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61034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古汉语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古汉语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古汉语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古汉语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知识(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是我们的祖先用的书面语言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是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就语言的基本形式来说 它们是一致的 就语言的变化说 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学习文言文 就是要掌握古今汉语的这种差异 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通假字 定义 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时临时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 形同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的某个字 判断通假字的依据就是 本字 和通假字 音同 近 或 形同 近 音同 近 通假字 即本字与通假字无论形体 意义完全不同 只是两字声音相同 相近 如 张良出 要项伯 鸿门宴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产生原因分析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 造出一个字 表达一个意思 可是该

2、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 有时候是有一定之规的 但是有一些字还没有形成 但是所表示的某个意义已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书面语中为了表达这些没有规定字表示的意义 就 临时 借用了一些已有的字 前后两者之间在形体和意义上毫无关系 形同 近 的通假字 一般称古今字 通假字与正字之间在形体和意义上相关 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行李之往来 共乏其困 烛之武退秦师 产生原因分析 原来的字 能够代表很多意义 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 便造了一个新字 可是 古书上还是旧字 在后来的人看来 那旧字便是通假字 新字是本字 掌握通假字的基本方法 一 利用语音特点具体说 在语音的联系上有

3、以下三种情况 1 同音通假 例如 1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反 通 返 读 f n 2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口技 坐 通 座 读 2 近音通假 例如 3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亡 通 无 读 w 4 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齐 通 剂 读 j 亡 通 无 两个字声母相同 有人称 双声通假 齐 通 剂 两个字韵母相同 也称 叠韵通假 这两种现象统称 近音通假 3 音变通假 例如 5 扁鹊望桓侯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还 通 旋 读 n 6 将军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被 通 披 读 p 两个字声母和韵母均不相同 二 利用形体特点1 增加偏旁 找出本字 如 1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4、 共 供 2 失其所与 不知 知 智2 更换偏旁 找出本字 如 1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贴 贴 2 此小大之辩也 辩 辨3 取消偏旁 找出本字 如 1 使臣奉璧 拜送于庭 庭 廷 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敝 综上所述 我们根据字形特点用增加 更换和取消偏旁的方式掌握通假字是切实可行的 学生掌握通假字有规律可循 可以举一反三 至于纯粹以音同音近为原则的通假字 就要根据语音的特点去掌握 如果把运用字形特点和语言原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就能更好地掌握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一 词义扩大 二 词义缩小 三 词义转移 四 感情色彩的变化 一 词义扩大 古义 动词 握住 端着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

5、向北 卖炭翁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今义 握住 把持 介词 将 量词 把 古义 数词 两次 第二次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今义 又一次 再一次 多次 继续 还有 再 二 词义缩小 古义 名词 成年男子 丈夫 夫子 对老师的称呼 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 读f 文言句首发语词 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 读f 指示代词 这那种等 夫起大呼 妇亦起大呼 口技 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 今若焉 悲夫 黔之驴 夫 古义 不定代词 有人 有的 副词 也许 有时 间或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今义 选择连词 或者 副词

6、 也许 或 三 词义转移 古义 名词 父亲 阿爷无大儿 本兰无长兄 木兰诗 今义 祖父 常重叠使用 爷 古义 名词 法律条文 名词 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 动词 征税 判刑 摊派 戏曲术语 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 表搞的舞台提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登科 今义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机关企业分职办事的部门 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 科 四 感情色彩变化 一词多义 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 把握一词多义 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等 一词多义现象示例 成语助记 亡羊补牢亡国之音亡不旋踵亡命之徒唇亡齿寒追亡逐北歧路亡羊有名亡实家破人亡名存实亡 成语助记 除旧布新斩

7、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 词类活用 I定义 在古代汉语中 某个词属于某一个种类是比较固定的 各类词的分工也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 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灵活运用 于是出现了活用的现象 一般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 特殊活用 使动 名词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 意动 名词意动 形容词意动 简析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 宾语 定语 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 更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中 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 充当句子的谓语 后面可以带宾语 补语 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

8、制 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例句 驴不胜怒蹄之 左右欲刃相如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客初至 不冠不袜 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在句中充当谓语 不带宾语 或定语 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 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 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 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 素善留侯张良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益烈山泽而焚之 三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 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 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 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活用后 从意义看 不再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 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

9、或物 例句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老年人 犹不能恃无功之重 尊贵的地位 倚南窗口寄傲 自得的心情 知否 知否 应是红肥绿瘦 红的花 绿的叶 四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在汉语中 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 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 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句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疑问 前人之述备矣 记述 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 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 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 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 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 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 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 一般是充当主语 构成主谓关系 而作状语 就成了修饰关系 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 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

10、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 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 有席卷天下 仓举宇内 囊括四海 像席子 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翅一样 斗折蛇行 像蛇那样 2 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吾得兄事之 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吾亡之后 汝兄弟父事丞相 把 当作父亲来对待 3 表示工具或凭借 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 依据或原料 例句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黔无驴 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失期 法当斩 依法 表示方位或处所 用名词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前面 义庙礼之 在庙堂上

11、 既东封郑 在东面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往上 往下 六 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 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 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 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 如 齐师伐我 公问其故 等 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句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互相争斗 句中的谓语 斗 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 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使他成为国相 适燕者 北其辕 适楚者 南其辕 使其车辕向北 使其车辕南 2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 臣活之 使之活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使 震惊 使 悲泣 河曲智叟笑

12、而止之曰 使愚公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洁其居 美其服 饱其食 使之居洁 今媪尊长安居之位 使之尊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之弱 七 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的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侣鱼虾而友席鹿 以鱼虾为侣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例句 吾妻之美我者 和我也 认为我美 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天下变小了 小结 1所谓词类活用是相对现代汉语来说的2了解一个词是否有活用现象 是由上下文决定 我们要从整个句子

13、的意思来思考 还要注意它在句中地位 充当什么成分 前后有那些词 与它构成什么关系 文言句式 宋仁宗忍饿宋仁宗一日晨兴 语近臣曰 昨夕因不寐而甚饥 思食烧羊 侍臣曰 何不降旨取索 仁宗曰 比闻禁中每有索取 外面遂以为例 诚恐自此逐夜宰杀 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 害物多矣 岂不可忍一夕之馁 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释 外面遂以为例 指官外的人便以此为例 天天要宰羊 以备皇上享用 范仲淹罢宴范文正公守邠州 暇日率僚登楼置酒 未举觞 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 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将出殡近邻 賵殓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 即彻宴席 厚周给之 使毕其事 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 尝应人请 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 因辍

14、己施焉 同坐嗤之 荣曰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乱渡江 每经危急 常有一人左右相助 问其所以 乃受炙人也 陆元方卖宅陆少保 字元方 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 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 此宅子甚好 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 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 元方曰 不尔 是欺之也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 亚父者 范增也 2 沛公军霸上 3 沛公安在 4 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判断句 宾语前置 被动句 省略句 火眼金睛 判断句 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常翻译为 不 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几种表示判断的形式 1

15、者 也 2 也 3 者 4 者也 倒装句 类型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I宾语前置句 翻译下列句子 找出它们的特点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何操 操何 安在 在安 何为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 都是疑问句 2 疑问代词分别是 何 安 何 它们分别作 操 在 为 的宾语 3 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 找出它们的特点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不自信 不信自 未之有 未有之 不余欺 不欺余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1 都是否定句 2 代词分别是 自 之 余 之 它们分别作 信 有

16、 欺 闻 的宾语 3 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规律三 用 是 或 之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 是 或 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列句子 找出它们的特点1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2 何陋之有 3 无乃尔是过矣 4 唯利是图 规律四 介宾结构 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 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 之 或 是 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 之 是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 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句小结 定语后置句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 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劲的筋骨 蚓无利之爪牙 强之筋骨 状语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 以 于 乎 等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于其身 则耻师焉 4 得复见将军于此 5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