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326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GHOE](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语文期中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炽痛(zh)阻抑(y) 亘古(gng)回环曲折(q)B嗥鸣(ho)污秽(hu) 默契(q)锲而不舍(qi)C祈祷(q)迭起(di)仰慕(m) 鲜为人知(xin)D磐石(bn)踌躇(chu) 重荷(h) 义愤填膺(yng)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秕谷 骊歌 澜语 博学多识B讪笑 肿胀 延绵 锋芒毕露C轻捷 屏嶂 懊悔 一返既往D

2、筹划 书熟 桑椹 荒草萋萋3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5下列选项修辞判断有错的一项( )(2分)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

3、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重复)B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拟人)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比喻)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6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B音乐巨人贝多芬罗曼罗兰 法国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C邓稼先杨振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D伤仲永王安石 北宋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7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 。8名著阅读(4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制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 ),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9默写(10分)而那

4、过去了的, 。 ,关山度若飞。当窗理云鬓, 。 鸟向檐上飞, 。 ,明月来相照。 夜发清溪向三峡, 。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关于黄河的诗句: , 。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13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

5、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

6、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0文中选取了哪三个事例来表现闻一多是一个革命家?请简要概括。(3分) 11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4分)(1)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2)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12“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若改成“大无畏的样子”,好不好?为什么?(3分) 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7、”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二)礼物(13分)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A )地退出房门。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B )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C )的艺术殿堂。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

8、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D )的焦灼中等待。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示(E )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

9、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得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去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

10、,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滚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滑落下来。(选自满分阅读,有改动)14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2分) 15将下列词语序号恰当地填在原字母标记的括号内,使原句完整通顺。(5分)a.忐忑不安b.疲惫不堪c.蹑手蹑脚d.朦朦胧胧 e.向往已久A( )B( )C( )D( )E( )16“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句中“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2分) 17文章结尾写到雕像碎了,“两行泪水终于从女

11、儿的脸上滑落下来。”请分析一下“女儿”此时的心情。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四、文言文阅读(22分)(一)(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