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112****80 文档编号:12169975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课题:部编版语文第十一册第21课书戴嵩画牛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写好“轴、曝”两个生字。2. 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3.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了解一般学习古文的方法。4. 理解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要尊重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1. 了解一般学习古文的方法,通过注释,读通文意。2. 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 导入1.谈话导入: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1)这三幅画画的是同一个人。比如中间这幅图,也许看到仰望青天的他,你会想到“明月几时有

2、”(师停顿,由生来接:“把酒问青天”)也许在课文中你会学过他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 (生接:“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卷地风来忽吹散,生: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啊,无论是词,还是诗,都是家喻户晓。通过刚才的诗和词,你们就知道了这个人是苏轼。2.引出题跋:(1)说苏轼,道苏轼。人们不仅读他的诗,吟诵他的词,还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出示幻灯片2)(学生读)(2)有的同学发现像“诗、词、文章”这样的体裁我们都涉猎过,今天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体裁题跋生:苏轼的题跋竟然是词的近一倍大家都很好奇,什么是题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苏轼的题跋。3. 分析题跋:(1)说题跋,道题跋。结合字形谈谈你对题跋

3、的理解。(题写在前面,跋写在后面)你能不能书面谈谈(幻灯片3)师:你不仅会朗读,还会解读呢,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相当于现在的读后感,后记,续等)借着同学们的理解我们来判断一下,(出示幻灯片4惠崇春江晚景)这就是一篇题跋。后人不管是写在前面还是写在后面的都称为题跋4. 揭示课题苏轼看到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之后,回到家中就写了这篇“题跋”(板书课题)这里书的含义就是“题跋”。(幻灯片5课题)5. 简介作者苏轼(幻灯片6)6. 学习文言文就是三步:读准,读通,读懂(幻灯片7)师:读准指的是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通指的是读通句子,明白文章内容;读懂指的是领悟文章的道理。只要做到了这三步,就能学

4、好一篇文言文了。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一读,读准(1)指名读课题师:你在“书”后停顿,说说你怎么理解的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是写戴嵩画牛的故事师:所以你觉得应该这样停顿是吧。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2)师:那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呢?我们得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请大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师:谁勇敢地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给大家听。你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课文原文:(幻灯片8)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师:字字清晰,声声入耳,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我们看这个字。“所宝以百数”这里要读哪个音,还要看它在这儿

5、的意思。你们看(幻灯片7的多音字)预设一:师:所宝以百数,什么意思?有上百件多吧。这个以这里是珍藏的意思,他藏的宝贝,要用百来计算。所以这里应该读数(三声)把音注在书上。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生齐读师强调最后一句的读音。(3)读第二自然段师:谁来读第二自然段(生读)(幻灯片9)课文原文: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师:读得很流利,这个曝也读对了,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师:晒的意思。我们学过一个成语叫。一曝十寒(4)师:我们拿好书,一起把课文读一遍。注意

6、读准字音。生齐读课文。(5)我们不仅能读准字音,而且能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来。(幻灯片10)师示范读,生根据提示做标记,同桌互读练习后全班齐读。2二读,读通(1)师:不错,读准了字音。这篇课文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幻灯片11)师:学习需要分享,谁还有不理解的词句?或者谁觉得文中那句话能比艰难,可以考一考同学们。(幻灯片12)预设一:生:我不理解的是“今乃掉尾而斗”预设二:生:“尾搐入两股间”师:你能不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生:应该是尾巴夹在两个大腿中间。那这句话就是这幅图说表现的内容。这个股的意思就是大腿。预设三:生:古语云

7、:“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师:谁能帮他解读?生:我觉得应该说的是,耕作的这些事情应该问农民。织布的这些事情应该问婢女。师:你看,她添加了一些词语,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就理解了这句话。还有吗?(2)同桌合作,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集体交流。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分析人物师:读了几遍,我们都知道这个文章的大致意思。我们看,这篇文章里有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杜处士、牧童)师:两个人围绕什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板书牛)有一天,杜处士在 生:晒画师:用课文中一个字形容他在干嘛?生:曝师:这是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我们一起写,左边是个日。右边

8、四笔,应该是点提撇点。那小牧童,你能不能也用一个字讲讲他在干什么呢?生:笑师:(板书:笑)笑话。我们抓住了主要人物,讲清了事件,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悟趣味(1)接下来,我们来好好读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趣味。同样的斗牛图,我们却读出了不同的趣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处士和牧童的句子,再用一两个词写写他们不同的表现。(2)师:谁先来读读处士的句子?(幻灯片13)生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师:对了,你找得很准,我们看这段话集中写了杜处士,你能用一个词说说看,他怎么对待斗牛图的?生:非常喜爱师:你怎么能读出这样喜爱的感

9、觉?师:他“尤所爱”表现在哪儿呢?生:锦囊玉轴。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锦衣做袋,用玉做轴。师:对,这当然是。有所爱还表现在哪儿呢?生:常以自随,随身带着师:你觉得什么时候带着?生:吃饭、睡觉都带着师:谁能读出这样喜爱的感觉?师:此处应该有掌声。(3)师: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尤所爱,小牧童是怎么表现的呢?生: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幻灯片14)师:如果要用一个词,就是笑。我们要读好小牧童,就要读好他的笑,谁来读一读?师:牧童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是拊掌大笑,有表情,也有动作。你们来练一练。牧童是怎么说的?和同桌一起练一练。(4)师:同样是笑,

10、牧童是抚掌大笑,处士是笑而然之。这两处笑,能不能换一换呢,说说你的理由。(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以及人物身份年龄两方面入手来回答。)师:你关注了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身份。你看,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精妙。(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苏轼在讲完故事后,对于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引用古人的话生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幻灯片15)师:这里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呢?(6)仿写句子(幻灯片16)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日有云:放牛当问( ) 画画当问( ) 学当问( ) 病当问( ) ( )当问( )(7)我们读懂了文章是我们的收获。我们讲好故事是我们的本事。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讲

11、讲“我”的故事。自己先练一练。(幻灯片1718)四、总结全文,点明道理1.三读,点明道理师:杜处士和苏轼的角色下课后讲给大家听,也可以整理成小作文。我们读懂了故事,又从这篇文章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师:也就是多向别人请教。你看,我们大家又从故事中明白了道理,术业有专攻,要想做好事,就要向内行请教。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生读:耕当问奴,织当问婢。2. 最后,科普一个小知识。实际上牛在相斗时,因为品种等各种原因,有一些是尾搐入两股间,有一些是掉尾而斗。史学家认为这个故事中的“牧童”应该是只见过“尾搐入两股间”,戴嵩研究的则是“掉尾而斗”。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能说谁对谁错,他们都对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幻灯片19)3.再读全文,结束课程。师:寥寥的93个字,把我们传统的画作之美,语言之美融为一体,讲述了一个丰富有趣的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让我们拿起课文再读全文,感受文言文的简约优美。(幻灯片20)板书设计:书戴嵩画牛 (题跋) (宋)苏轼 曝 笑杜处士 牛 牧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