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169771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川南部中学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 Cu-64 Na-23 第I卷 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所不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相应核酸的参与D低温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结构和核酸分子中的氢键2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出胰岛细胞B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神经

2、元细胞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物质被动运输进细胞时与膜的流动性无关3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NA复制的场所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4细胞衰老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B衰老细胞中的自由基可攻击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分子C细胞衰老导致各种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下降D细胞衰老最终表现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5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去除尖端后照光,尖端两侧的生长速率加快B乙为

3、向光侧,其IAA含量低于甲侧和对照组C生长素能促进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向光生长是由于IAA极性运输导致分布不均匀所致6 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隔开。基因的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会将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前体mRNA中,前体mRNA+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前体mRNA的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B B基因的内含子中含有转录成终止密码子的片段C内含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不会导致性状改变 D将模板链与成熟mRNA结合可检测内含子的位置7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

4、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做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量造成温室效应。下列不属于温室效应气体的是ACO2BN2OCCH4DN28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有关山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二烯烃 B和Br2加成,可能生成4种物质C1mol可以和3molH2反应 D和CH3H218OH反应,生成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L pH1的H2SO4 溶液中含H离子数为2NAB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为6NAD11.2

5、 L(标准状况)Cl2 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10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利用了电解原理B钢管桩上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C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钢管桩D高硅铸铁作阳极11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推断,下述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乙丙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C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

6、生反应D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可能含非极性键12电解合成 1 , 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CuCl2能将C2H4还原为 l , 2二氯乙烷C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 + 2H2O + 2NaClH2 + 2NaOH + ClCH2CH2Cl1325时,改变0.1molL1H2SO3溶液的pH,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gK1(H2SO3)1.9BpH3时,c(HSO3)c(H2SO3)c(SO32)C反应H2SO3SO322HSO3的lgK5.3DpH7.

7、2时,c(HSO3)c(SO32)c(H)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8年11月21日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所吴宜灿研究员获得了美国核学会聚变核能杰出成就奖。关于聚变与衰变、天然放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核子间的距离接近到10-10m就会发生聚变反应B90232Pb衰变成82208Pb要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a射线穿透能力很强且速度与光速相当D衰变是放射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8、具有较高能量时发生的15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是一款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支架上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手机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下列正确的是A手机受到的支持力不可能大于GB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cosC手机对纳米材料的作用力大小为GsinD手机对纳米材料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16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下列正确的是A落在

9、A、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在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C落在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相同 D落在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17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t图象如图,则: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87.5 m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112.5 m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碰撞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刹车后2

10、0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碰撞18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绕月球作圆周运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减少B飞船在轨道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2Rg0C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v0=g0R19在直角三角形AOB区域内存在一匀强磁场,(磁场未画出),O=3

11、0,A=90,从A沿AB方向以1=1m/s的速度射入1刚好未从OB边射出,其轨迹与OB边的交点为C(C点未画出)。从B沿BA方向射入2也刚好经过C点,已知两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量的大小相等,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粒子的电性相反B粒子2的速度2=1m/sC粒子2的速度2=2m/sD两个粒子同时射出,两个粒子一定不会同时到达C点20如下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闭合的线圈,将一根条形磁铁从线圈的上方插入线圈中,在磁铁进入线圈的过程中,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磁铁会受到线圈中电流的作用力,若从线圈上方俯视,关于感应电流和作用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磁铁的N极向下插入,线圈中产生顺时

12、方向的感应电流B若磁铁的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产生顺时方向的感应电流 C无论N极向下插入还是S极向下插入,磁铁都受到向下的引力 D无论N极向下插入还是S极向下插入,磁铁都受到向上的斥力21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长的薄板。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的最下端,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用外力使、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滑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B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5sC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

13、功为JD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J第II卷 非选择题(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为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同时测量物块与长直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按如图甲所示原理图将仪器安装好,A、B是固定在长直木板上的两个铁钉。(1)将m=1kg的物块拉到OO所在的位置。实验时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长直木板滑行,物块始终未滑离木板。橡皮筋对物块做的功为W,物块的位移为x。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从而改变做功的多少,分别测量每次物块的位移,并作出W-x图象

14、如图乙所示,已知g=8m/s2,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2)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将木板的左端抬起,设木板的长度为l,需要在木板的最左端垫一个高为_(可用根号表示)的垫块。(3)某次实验中,用n条橡皮筋将质量为m的物块弹出,得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测得纸带上点迹均匀部分的长度DE=EF=x,已知所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f,设一条橡皮筋所做的功为W0,则W0与x的关系式为_。23(9分)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旳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旳伏安特性曲线.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额定电流4A)E小灯泡(2A、5W)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旳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旳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旳示数减小.(1)请将设计旳实验电路图在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_.(2)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旳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U1)、(I,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所示,则电池组旳电动势E_V、内阻r_.(本小题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