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167716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发明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富尔顿发明汽船 B爱迪生发明电话C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D西门子发明发电机2亚当斯密说:“新大陆的白银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他描述的全球贸易是A欧洲美洲亚洲的三角贸易 B欧洲非洲亚洲的三角贸易C欧洲非洲美洲的三角贸易 D亚洲美洲非洲的三角贸易31718世纪的英国,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

2、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A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416世纪初葡萄牙确立了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的标志是打败了A印度舰队 B印度尼西亚舰队C西班牙舰队 D阿拉伯舰队5“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中外知识线第二次接触的世界背景是A明代朝贡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C启蒙运动开展 D工业革命扩展6西欧最早到达印度的探险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7“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

3、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它亦是不可争辩的“城市之母”这主要源于它改变了产业结构 物流方式 通讯面貌 工业布局A B C D8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 B加速城市化进程C激化了社会矛盾 D造成了阶级分化9完成环球航行的是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达伽马到达印度1017世纪的荷兰之所以能确

4、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荷兰人从事海上商业活动历史悠久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D荷兰政府的支持11揭露英国田地运动导致“羊吃人”不合理社会现象的作品是( )A神曲 B愚人颂 C巨人传 D乌托邦12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有史家称为“哥伦布交换”。下列对“哥伦布交换”评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B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D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3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

5、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归功于下列哪项发明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汽船 D蒸汽机车14观察下列世界三大城市表格,从中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时间第一第二第三1700年君士坦丁堡江户北京1800年北京伦敦广州1900年伦敦纽约巴黎A中国北京始终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B粮食作物的引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C排名变化反映了世界金融中心转移D欧美城市的发展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15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B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C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D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16如果将价

6、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Am为700,n为300 Bm为600,n为400Cm为500,n为500 Dm为800,n为2001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船队远航 B大航海时代的来临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工业革命的完成18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

7、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与亚洲的香料贸易中断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迫切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意大利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9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存在着这样一种景象:为数众多的商人、银行家,甚至是工业家都纷纷将他们的资金或财富注入地产业,从而取得乡绅或贵族头衔,融入土地阶级。这表明A参加圈地运动能够获取巨额经济财富B社会普遍存在浓厚的贵族情结C经济行为承载着社会政治价值D启蒙思想传播落后于经济的发展20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称:“正如

8、英国自己的海上帝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来的霸主那样,英国突然远远胜过那些由于其位置仅在一块大陆内、注定要在以后的世界历史中处于较低微的地位的国家。”据此可知,英国确立了A海上霸权 B殖民霸权 C工业霸权 D商业霸权21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C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22下表是根据张新光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现代转型绘制的法国农民士地状况和经营模式。据此可知,

9、法国农业的这一状况( )1862年780万土地占有人110公顷46.5%不足1公顷38.5%360万个小农户无力交纳税款1882年80%的农户直接耕种土地经营面积占全国土地的60%12%的农场主采用租佃制经营形式A促进了法国政局的稳定 B阻碍法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C有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 D加速了代议制的完善23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

10、击。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A美国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道路上发挥重大作用B美国相阻拦中国重返联合国C美国国家利益导致对华政策出现矛盾点D美国放弃台湾与大陆和解24下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B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D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二、简答题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请回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主要标志是什么?(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新式交通

11、工具分别是什么?(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26有形疆界与无形疆界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图示,回答问题。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问题: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271618世纪,英国进行的海外殖民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归纳并简要分析英国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经过和条件。28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造成两地经济发发展不同特点的根源何在?29恩格斯说:“科学是一

12、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以及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参考答案1A 2A 3C 4D 5B 6B 7C 8D 9A 10C 11D 12D 13B 14D 15B 16C 17B 18C 19C 20B 21D 22B 23C 24D 25(1)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

13、工具是: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26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与之相反,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此可见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27(1)殖民活动的变化:16世纪时,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主要是一般性商业活动、海盗式抢劫和奴隶贸易;17世纪后,英国的殖民活动呈现出三大变化:政府特许成立殖民贸易公司,且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垄断贸易;建立殖民地;积极争夺殖民霸权。(2)经过:16世纪晚期,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成立殖民贸易公司,垄断贸易,建立起殖民地;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通过三次英荷战争确立海上强国的地位;18世纪又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从而确立起世界殖民霸权。(3)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有利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