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57492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2饱和溶液(人教版九年级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B.在20 时,可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C.在20 时,把2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D.在3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 NaCl恰好饱和,则3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2.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

2、g B.140 g C.160 g D.180 g3.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 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A.降低温度B.加入溶剂C.加入溶质D.倒出部分溶液4.20 时,50 g水中溶解10.48 g物质M恰好达到饱和,则物质M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6.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

3、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 B. C. D. 7.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B.t1 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C.t2 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将t1 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 时有晶体析出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当温度为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欲将t2 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3)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

4、液m g,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_(填“”“”或“=”)m g。【知能提升】1.在30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 g,在60 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 g,则(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 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甲的溶液B.只有丙的溶液C.甲、乙的溶液D.甲、乙、丙的溶液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1 时,加入甲

5、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C.t2 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到t2 时,乙先析出晶体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 时的溶解度是_g;(2)在20 时,P点表示硝酸钾的溶液_(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将硝酸钾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_。(3)将硝酸钾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 降温到10 ,有晶体析出的是_。5.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

6、.985.511013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3)10 时,131 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 g水后,再降温到10 ,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_。(4)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C.冰块 D.硝酸

7、铵固体【探究创新】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向两只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较大的是溶液_(填“A”或“B”)。(2)t2 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B(填写“”“”或“=”,下同)。(3)将t2 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 g,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B。(4)将t2 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 g,升温至t3 ,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B。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

8、选D。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个条件:一定温度、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单位是g)可知:A少了温度;B没指明是否饱和;C中没指明100 g溶剂。故选D。2.【解析】选B。根据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至30 时,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并且3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在60 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至30 时溶液的质量为100 g+40 g=140 g。3.【解析】选C。降低温度时,B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因此B溶液会达到饱和,而A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大,因此A溶液仍不饱和;加入溶剂时,两溶液会溶解更多溶质,两溶液仍不饱和;加入溶质至溶质不能溶解

9、时,均能变为饱和溶液;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后,仍不会饱和。4.【解析】选A。由于在20 时,50 g水中溶解10.48 g物质M恰好达到饱和,可知在20 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48 g2=20.96 g10 g,故物质M属于易溶物质。5.【解析】选C。由题中信息可知,此题考查的是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水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温度不断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而逸出,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喝下汽水后,由于胃内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会减小,部分气体会逸出,故会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是由于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C

10、选项符合题意;夏季天气闷热,大气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水中氧气变少,鱼会浮出水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6.【解析】选D。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加入氢氧化钙、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符合题意。7.【解析】选D。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由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t1 时W在水中的溶解度是m g,B正确;t2 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可知W在水中和在乙醇中溶解度相等,C正确;由t1 升温至t2

11、,W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固体,所以D说法是不正确的。8.【解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欲将t2 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降低温度、增加甲物质、蒸发水(任选一个即可);(3)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m g,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m g。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乙物质饱和溶液由t1 升高到t2 时,有溶质析出,所以溶液质量减少。答案:(1)t1 (2)降低温度、增加甲物质、蒸发水(任选一个即可)(3)【知能提升】1.【解析】选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30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12、10 g,60 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由于它们的温度不相同,物质也不相同,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未知,故无法比较它们的溶解度的大小。2.【解析】选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时,不饱和溶液能变为饱和溶液的应该是丙。【拓展归纳】溶液存在的状态是有条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将会发生改变,一般规律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对于不同溶质而言,改变溶质、溶剂的量都可以实现上述转化,但改变温度要具体分析:如KNO3等大多数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固体物质适合上述规律;特殊的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熟石灰的

1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升高温度,反之若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则应降低温度。3.【解析】选D。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A正确;加入相应的物质,能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正确;t2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W g,即在该温度下,100 g水最多溶解甲或乙的质量都是W g,所以在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都是W100,C正确;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对甲、乙t3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会同时析出晶体,D错。4.【解析】本题以溶解度曲线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溶解度曲线查找物质的溶解度、分析点的

14、意义、物质结晶的方法等知识点。从图中可以查出,0 时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相等,为36 g;20 时,P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是不饱和溶液。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使其结晶;硫酸锂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时不会析出晶体。答案:(1)36 (2)不饱和 降温 (3)硝酸钾溶液5.【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KNO3和KCl中,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m;(2)在20 30 之间,KNO3和K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3)10 时,KCl的溶解度为31.0 g,说明100 g水中溶解31.0 g KCl达到饱和,则10 g水中溶解3.1 g KCl达到饱和,所以蒸发10 g水,会析出3.1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