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146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地球和地图(含答案详解)(人教版)【GHOE](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参考完成时间:4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分钟总分:100分得分: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读图判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A BC D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南方,应选择建在()。A北极点 B南极点C赤道 D本初子午线3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的长度自本初子午线向180经线递减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20W

2、,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赤道是最长的经线5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6强强说:“我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你知道他站在哪里吗?()A160E,0纬线 B160E,60SC160W,30S D20W,0纬线7上海的小朋友通常上学都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B上海小朋友比乌鲁木齐小朋友勤奋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D两地气候不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在图中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一样。据此完成第89题。8当地球处于点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A赤道 B北回归线

3、C南回归线 D北京9北京黑夜最长时,地球运动至()。A BC D10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11某地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 D亚寒带地区12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C北京的天还没有亮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13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 000 B150 000C14 000 000 D15

4、 000 00014读下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向西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向东15.下列常见图例和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不正确的是()。A首都 B主要城市C山峰 D长城16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 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二者相对高度为()。A10 376米 B1 532米C7 312米 D8 380米17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8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

5、地19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 D中国地形图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次我们要登的山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完成第2025题。20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2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悬崖在哪个地方()。AB地 BE地CC地 DD地22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

6、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E地是()。A鞍部 B山顶C山谷 D陡崖23此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那么应该用_方法定向()。A一般定向法 B经纬网定向法C特殊定向法 D指向标定向法24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A回归线上 B南极点上C赤道上 D北极点上25下列各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A地(50S,40E) BB地(0,50E)CC地(40S,170E) DD地(20S,170E)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

7、),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A点的经纬度是_,该点一年中有_次太阳直射现象。(2)B点在A点的_方向。(3)B点位于五带中的_。(4)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_处。(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处向处运动过程中,山东泰安市的白昼将变_(填“长”或“短”)。27(13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B_,C_,D_,E_。(2)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 000,根据比例尺量算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并说出甲村在乙村的_方向。(3)H地与G地相比,地形有何不同?_,理由是_ _。(4)E处的这种地形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

8、米,最小不低于_米。28.(10分)下图为“赤马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点位于B点的_方向。(2)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米。(3)在图中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_路线,坡度较陡的是_路线。(4)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_处。29.(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海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

9、长,你怎么说呢?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老师追问,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学生们哄堂大笑,该生马上说:“不对,不对,我们在经度是150,纬度是45的海域上”,学生仍然哄堂大笑。请问该生的回答为什么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30(10分)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B点的地理坐标是_。(2)图甲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是_,C点属于_(高、中、低)纬度。(3)B在A的_方向。(4)图乙是四个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能表示武汉(6月某日)昼夜长短的是_(填序号)。参考答案1.B解析:人类认识地球形状

10、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全面。2.A解析: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3.D解析: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4.C解析: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5.A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a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c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6.D解析:强强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首先能够判断是位于0纬线上,东西半球的分界

11、线有两条,20W经线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经线正好相反。7.A解析:上海位于乌鲁木齐的东边,由于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8.B9.C解析:第8题,根据不同位置的昼夜情况能够判断,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第9题,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冬至的时候黑夜最长。10.D解析:地球上每个地方获得太阳光热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11.B解析: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严寒,只有温带四季变化明显,需要准备不同季节的衣服。12.A解析:从图中能够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是北半球的夏至,此

12、时南极处于极夜。13.D14.D解析:可以把指向标放到图中小河的箭头处,然后标出东西南北,能够看出大致是自西向东流。15.A解析:在地图上,一般来说,只有我国的首都用五角星表示。16.C解析: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之差。17.C解析:图中甲处的等高线比乙处密集,坡度也大,攀登费力。丁处等高线比丙处稀疏,坡度要比丙处和缓。甲、乙、丙、丁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所以海拔相同。18.B解析:小河出现在山谷中,图中的四地,只有乙处位于山谷。19.A解析: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应该查阅我国的政区地图。20.A21.D22.A23.A24.D25.C解析:第20题,A处等高线闭合,越向里面海拔越高,是山顶。第21题,D处等高线交会,是陡崖。第23题,一般定向法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24题,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于是就找不到北了。第2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度度数的变化规律是:度数向东增加的即东经(E),向西增加的即西经(W);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