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154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格型)优质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语文课 题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过程方法1.朗读法。以读带讲,理解课文。2.讨论点拨法。教学中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情感态度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2、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语设计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

3、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认识战国策多媒体出示: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聆听教师名言导入语,和文章内容链接,进入课堂情境学生试说题目意思,在教师引导下理解题目含义。通过阅读,了解邹忌其人阅读相关资料学生整理笔记由名言导入,切入课文,实现和文本的链接,自然而不牵强。了解文本题目才能更好的理解内容;了解邹

4、忌其人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9精品文档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四、疏通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丽 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 期(j)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三)学生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逐段翻译)教师明确:(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2.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

5、,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5.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多媒体出示):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多媒体出示):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

6、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学生初读课文解决课文生字词读音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学生熟读课文试译,画出文本重点词。根据教师出示的重点句理解加点词的意思互相交流此类活用的词的意义,

7、能够重点区分、比较根据一词多义的重点句子,理解一词多义,根据词义尝试自己翻译句子,理解句意。将以上的重点词语解释整理在书上或者笔记本上,默记。疏通课文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所以在让学生读通、读准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时教师给予点拨。对课文中的重难点实词、虚词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起到强化突出的目的。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分散又有集中,有自学有点拨,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

8、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多媒体出示):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多媒体出示)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五、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

9、、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

10、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六、难点探究 1.鉴赏写作技巧之妙 提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有加的有两点,一为精彩的对话,一为精巧的结构。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分别回答古今义的解释在教师点拨中强化理解结合教师出示的组句归纳文言句式回答教师提问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分角色朗读,讨论其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从课文中找出表明邹忌态度的词句,探究其心理活动。小组讨论交流邹忌劝谏的过程齐读劝谏的结果,理解

11、邹忌劝谏的意义。古今异义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通过教师多媒体出示起到强化作用,加强平时积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简单归纳句式,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抽丝剥茧,通过读、讲结合,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言之有物,为后面疑点的探究做好铺垫。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精彩的对话 这些对话看似平常,但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2)精巧的结构 邹忌讽齐王纳涑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了: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已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变(结果)。前后呼应

12、,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但承转全文并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应该是这两个字: 一是“思”,二是“善”,这一“思”一“善”可以说是解读本文的枢纽: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的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不值一谈的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的高潮,一次充满危机进谏君王的险事至此已化为君臣思想相通的喜事,揭开了齐国走向强盛的序幕。 2.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3.讨论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明确: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

13、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七、课堂小结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学生自由畅谈课文对话的精彩之处小组讨论探究文本结构的精妙之处集体交流讨论邹忌劝谏技术高明之处,加以学习。集体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的人际交往的作用。通过问题牵引,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对难点就行突破,结合教师的归纳整理,更好的理解邹忌的讽喻艺术,及在今天它对于我们的意义。学生初涉尘世,对于说话技巧还理解不深,通过教师引导、点拨,结合文本内容,体味邹忌劝谏技巧,对学生进行社交礼仪的初步教育,阅读教学和生活体验相结合。作业设计1.向同学们介绍一个有讽喻色彩的故事。2.写一篇本文的读后感。3.向图书馆借阅战国策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