特征 ADL受限 醉汉步态 震颤 意向性 姿势性 静止性 轮替运动障碍 辨距不 良 肌张力低下 书写障碍 书写控制不良 画线试验 字体大小改变 模仿画线异 常 协同运动障碍 起身试验 立位后仰试验 其他 眼球震颤 构音障碍 共济失调的类型 n小脑共济失调 肌张力降低 眼球震颤 动作 性震颤等 n感觉性共济失调 患者对动作的幅度 力量和 方向判断不足 闭目后或在

8、黑暗场所协调障碍 加重 闭目难立征阳性 主要见于脊髓痨 晚 期神经梅毒 后根和后束有变性 也可见于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和多发性神经炎 n前庭性共济失调 多由内耳迷路受温度或 旋转的刺激或由内耳的急性疾病引起 迷路的急性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偏斜误指试验 闭目难立征 急性小脑病灶也会出现眩晕和一侧性共济失 调 前者伴耳鸣 耳聋 眼震慢动相朝向患侧 快动相朝向健侧 n大脑病变的共济失调 额叶病变可引起对侧肢体的轻度共济失调 多无眼球震颤 丘脑病变也可引起对侧上下的共济失调 伴对侧感觉障碍 但共济失调与感觉障碍 的程度不相称 即感觉障碍并不严重 不 足以解释共济失调 此可能由于小脑半球 通过骨骼的畸形 骨

9、 关节 肌肉 血管 等病变引起步态的异常 n不随意运动 指姿势保持或运动中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的动作 运动不正常和运动时出现无法预测的肌张力变 化 特征 震颤 固定姿势时明显 随意运动时 可被抑制 精神紧张时加重 睡眠时消失 搓 丸样 动作 舞蹈样动作 手足徐动 为一 种间歇性 缓慢 不规则的手足扭转运动 情绪 紧张时加重 睡眠时消失 偏身投掷症 打 鞭样 动作 见于脑血管意外 舞蹈样徐动症 肌阵挛 评定方法与步骤 n协调运动的评定 分为非平衡性和平衡性试验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NCT 是评定身体不在直 立位 站 时静止和运动的成分 这类试验包括 对粗大和精细运动的检查 平衡性协调试验 ECT 是

10、评定身体在直立位 时的姿势 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 一般检查 观察病人穿衣 扣钮 端水 写字 步态等动作的准确性 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 n指鼻试验 n指指试验 n交替指鼻和对指 n对指 n粗大抓握 n轮替试验 前臂旋前 旋后 n反弹试验 常见于小脑损伤患者 n交替足跟至膝和足趾 小脑性共济失调易出 现测距过远和动作分解等表现 n跟膝胫试验 小脑病损者睁眼 闭眼均异常 深感觉障碍者闭眼不稳 n足趾触检查者手指 评测被检者变换方向 距离的情况和运动的力量 n固定或保持肢体位置 上肢坠落试验 下肢 坠落试验 n躯干运动失调 n画线试验 小脑受损者 n振子试验 小脑受损者 试验评分 n5分 正常

11、n4分 轻度障碍 能完成指定的活动 但速度 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 n3分 中度障碍 能完成指定的活动 但协调 缺陷极明显 动作慢 笨拙和不稳定 n2分 重度障碍 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 n1分 不能活动 平衡性协调试验常用方法 n在正常舒适的位置上站着 n两足并拢站着 窄支撑面 n足趾碰及另一足足跟的站着 n单足站 n站着 上肢的位置交替的放在身旁 头上方 腹部等 n出其不意的使患者离开平衡点 n站着 交替的前屈躯干和返回原位 n站着 向每侧侧屈躯干 沿直线走 一足跟直接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沿直线行走 或沿地上的标记走 向侧方走和向后走 操正步走 行走时变换速度 行走中突然停下和开始 环形行走和

12、变换方向 用踵或趾行走 正常站位 观察患者开眼和闭眼时的反应 如患者 开眼能站闭目则不成 意味着本体感丧失 闭目不 能保持直立位为Romberg征阳性 评分标准 n4分 能完成活动 n3分 能完成活动 但为保持平衡需要较少的 身体接触加以保护 n2分 能完成活动 但为保持平衡需要大量的 身体接触加以保护 n1分 不能活动 n粗大运动的评定 仰卧位 俯卧位 n正常 颈部屈曲 旋转 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n小脑性 偏身共济失调 颈部和躯干伸展运动 n帕金森病 躯干和双下肢对称性过度屈曲样动作 似球状 n偏瘫 无法自患侧向健侧翻身运动 仰卧位 坐位 n正常 颈部屈曲 旋转 躯干旋转 腹肌和屈髋 肌 伸髋

13、肌收缩 髋 膝关节轻屈 肩屈 肩胛 带前突 n小脑性共济失调 偏瘫 患侧下肢过度屈髋 上抬 坐位保持与坐位平衡 n正常 调整重心 恢复躯干稳定位置 n小脑受损 重心移动后 身体的摆动随之增大至 倾倒 n端坐位躯干协调功能检查 无外力作用时躯干摇摆 轻度功能失调 受力后明显摆动 可恢复稳定位置 坐位平衡能力 低下 受力后无法恢复稳定位置 坐位平衡能力明显低下 n端坐位时 在外力作用下分别进行伸膝 屈髋 抬上肢动作 观察躯干肌的协同运动与稳定性 站立动作 n俯卧位 站立 正常 俯卧位 双膝跪位 单膝跪位 站起 协调运动功能低下 四肢支撑 髋关节肢位 双手扶床 躯干伸展 身体重心后移 离床 站立 n

14、端坐位 站立 协调运动功能低下 身体晃动幅度增大 膝 关节屈曲 立位保持与立位平衡 n静态立位保持 睁眼 闭眼 Romberg征 30 秒 n静态立位平衡测量 训练 n立位平衡反应及立位姿势调节反应 n立位时身体侧方移动 n立位躯干屈曲 伸展时伴骨盆 下肢的协同运动 小脑性共济失调 躯干屈曲向前的平衡能力 下降 向后伸展不能 呈现过度后倾至跌倒 步行 上下楼梯 n协调运动障碍 单腿支撑时急速膝屈曲 平 衡破坏 n2m直线步行 评价膝屈曲的发生 辅助下膝 屈曲步行情况 中间位的稳定性 n跟 趾行走 侧向走 倒退走 原地踏步 变 换步行速度 突然停步或起步等检查 n上下楼梯的检查要求患者可以单足站

15、立 步行轨迹测试 星形步迹检查 n精细运动的评定 手的准确性检查 nJebsen Taylor手功能检查 检查手的粗大运动 的协调性 写一句话 模仿翻书 捡拾小 件物品 模仿进食 堆叠积木 拿起大而 轻的物品 拿起大而重的物品 nPurdue pegboard测试 检查手的精细动作的协 调性 左手插细铁柱 右手插细铁柱 双 手同时插细铁柱 装配 n上肢准确性测试 同心圆打点 缺口连线 n帕金森病患者上肢的协调性检查 用直径为6CM的圆 让患者用铅笔在离开纸面上方10CM 对准中心画点 肘要悬空 每秒一点 画50点 预定50 秒 左右各一次 记下准确的点数和偏离圆心落在内 5圈的点数 如不能用铅

16、笔时可用签名笔等 但要记明 寻迹图大小为8 20cm左右 要求患者用笔由左至右通 过垂直线的撕开处画连续的曲线 肘不要摆动 越快越 好 且不应碰及垂线 上栏为右手用 正常应在11 16s内完成 错仅0 2处 下栏为左手用 正常应在14 21s完成 错0 2处 手的灵巧性检查 nCrawford灵巧性检查 是为青少年和成人设计的 手 眼协调性和手操作小工具能力的检测 n手灵巧度测定 用于20岁以上成人精细动作灵巧 性的测试 9孔插板试验 nErhardt抓握发育评定 用于测定0 6岁儿童手 功能的技巧动作发育 nGrooved木钉试验 n盒与木块试验 用于正常7 9岁儿童 成人及伴 有神经肌肉异常的成人的手操作灵巧性的测试 n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 日本 用于3岁儿童至 80岁以上老人手及上肢功能的检查 由10个规定 动作组成 n日常生活动作检查 主要对与上肢及手功能有关的ADL进行观察 了解完成每项活动的技能水平 有否附 加动作 不协调运动的分布情况 完成一 次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及安全水 平等 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 Katz指数 Kenny自理评定 PULSES FIM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