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8930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20届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六)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世界马拉松挑战赛是一项极限挑战,参赛者需要在7天之内在7大洲完成7场马拉松,也就是说,在168个小时之内,要马不停蹄地前往每一个大洲,在每一个大洲都要跑42.195公里,累计奔跑295公里,累计飞行39 0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某一大洲的马拉松比赛成绩时,运动员不能看成一个质点B.每场马拉松比赛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都相等C.168个

2、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D.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0.25 km/h解析根据题目意思,168个小时应该是世界马拉松所用的最长时间,超过该时间比赛成绩无效,选项C正确;在研究马拉松比赛成绩时,可以将人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每场马拉松的路径并不一样,运动员的位移大小都无法判断,选项B错误;由于不知道运动员的位移以及比赛所用时间,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也无法计算,选项D错误。答案C2.白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在白板上用磁钉吸住一张彩纸,向右轻轻拉彩纸,未拉动,对这情景受力分析正确的是()图1A.磁钉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磁钉仅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C.彩纸受到白板向左的摩擦力D.白板与地面间无摩擦力解析对磁钉分析可

3、知,磁钉没有相对彩纸的运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磁钉还要受到白板的磁性吸引力,故B错误;由于彩纸相对于白板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彩纸受到白板向左的摩擦力,故C正确;对整体分析可知,整体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白板和地面间有摩擦力,故D错误。答案C3.乘热气球(图2甲)飞行已成为人们喜欢的航空体育运动。如图乙所示,为某次热气球升空过程中的vt图象(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010 s内,热气球的平均速度为5 m/sB.3040 s内,热气球竖直向下运动C.3040 s内,吊篮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D.040 s内,热气球上升的总位移为150 m解析010 s内热气球匀

4、加速上升,因此平均速度为2.5 m/s,选项A错误;3040 s内,热气球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失重状态),而不是竖直向下运动,选项B、C错误;040 s内,热气球上升的总位移为该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即x m150 m,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4.绰号“威龙”的第五代制空战机歼20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性能力,为防止极速提速过程中飞行员因缺氧晕厥,歼20新型的抗荷服能帮助飞行员承受最大9倍重力加速度。假设某次垂直飞行测试实验中,歼20加速达到50 m/s 后离地,而后开始竖直向上飞行试验。该飞机在10 s 内匀加速到3060 km/h,匀速飞行一段时间后到达最大飞行高度18.5 km。假设加

5、速阶段所受阻力恒定,约为重力的0.2。已知该歼20质量为20吨,声速为340 m/s,g取10 m/s2,忽略战机因油耗等导致质量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本次飞行测试的匀速阶段运行时间为26.5 sB.加速阶段系统的推力为1.84106 NC.加速阶段时飞行员有晕厥可能D.飞机在匀速阶段时爬升高度为14.25 km解析加速阶段初速度v050 m/s,末速度v3 060 km/h850 m/s,根据vv0at,加速度a80 m/s28g,飞行员不会昏厥,选项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fma,推力Fmgfma1.84106 N,选项B正确;加速阶段上升的高度xv0tat24 50

6、0 m,即匀速上升距离14 km,选项D错误;匀速飞行时间t s16.47 s,选项A错误。答案B5.如图4所示,两小球A、B分别从距地面高度h、2h处以速度vA、vB水平抛出,均落在水平面上CD间的中点P。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tB。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tAtB1 B.tAtB12C.vAvB1 D.vAvB12解析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hgt2,t,tAtB1,选项A正确,B错误;水平方向位移相同xvt,vAvBtBtA1,选项C、D错误。答案A6.如图5所示,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水平摩擦轮A和B,两轮半径RA2RB,A为主动轮。当A匀速转动

7、时,在A轮边缘处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的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让其相对B轮静止,木块离B轮轴的最大距离为()图5A. B. C.RB D.解析摩擦传动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题意两轮边缘上有RAARBB,所以BA,因为同一物体在两轮上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在B轮上的转动半径最大为r,则根据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mrmRA,解得r,选项B正确。答案B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为给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信支持,我国早在2018年5月21日就成功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如图6所示,“鹊桥号”中继星一边绕拉

8、格朗日L2点做圆周运动,一边随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且其绕L2点半径远小于L2点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知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1、L2点处的小物体能够在地、月的引力作用下,几乎不消耗燃料,便可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鹊桥号”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B.“鹊桥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等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C.同一卫星在L2点受地、月引力的合力与其在L1点受地、月引力的合力相等D.若技术允许,使“鹊桥号”刚好位于拉格朗日L2点,能够更好地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信支持解析11.2 km/s是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所以“鹊桥”的发射速度应小于11.

9、2 km/s,故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鹊桥”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故B正确;“鹊桥”在L2点是距离地球最远的拉格朗日点,角速度相等,由Fnmr2可知,在L2点受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点要大,故C错误;“鹊桥”若刚好位于L2点,由几何关系可知,通讯范围较小,会被月球挡住,并不能更好地为嫦娥四号推测器提供通信支持,故D错误。答案B8.电磁流量计如图7甲所示,它是利用磁场对电荷的作用测出流过容器液体的流量,其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液体内含有大量正、负离子,从容器左侧流入,右侧流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作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带电粒子受到竖直方向的洛伦

10、兹力B.带负电离子与带正电粒子受力方向相同C.上下两侧面有电势差D.前后两侧面有电势差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会受到洛伦兹力,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带正电离子受到向后的洛伦兹力的作用,带负电离子受到向前的洛伦兹力作用,从而积聚在前后两个侧面,形成电势差,所以选项D正确,A、B、C错误。答案D9.如图8左图甲、乙两个带电物体放置在绝缘水平面上,同时由静止释放甲和乙后,甲开始时保持静止,物体乙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8A.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B.甲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C.两个物体带电荷量一定相等D.经过一段时间,甲可能运动解析由静止释放后,两物体之间的力为库仑力Fk,库仑力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

11、比,由vt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即所受库仑力越来越小,甲、乙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之间为排斥力,带同种电荷,选项A正确;甲、乙之间相互排斥,甲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B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无论甲、乙带电荷量多少,甲、乙受到的库仑力一样大,选项C错误;两物体越来越远,库仑力越来越小,始终小于甲的最大静摩擦力,选项D错误。答案A10.P1和P2是材料相同、上下表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导体,P1的上下表面积大于P2的上下表面积,将P1和P2按图9所示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通过P1的电流大于通过P2的电流B.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P1

12、的电功率等于P2的电功率C.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流过P1的电流等于流过P2的电流D.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流过P1的电流大于流过P2的电流解析由于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因此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设电阻的表面边长为a,厚度为d,根据R,则可知电阻与厚度d有关,与体积无关,由VSd可知,如果两导体的体积相同,则P1的厚度小于P2厚度;因此P1的电阻大于P2的电阻;则由P可知,P1的电功率小于P2的电功率,故B错误;电流为I,两电阻两端电压相等,P1的电阻大于P2的电阻,所以通过P1的电流小于通过P2的电流,故A错误;若厚度相同,则两电阻阻值相同,由I可知流过P1的电流等于流过P2的电流,故

13、C正确,D错误。答案C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10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板间电压恒为U,一束波长为的入射光射到金属板B上,使B板发生了光电效应,已知该金属板的逸出功为W,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0A.入射光子的能量为hB.到达A板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hWeUC.若增大两板间电压,B板没有光电子逸出D.若减小入射光的波长一定会有光电子逸出解析入射光的能量为Ehh,选项A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

14、可得从B板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BhW,由eUEAEB可得到达A板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AhWeU,选项B正确;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板间电压无关,选项C错误;若减小入射光的波长,入射光频率增大,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可以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正确。答案ABD1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内部的复杂性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个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C.已知Th的半衰期是24 d,48 g的Th经过72 d后衰变了42 gD.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

15、解析粒子散射实验中没有涉及原子核内部问题,是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A错误;一个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只能辐射n13种频率的光子,B正确;经过3个半衰期后,48 g的Th还剩下48()3 g6 g,衰变了48 g6 g42 g,C正确;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能量差,故D错误。答案BC13.如图11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的加速度将减小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 m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D.若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20 m的障碍物,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解析a点在最大位移处,该时刻正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减小,所以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