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33877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语文说课-4吐鲁番的葡萄沟西师大版(2014)一、说教材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

2、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能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情感目标: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

3、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 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五、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根据我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情景教学法

4、谈话引导法 读悟结合法 多媒体解惑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联想法 感情朗读法 品词赏句法六、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课,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结束语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以下导课方式: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吃水果,谁来跟大家聊聊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老师巧妙过渡: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5、,看你通过看图片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是哪个民族?(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指导“葡萄”的读音,再写沟字,指导区分葡萄和葡萄沟的不同.请同学们走进葡萄沟,看看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二、学习字词,感受葡萄沟1、读准下列词语:蜜桃 成熟 梯田 茂密 凉棚 阴房 碉堡 吃够茂密 钉子 维吾尔族 新疆吐鲁番 热情好客 蒸发(引导孩子区分密、蜜,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密:茂密 秘密 告密 密林 密不透风蜜:甜蜜 蜜桃 蜜桔 蜂蜜 甜言蜜语2、读准下列多音字:好地方 干活 分开 钉子好客 葡萄干 水分 钉着(三)细读课文,欣赏葡萄沟:学生

6、在读准了生字字音后 ,就扫清了读文的障碍,此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则水到渠成。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葡萄沟的赞美,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这句话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思、悟、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安排学生浏览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对孩子来说,这非常容易。此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读、划、思、交流,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此时,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依次走进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并用“ 因为-,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作为总结,这一环节

7、的设计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无非就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领者。1、学习第一自然段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水果这么多,口水要流出来了,带着你的口水美美地读一读吧!)完成“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2、学习第二自然段葡萄沟以葡萄而闻名,那这里的葡萄种在哪里,长得怎么样呢?请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在这段的学习中,我把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积累词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孩子读的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指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3)、到了秋

8、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在这个句子的鉴赏中,我采用了朗读、品味、换词的方法引导孩子体会葡萄的多、美,接着出示图片,让孩子用学到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葡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葡萄长得这样惹人喜爱,我们要感谢勤劳的维吾尔族老乡,如果这时你去那儿,维吾尔族老乡一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太热情好客啦!此时让孩子完成“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孩子们一定会用自己不同的解读送给老师一份份惊喜。3、学习第三自然段我们经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学习第三自然段,我把

9、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质疑上。读了这一段,你对哪些内容不不懂,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老师帮助。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的就是“阴房、样子像碉堡”这些距离我们表较远的事物,我采用了实物出示的方法帮助孩子解除困惑。这儿挨着火焰山,气候干热多风,才使得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驰名中外!所以我们说:“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五)、迁移延伸,走出葡萄沟: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并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七、说板书我设计的板书不仅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水果品种多 葡萄多、甜、美葡萄沟 葡萄干 色鲜味美 好地方 老乡勤劳热情好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