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211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教育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北市“五校”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联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6分)1、年初淮北相山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_ 2、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_ (“由A到B”或“由B到A”) 第2题图3、有关资料标明:人体出汗或潮湿时的电阻为200800;人体中电流超过30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0.55k,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V的照明电路时,通过他的

2、电流为 mA。4、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_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两端的电压是 。第5题图 第6题图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与A2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是 A。7、在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_(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

3、的高度,当油箱内油面升高时,油量表示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7题图第9题图第7题图 第9题图 8、把5的电阻R1跟15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_A,R2两端的电压是_V。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R2=60,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电阻R2两端电压_V。;通过干路的总电流_A。 10、小满署假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发现车厢后面有两个厕所,只有当两个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才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个厕所都有人。请你把图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二、选择题(每题3

4、分,共21分) 第10题图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1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 B、陶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1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0的冰有内能,它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13、对公式R=U/I的理解,正确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0D、导体的电阻大小可以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

5、导体的电流之比来度量14、李明同学在一次用3V和15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再用15V量程试触时,指针位置如左图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A、直接接入c接线柱,然后读数B、直接接入b接线柱,然后读数C、断开开关,接入c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D、断开开关,接入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

6、系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16、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电学实验时,出现一处电路故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短路B、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断路C、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断路D、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短路Av17、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第17题图三、实验题(每空2分,第18题8分,第19题6分

7、,第20题8分,共22分)18、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第18题图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1)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2)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

8、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 UAB/VUAC/VUBC/V 。2.41.43.8 19、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的电阻改接成10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填“左”或“右”)移动,使 _并记下电流 第19题图值,再改接20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2)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0、在测量电阻约为10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

9、,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滑到电阻最大的位置,还有一处是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10.1,R2=10.2,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三次实验数据,最后得出Rx= (4)小瑞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经讨论后同学们达成共识,设计的电路如图(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此时电流表

10、的示数I1。S2RxAR0S1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请用所测物理量写出未知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Rx= 四、计算题(21题8分 ,22题6分,23题7分)21如图所示,(1)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求电流表A2和A3的示数各为多少?;(2)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3和A2的示数分别为45A和15A,求电流表A1的示数为多少?(3)若将S1、S2和S3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第21题图2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l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11、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不变,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示数为0.2安,电压表V示数为2伏。求:(1)R1的阻值(2)电流表A最小示数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由B到A 3、400mA 4、导体的横截面积减小 5、4V 6、0.34A 7、电流表、变大 8、0.3A 4.5V 9、12V 0.5A 10、图略二、选

12、择题(每题3分)11、B 12、A 13、D 14、D 15、C 16、D 17、C18、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只做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19、右,电压表示数为2V,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0、(1)略 (2)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 (3)10.1 (4)21、(1)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灯L1和L2串联,A2示数和A1示数相同为1A.A3示数为0A。(3分)(2)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L1和L2并联,A1示数等于A3示数和A2示数之差I1=I3-I2=4.5A-1.5A=3A(3分)(3)短路(2分)22、(1) (2分)(2) (2分)(3) (2分)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