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2587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创新班 创新班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120 分 考试用时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回答 I 卷前 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等 并用 2B 铅 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II 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01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计共计 20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 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工 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不正确的 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3、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 已知 H2的燃烧热为 285 8 kJ mol CO 的燃烧热为 282 8 kJ mol 现有 H2和 CO 组成的混合 气体 56 0 L 标准状况 充分燃烧后 放出热量 710 0 kJ 并生成液态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 g O2 g 2CO2 g H 282 8 kJ mol B 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 g O2 g 2H2O g H 571 6 kJ mol C 燃烧前的混合气体中 H2的体积分数为 60 D 混合气体燃烧后与足量的过氧化

4、钠反应 转移电子 2 5 mol 3 我国预计在 2020 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 循环利用人 体呼出的 CO2并提供 O2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 如图 实现了 太阳能 电能 化学能 转化 总反应方程式为 2CO2 2CO O2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图中 N 型半导体为正极 P 型半导体为负极 B 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 反应完毕 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D 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 X 电极的反应 CO2 2e H2O CO 2OH 4 X Y Z W R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 的 2

5、倍 Y R 同主族 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X 核外电子数的 4 倍 Z 为短周期中金属性 最强的元素 W 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 Z W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 W Z 形成的简单氧化物 W 的氧化物熔点更高 C X Z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间均可发生反应 D W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W Z 5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P4 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 别为 P P a kJ mol 1 P O b kJ mol 1 P O c kJ mol 1 O O d kJ mol 1 根据如图所 示 的分子结构和

6、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H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6a 5d 4c 12b kJ mol 1 B 4c 12b 6a 5d kJ mol 1 C 4c 12b 4a 5d kJ mol 1 D 4a 5d 4c 12b kJ mol 1 6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 9 6 g 硫粉与 11 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 17 6 g 硫化亚铁时 放出 19 12 kJ 热量 则 Fe s S s FeS s H 95 6 kJ mol 1 B 稀醋酸与 0 1 mol L 1 NaOH 溶液反应 H aq OH aq H2O l H 57 3 kJ mol

7、C 已知 1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 285 5 kJ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 2H2O l 2H2 g O2 g H 285 5 kJ mol D 已知 2C s O2 g 2CO g H 221 kJ mol 则可知 C 的燃烧热 H 110 5 3 kJ mol 7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 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可向溶 液中加入 A 0 1 mol CuO B 0 1 mol CuCO3 C 0 05 mol Cu2 OH 2CO3 D 0 1 mol Cu OH 2 8

8、用 CH4催化还原 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CH4 g 4NO2 g 4NO g CO2 g 2H2O g H 574 kJ mol 1 CH4 g 4NO g 2N2 g CO2 g 2H2O g H 1 160 kJ mol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反应 可推知 CH4 g 2NO2 g N2 g CO2 g 2H2O g H 867 kJ mol B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与反应 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 若用标准状况下 4 48 L CH4还原 NO2至 N2 放出的热量为 173 4 kJ D 若用标准状况下 4 48 L CH4还原 NO2至 N2 整个过程中转

9、移的电子总数为 3 2NA 9 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气化 C s 2H2O g CO2 g 2H2 g H1 90 1 kJ mol 1 催化液化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2 49 0 kJ mol 1 催化液化 CO2 g 2H2 g CH3OH g 1 2O2 g H3 a kJ mol 1 A 催化液化 中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活化能Ea H2都减小 B 反应 C s H2O g H2 g CH3OH g H 41 1 kJ mol 1 C H2 H3 D 如图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 6e 6OH C

10、O2 5H2O 10 水银法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以制得碱液纯度高 质量好而 著称 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器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 2e Cl2 4 B 当阳极产生 3 36 L 标准状况 气体时 解汞室中生成 NaOH 的质量为 12 g C 解汞室中产生氢气的电极为阴极 D 在直流电作用下 电解器中的 Na 变成金属钠 与水银形成钠汞合金 从而与 Cl2分 开 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5 5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 分 共计共计 20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11、合 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时 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时 该小题得该小题得 0 0 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 选一个且正确的得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2 分 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 但只要选错一个 分 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 但只要选错一个 该小题就得该小题就得 0 0 分 分 11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研究获重大突破 已知 反应 C s 1 2O2 g CO g H1 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 H2 反应 CO g 2H2 g CH3OH g H 3 90 1kJ mol 1 反应 2C

12、H3OH g CH3OCH3 g H2O g H 4 134 0kJ mol 1 反应 3CH3OH g CH3CH CH2 g 3H2O g H 5 31 0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1 H2 0 B 反应 为放热反应 C 3CH3OCH3 g 2CH3CH CH2 g 3H2O g H 103 0 kJ mol 1 D 3CO g 6H2 g CH3CH CH2 g 3H2O g H 301 3kJ mol 1 12 用酸性甲醛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 a b 都是铜作电极时 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 2H2O2H2SO

13、4 2Cu O2 通电 B 燃料电池工作时 正极反应为 O2 2H2O 4e 4OH C 当燃料电池消耗 22 4 L 甲醛气体时 电路中理论上转移 2 mol e D 燃料电池工作时 负极反应为 HCHO H2O 2e HCOOH 2H 13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 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 其 总反应式为 2CH2 CH2 O2 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 A 每有 0 1 mol O2反应 则迁移 H 0 4 mol B 负极反应式为 CH2 CH2 2e H2O CH3CHO 2H C 电子移动方向 电极 a 磷酸溶液 电极 b D 该电池为二次电

14、池 14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 g 5 2O2 g 2CO2 g H2O l H 1300 kJ mol 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当转移 10NA个电子时 该反应放出 1300 kJ 的能量 B 当 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 吸收 1300 kJ 的能量 C 当 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 放出 1300 kJ 的能量 D 当 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 放出 1300 kJ 的能量 15 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 d 处试纸变蓝 b 处变红 局部褪色 c 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

15、极附近有气泡产生 n 处 有气泡产生 A a d 处 2H2O 2e H2 2OH B b 处 2Cl 2e Cl2 Cl2溶于水生成 HClO 使溶液褪色 C c 处发生了反应 Fe 2e Fe2 D 根据实验一的原理 实验二中 n 处能析出 O2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16 12 分 某实验小组用 0 50 mol L 1NaOH 溶液和 0 50 mol L 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 定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 245mL0 50 mol L 1NaOH 溶液 1 配制时至少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 NaOH 固体 g 6 2 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

16、法正确 的是 A 如图所示 测定中和热时 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 目的是固定小烧杯 B 若用 50 mL 0 55 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与 50 mL 0 50 mol L 1的盐酸和 50 mL 0 50 mol L 1的硫酸充分反应 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 C 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 为了简化装置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 3 写 出 该 反 应 中 和 热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中 和 热 为 H 57 3 kJ mol 1 4 取 50 mLNaOH 溶液和 30 mL 硫酸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起始温度 t1 试验次数 H2SO4 NaOH 平均值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 t1 1 26 2 26 0 26 1 29 6 2 27 0 27 4 27 2 31 2 3 25 9 25 9 25 9 29 8 4 26 4 26 2 26 3 30 4 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近似认为 0 50 mol L 1 NaOH 溶液和 0 50 mol L 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