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64215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8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据此可知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25年西汉

2、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建立东汉;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B项符合题意;依据题干“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反映了绵州的繁荣,但是不能体现四川的社会稳定,A项不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C项不合题意;221年刘备在成都成立,国号汉,史称蜀汉。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公元211年”“看见绵州繁荣景象”是解题的关键。历史的第一要素是时间,由“公元211年”结合所学知识,东汉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故公元211年是东汉末年,可确定答案B;蜀汉是公元221年建立的可排除D;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可排除AC,无法体

3、现。2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杜甫的诗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描述的是一种灌溉工具。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在大轮子上绑上一个个小竹筒,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图C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C项符合题意;图A是西汉时期,南方人民发明的“秧马”,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A项不合题意;图B是曲辕犁,是用于农作物耕种的工具。B项不合题意;

4、图D是汉代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3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料结论A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内民族交往频繁B北宋出现“夜市”、“交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曹雪芹著红楼梦世界级伟大作家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曹雪芹被称为世界级伟大作家。D项符合题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与日

5、本、天竺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频繁。A项不合题意;北宋出现“夜市”、“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北宋商业的繁荣,B项不合题意;清朝军事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4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结

6、合课本所学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在社会上起来思想启蒙的作用。B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理解“(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

7、的一大跃进”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即这个历史事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国,否定了皇权体制。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5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1942年1月”“湘北之大捷”,结合课本所学可,“湘”是湖南的简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先后在湖南长沙发动两次会战。1941年12月日军进行了第三次会战。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英美盟军

8、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而中国军队取得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项符合题意;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迷梦。A项不合题意;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B项不合题意;1938年6月10月的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1942年1月”“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是解题的关键,说明1942年1月发生在湖南的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所学,1941年11月到1942年1月在湖南

9、进行的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堪比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6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我们要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现在可以采访的人物是A李鸿章B张謇C王进喜D任正非【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李鸿章主持领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官办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在

10、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王进喜在开发大庆油田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C项不合题意;任正非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为我国手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7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了中国古代原始居民,创造了原始文明。中国黄河流域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以后中国以汉族为主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直把中国文化传承下来,没有间断。B项符合题意;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建立一些小国,后来

11、中亚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导致最原始古代印度文明结束。A项不合题意;约公元前3000年尼罗河流域,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攻占了埃及,使埃及文明间断。C项不合题意;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文明被打断。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8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纪念活动。这是为了纪念A郑和抵达非洲B哥伦布抵达美洲C达伽马抵达印度D麦哲伦环球航行【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

12、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可见两个大陆相遇发生在1492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从而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线,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项符合题意;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A项不合题意;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C项不合题意;15191522年麦哲伦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下表为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其中黑种人口变化的原因是时间

13、(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6016.02724.0400.03140.0A奴隶贸易B美国独立C美国南北战争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表格“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从1700年到1860年黑种人口在种族构成增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抢占印度安人土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运动美洲。三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也使美洲黑人增多。A项符合题意;1783年美国摆脱了

14、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黑人无关。B项不合题意;18611865年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C项不合题意;19世纪70年代美德两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0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罗斯福新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改善民生问题”,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罗斯福新政兴建了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正确,C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农民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不能体现关注民生。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1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不断。西欧主要国家对这些战争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对西欧国家态度变化的正确解读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