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调查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59690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理财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理财调查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理财调查报告第一篇:首份中国出炉首份中国出炉去年22%家庭投资亏损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日前联合全球著名市场调查机构益普索发布的首份中国显示,近60%的中国家庭有理财经历,但仍有23%的家庭拒绝理财,首份中国出炉。在20XX年,约48%中国家庭的投资实现盈利,22%家庭的投资出现亏损。23%家庭拒绝理财这份调查选取了我国社会日渐崛起的中等收入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家庭理财中所涉及的各类金融产品,对其家庭收入、投资目标、投资品种、理财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分析,调查报告首份中国出炉。 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主要区域。调查报告显示:近6

2、0%的家庭有理财经历,但仍有约23%的家庭拒绝理财。在本次调查的中等收入家庭中,59%家庭正在或者曾经进行投资理财;18%的家庭从未进行投资理财,但未来半年会考虑进行投资理财;同时有23%的家庭会拒绝理财,这些家庭从未进行过投资理财,并且在未来半年内也不会考虑进行投资理财。在有理财经历的家庭中,45%的家庭的理财行为未有明确的目标,随机性较强,21%家庭有比较明确的理财目标,更有15%的家庭已将理财视为生活的乐趣。动机是抵御涨物价在对中等收入家庭理财动机进行研究后发现,主要动因集中在提高生活质量、抵御物价上涨、筹划养老这三个方面。他们的投资品种选择,以股票、基金和投资型保险作为其首选三个品种。

3、在追求投资乐趣的家庭中,投资股票的比例相对较多;注重筹划未来的家庭中,选择投资型保险比较多。但即使投资目的各有不同,都有超过40%的家庭会选择投资基金。长线投资回报更好过往投资盈亏的经验将会极大影响未来投资决策。选择某一种理财产品的理由往往是过往投资盈亏经验,这一点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决策过程中尤为明显。如果过往没有实现盈利,未来的投资决策会比较明显表现为减持;如果过往投资盈利,则会根据对于不同品种的预期,部分人会选择落袋为安,但同时有部分人会选择继续增加投资。这些都是中等收入家庭在具体投资行为上表现出的明显特点。第二篇:高中生理财状况及家庭理财教育调查报告高中生理财状况及家庭理财教育调查报告

4、一、前言 人员姓名: 人员姓名:邓梦婷苏玮奕 刘耀华 刘梦媛 刘娜 谈晓蕊 房小林班级: 高一 3 班 班级: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李宏亮 日期: 日期:20XX/12 课题概述: 课题概述: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为了我们以后能够顺利地走进社会,应尽早地接受理财教育。可 是,事实上,长期以来高中生的理财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高中生的理财知识可说是一片 空白。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能找出完善高中生理财教育的着手点。二、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调查原因及目的: 调查原因及目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高中生理财” ,显示的第二项百度知道,就是一位中学生关于 理财的困惑

5、。而输入“中学生理财状况” ,第一页显示的网页大多数表示对于中学生理财状 况的担忧。据中学生杂志青少年理财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79%的中学生没有对 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总结,64%的中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花钱开销,只有 12%的中学 生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短期的总结和预算。 但是,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钱在这个社会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财就是对私 有财产的有效管理。每个人都有个人财产,这就必将涉及理财问题,理财是当代人过上富足 美满生活必备的素质。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理财实践,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 方式甚至生活态度,所以,完善高中生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通过调查

6、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我市中学生理财有关情况,能够 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家长们对自己子女比较宠爱, 所给零用钱、 压岁钱也较多。 那么, 这些钱都用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家庭理财教育给高中生的理财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现在我们专门对高中生的理财状况及家 庭理财教育展开了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11调查对象:南京市某些高校的高中生。 2调查时间:20XX 年 3 月至 20XX 年 12 月 3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计 20 道选择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7、: 调查结果与分析:我们的课题调查,采用的是调查分析法。我们对我市 200 名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的有 效问卷 173 份。数据汇总及分析如下: 1、您每月零花钱共计多少 : 39.3的同学选择了“050” ,25.0的同学选择了“50100” ,18.5的同学选择了 “100200” ,12.5的同学选择了“200500” ,4.7的同学选择了“500 以上” 。可以看 出,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的零花钱应是相当充足的。 2、您每月的零用钱多久用完: 12.3的同学选择了“半月以内” ,35.9的同学选择了“半月一月” ,51.8的同学 选择了“月有节余” 。说明半数以上的同学们

8、能较好的控制自己每月的支出情况,已具有一 定的节约与存储意识。 但仍有 12.3的同学在半月内花完了由第一题可知应是相当充足的零 用钱,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奢侈浪费现象,是不可取的。 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 主要项目是 : 主要 本题为多选题,选项“基本生活必需”“书籍报刊”“购买零食”的比例比较高。 、 、 “购 买文具”“通讯费用”也不少。 、 这就表明了多数同学能将自己的钱合理分摊到各个方面。但也有不少同学会将钱花在 不该花的地方,如零食、手机费、追星等等。 4、您是否有准备自己的开支计划或帐本: 选“心里大致有数”的有 49.5,选“没有这个概念”的有 32.4。 14、您是否想过要制

9、定理财计划: 选“否”的为 59.7。 这就表明了多数同学在理财方面缺乏一定的计划性,不能很好的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 自身的能力制订消费计划。 5、家长是否常抱怨您乱花钱: 91.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或“从不” 。 6、家长是否对您的零花钱消费进行有效监管: 63.4的同学选择“否” 。 由以上两题可见,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消费状况比较漠不关心。之所以不对孩子的零花 钱消费“抱怨” ,不是因为我们都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是家长们不了解事实情况。家庭对 孩子理财状况的疏漏,应当是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7、您是否主动学过一些理财知识: 选择“有”与“没有”的比例大约是 1:3。 8、您是

10、否认为高中生需要学习理财知识:2选择“需要”与“不需要”的比例大约是 2:1。 可见,同学们对于理财知识还是相当重视的,但自己对其缺乏学习主动性,更显得社 会普及理财知识的重要。 9、家长是否给您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信息: 半数以上的同学选了“是” ,少数选择了“含糊” ,选“否”几乎没有。 10、家长是否注意过您的理财教育: 大部分是“注意过,进行过一些教育”“通过生活中的点滴间接影响” 、 ,少数是“家庭 教育相当成功”或“几乎没有” 。 11、家长对您的理财状况和能力: 选择“比较清楚”的为众。鲜见选“不不太了解”和“没关心过”的。 12、家庭或社会对您的理财观念的影响: 62.2选择了“

11、一般” 。 13、您的理财方式是从哪里获得的: 该题选“自己想的”最多。其次是“相关电视节目、报纸书籍等”“家长教的” 、 。 以上 5 题,说明大多数家长对培养儿女理财能力有模模糊糊的意识,但又很少有目的 明确的行动。 从而使的同学们不能及时发现纠正自身错误观点与做法, 甚至有时被媒体误导, 陷入盲目追求名牌。这正是导致学生零花钱自理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大部分学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 家长一般都会满足子女的需要, 却很少有家长刻意的去培养儿女的理财观念与能力,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从而 缺乏自主能力。 15、如果您买新手机,您的依据

12、是: 这道题目中,选“价廉物美,适合自己就好”的有 61.8%,体现出求实的消费心理;其 次是选“最新的高档手机”的,占 12.7%,我们认为这是不应该的,体现了攀比心理,可见 攀比心理在我们高一学生的消费中是主要存在的一个问题;接下来,是选择“广告推荐;或 周围好多同学用的”的占 15.5%,说明部分同学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自主性,或 说,在购买生活用品时,从众心理也比较严重;选“就要与众不同”的同学为 5.6%,从这 题可以看出,同学们也具有一定的求异心理,不可取;而“越便宜越好,其他不管”也达到 了 4.4,说明有同学会过于节省,忽视正常的生活需求。 16、节日里、同学生日,您送

13、同学的礼物类型是: 这题选“干脆不送”的有 11.8%,这说明一小部分同学有节俭意识、但也可能是由于过 度节省造成的。选“别人送啥我送啥”的占 14.9%,选“很贵的,不能被别人比下去! ”占 18.2%,这说明从众、攀比等几种心理平分秋色,体现了在平时的消费中同学们存在“爱面 子”的问题,消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现象。选“实用的,适合对方的” 有 55.1,说明求实心理占主导地位。 17、买了东西是否不久就不再用: 选“大部分”“小部分”和“没有”的比大约为 3:8:1。 、 18、您是否有冲动消费的情况: 选“是”的占 81.4。 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零花钱主要是家长给的,

14、对中学生零用钱状况呈现出两个 特点:经济不稳定;但数量可观。正是由于存在这两个特点,再加上不少父母对于子女3使用零用钱给予了较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所以青少年在消费时可以自由支配、 随心所欲。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学生在消费时,欠缺计划性,随心 所欲,因一时的“冲动”而买东西的情况屡有发生,每月基本上没有节余。盲目消费问题仍 然比较突出。 19、您的压岁钱一般怎么用: “存入银行”与“交学费”者众。紧随其后的是“随便花花” 。 表明大多数同学在大问题上理智还是清醒的, 不会把学费打水漂了。 但仍有为数众多的 学生竟选择将压岁钱“随便花花” !一般来说,现在家庭的孩子每

15、年零用钱都有几百几千乃 至上万,这么多的钱只是“随便”用掉了,可见其理财意识之十分薄弱。 20、您对于未成年金钱欲望膨胀的看法是: 73.9的同学选择了“社会问题”与“家庭负主责” 。 可知,当前我国理财教育的匮乏也是导致我国青少年理财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中学 生得不到及时、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引导,理财能力又怎能得到提高。 尤其是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校在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很 少有学校会专门的针对学生的理财能力开设课程或者举办活动, 我国的学校因太重课本知识 教育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理财意识薄弱。 家庭理财教育前方已议论过,在此不赘述。调查总结与建议:

16、 调查总结与建议:1、调查总结从调查情况来看, 大多数中学生都没有清晰的理财观念和方法, 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具有攀比、 从众、求异等消极的消费心理。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大 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受到过正式的理财教育。 这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悲哀。 他们从小被灌输的 思想是,学习好什么都好,考上好大学压倒一切,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们的父母会这样教 育他们,当然也是我们:孩子,挣钱是爸妈的事,你专心学习就好了。 然而这样的家庭教育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乱花零花钱,没有节省的好习惯,要不然就是过 分节省, 这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不利的。 并且早期的家庭教育将对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将在日后表现出来。不会理财,影响生活品质,社会日益膨胀的金钱欲将是不 稳定因素。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