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32675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卷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卷(四)(考查内容:简单机械、功与能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2019安徽霍邱县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杠杆平衡的实验,在A点挂重为6 N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在B点施加一个力F,F最小是10N,方向应竖直向上。2如图所示,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的A点悬挂一个重为4 N的物体,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F3N;若保持物体悬挂的位置不变,改变力F的方向(如图虚线所示),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力F将变大(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2019贵池区三模)正交分解法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等效处理

2、方法,如图甲,力F可以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1,F2,图乙中,物体A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了5 m,已知F8 N,(cos 370.8,sin 370.6),则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32J。4(2019咸宁)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了h,作用在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则总功为3Fh,额外功为3FhGh,效率为。(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5(2019安徽庐江县期末)某同学利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将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顶端,已知沿斜面的长为5 m,高度为3 m,底边长为4 m,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240 N,此过程中机械效率为90%,则根据题给条件我们

3、可以判断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檫力;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为0J。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6(2019安徽庐江县期末)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快B乙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慢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不相等7(2019玉林)如图所示,“长征”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D)A惯性变大B机械能保持不变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8(2019安徽瑶海区二模)如图,用一始终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把物体从底部匀速推到斜面顶端,若物体的质量为m,斜面的

4、长为L,倾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重力G做功WmgLB物体一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D斜面的倾角越大,推力F越小9如图,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使杠杆水平方向平衡,选项中能描述测力计示数F与关系的大致图像是(B)10(2019荆州)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将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 000 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 600 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 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拉力F做功为5103 JB缠绕

5、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 NC动滑轮重为300 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三、作图题(共10分)11(2019眉山)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搬动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石块,请标出杠杆的支点O,并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12(2019达州)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 cm,AB30 cm,在B点用细线悬挂重为100 N的物体G,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图示(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题(共12分)13(2019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滑轮组所挂重物的重力为3.6

6、 N,重物从原来图甲的位置被提升到图乙的位置,在提升过程中应使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上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2)本实验中若增加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同学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出机械效率。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合理?不合理;你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提升重物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克服绳子自重做的额外功。五、计算题(共12分)14如图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3103 W,当它把质量为1 t的重物匀速提起24 m时,用时100 s。(g10 N/kg)求:(1)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2)若起重机AB长为20 m,吊起重物时B端的配重质量为4 t,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则OB长为多少?(不计摩擦和起重机自重)解:(1)起重机做的功WFsGhmgh103 kg10 N/kg24 m2.4105 J,功率P2 400 W,机械效率100%100%100%80%;(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AOAFBOB,即mAgOAmBgOB,OAOBAB20 m,解得OB4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