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69860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在紧张时出汗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B. 内环境维持较高的渗透压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C. 人体血液中钙盐过少会引起抽搐D. 内环境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出汗是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正常调节,A正确;B.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与细胞内液的

2、渗透压相当,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B错误;C.血浆中钙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若血液中钙盐过少,会使钙盐稳态失调,从而引起抽搐,C正确;D.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人体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能升高血糖的激素不止一种B.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D. 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的地位和功能: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

3、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体内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A正确;B.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B错误;C.下丘脑是多种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正确;D.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如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管收缩,同时甲状腺激素参与体液调节等,D正确。故选B。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后不

4、会发生的是( )A. 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C. 浆细胞产生抗体D. 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过程:【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细胞外增殖,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而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A符合题意;B.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发生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不符合题意; 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C不符合题意;D.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也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

5、细胞,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关于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是感受器B. 兴奋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C. 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会作出反应D. 兴奋在处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答案】D【解析】【分析】上含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直接相连的为感受器,为突触,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是感受器,A正确;B.兴奋以电信号(电流)形式传导到突触时,以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形式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细胞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B正确;C.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会沿反射弧传导到效应器,使效

6、应器做出反应,C正确;D.兴奋在传出神经上会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错误。故选D。5.运动过程中,人体的一些生理指标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下图为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某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B. 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C. 曲线a、b分别表示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D. 血糖浓度变化会引起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

7、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A正确;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降低,所以胰岛素可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B正确;C.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随着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血糖浓度降低,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曲线a、b分别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错误;D.血糖浓度

8、变化会作为刺激信号引起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对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液中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D正确。故选C。6.下图为胚芽鞘相关实验:甲组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乙组除去胚芽鞘尖端,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且两组试验都从右侧给予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乙两组胚芽鞘都能够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组的胚芽稍直立生长,乙组的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B. 甲、乙两组对比可知,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C. 乙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 乙组胚芽鞘能够生长,说明上端是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答案】D【解析】【分析】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不能感光,直立生长;

9、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琼脂小块不能感光,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故右侧生长快,于是乙向左弯曲生长。【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组的胚芽稍直立生长,乙组的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A错误;B.甲组的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而乙组没有尖端,故甲、乙两组对比不能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B错误;C.乙组胚芽鞘的右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故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乙组胚芽鞘尖端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运输到了胚芽鞘的下端,促进了下端生长,说明胚芽鞘上端是其形态学上端,D正确。故选D。7.下图为钵池山公园内金鱼种

10、群增长速率变化规律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t2时刻B. t2时刻金鱼种群数量达到最大C. t3时刻金鱼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 t4时增加饵料的投放,金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t2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对应种群数量的K/2值,t4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对应种群数量的K值,据此答题。【详解】A、有图可知,t1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小于t2时刻,A错误;B、t2时刻金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但种群数量不是最大,B错误;C、t3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D、t4时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

11、容纳量,若增加饵料的投放,金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增大,D正确。故选D。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含有4条食物链B. 昆虫与杂食鸟的关系是竞争与捕食C. 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四、第五营养级D. 图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植物杂食鸟猫头鹰、植物昆虫杂食鸟猫头鹰、植物昆虫蛙蛇猫头鹰。【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A错误;B.昆虫与杂食鸟都捕食植物,同时杂食鸟还捕食昆虫,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竞争与

12、捕食,B正确;C.在“植物杂食鸟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三营养级,在“植物昆虫杂食鸟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在“植物昆虫蛙蛇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五营养级,所以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C错误;D.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散失B.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C. 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就生态系统结

13、构而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仅取决于物种数【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详解】A.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即仍有能量的散失,A错误;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草本阶段的营养结构比森林阶段的营养结构简单,故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差,C错误;D.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人工

1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和各种生物的比例,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遗传多样性D. 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言,苍蝇、老鼠等有害生物没有价值【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

15、利用是最好的保护)。2.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遗传多样性,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如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科学家研制出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