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132592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3)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l 分,共 30 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涉及的内容有()。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教学风格D专业技能E教学手段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E教学内容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 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E亲密感4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B场独立C辐合型D发散型E整体型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

2、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E整体型6特殊儿童的类型有()。A智力超常儿童B弱智儿童C学习困难学生D聋、哑、盲儿童E成绩差的学生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E奥苏贝尔8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9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持这种观点的是()。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10早期的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中,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是由

3、()提出的。A斯宾塞 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11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A弹钢琴B开汽车C骑自行车D滑冰E跑步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E内部型与外部型操作技能13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服从E从众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E表象的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

4、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E环境决定的16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 属于( )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内容扩散1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B负向迁移C功能固着D定势影响E正向迁移18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贝尔D阿特金森E布鲁纳19学习动机的作用有() 。A激活功能B定向功能C强化功能D同化功能E调节功能20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有() 。A可利用性B可辨别性c可操作性D可联结性E稳定性和清晰性21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 。A缺少某种学习技能B诵

5、读困难c计算困难D会话困难E交往困难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A强化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效果律E同化律23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 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E心理健康教育机构24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A依从B服从c从众D认同E内化25一般认为,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E类比思维2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 。A问题的特征B定势C功能固着D已有的知识经验E练习时问27马斯洛认为, ()被称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对生理和心理

6、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8学习“力” 这一概念,对学习 “重力”产生的影响属于() 。A概念迁移B垂直迁移C水平迁移D一般迁移E具体迁移29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的首创者为() 。A雅各布松B沃尔朴C艾里斯D斯金纳E华生30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个体的构成成分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二、填空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课堂纪律、_、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2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

7、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_ 和评价三 个过程。4_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由_于 1952 年提出。6_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7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和_。8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9皮亚杰认为_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10_指在

8、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1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_、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1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和个性。13_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14_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15_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 5 分,共 25 分)1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

9、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2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在可逆性阶段时,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3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4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要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5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它又可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有的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 、“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 、“为同学们瞧的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就属于直接近景性动机。四、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20 分)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3简述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4简述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五、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联系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2试论述链式塑造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如何用链式塑造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