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2131916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下食物单元教学设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材简析】本课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观察比较生、熟鸡肉”等三个部分,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教材对观察对象进行了精心选择,分别提供了植物类代表食物马铃薯(主要含淀粉)和动物类代表食物鸡肉(主要含脂肪、蛋白质)作为观察对象。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食物由生变到熟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思考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材首先呈现了生食和熟食两种食用方式,并表明这两种食用方式都要从人体的消化吸收角度进行思考。第二部分“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这一活动,教材中直接提供生、熟马铃薯

2、让学生进行静态观察。这一部分,教师要做好观察方法的指导,建议教师尽可能提供刚煮熟不久的马铃薯供学生观察,因为刚煮熟的马铃薯,香味更浓郁。第三部分“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则是动态观察。教材安排学生们动手实践,亲自去经历加热食物的过程。希望学生在该活动中,一方面能观察生、熟鸡肉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能关注鸡肉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该活动要用到酒精灯等实验材料,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学情分析】生食和熟食早已成为学生们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用方法,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只不过他们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思考。而且,通过前期的科

3、学课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观察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特点以及鸡肉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为了保证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科学探究目标1.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能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细节变化。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不同特征,并用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观察比较活

4、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对于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教学难点:通过细致观察,能用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由生到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细节。【教学准备】分组材料: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刚煮熟不久)各一个、小刀、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湿毛巾、记录单。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含视频吃烧烤有什么危害)【教学过程】一、聚焦:讲述揭题。(预设1分钟)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

5、样合理食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吧!(PPT1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二、探索: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预设3分钟)1.讲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食物哪些可以生吃?哪些必须烧熟了吃?出示PPT2(指名说后,ppt显示生吃和熟吃的分类结果,其中黄瓜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指出它既可生吃也可熟吃)2.引导讨论:生吃和熟吃食物,各有什么好处?(指名说)结合PPT3进行小结:熟吃味道好,容易消化,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更有利于健康。生吃可减少营养的损失。过渡:确实,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那么,食物由生到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分组研究吧。三、研讨:食

6、物从生到熟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31分钟)(一)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材料准备:生、熟马铃薯(刚煮熟)各一个,小刀、牙签、观察记录单1.指导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讲述:同学们请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生的马铃薯和一个熟的马铃薯,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PPT4中的记录表请同学们根据记录表的提示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观察时需要用小刀,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要用尝的方法观察,请注意卫生。(注: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卫生,就不要安排品尝活动。)观察方法特征 生的马铃薯 熟的马铃薯看颜色捏软硬闻气味剥是否易被剥皮尝味道切开看 水分2.组织学生分组观察。3.交流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观察结果,师及时点评。4.

7、师结合PPT5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结提问:通过比较发现,马铃薯从生到熟,在颜色、软硬、气味、味道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熟马铃薯比生马铃薯更软、更香、更易被剥皮、也更好吃。那么,烧熟后的马铃薯,营养会变化吗?(指名说)5.讲述:出示PPT6其实,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6.阅读补充资料:发芽的马铃薯能不能吃?讲述:同学们,老师前几天买来的一些马铃薯发芽了,这发芽的马铃薯还能不能吃呢?(指名说后,引导学生阅读PPT7中的小资料。)过渡:同学们,食物的生熟变化不仅在植物类食物中存在,在动物类食物中也非常明显。下面我们来观察比较生、熟鸡肉。(二)

8、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材料准备: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湿毛巾、观察记录单1.实验装置的使用指导。讲述:老师已经为各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分组材料,重点强调酒精灯的使用)。2.提问: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呢?指名说后,师结合PPT8小结观察步骤和方法:(1)先取一片生鸡肉放实验盘中进行观察记录;(2)预测鸡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3)用清水加热鸡肉,认真观察鸡肉从生到熟的细节变化。(注:水量一定要少、鸡肉块要小,否则将导致实验时间过长。)(4)待鸡肉煮熟后,用镊子取出,观察比较生、熟鸡肉的不同。3.讲述:同学们,这是

9、生、熟鸡肉的观察记录表出示PPT9,对于记录表,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观察方法特征 生鸡肉熟鸡肉看体积颜色摸、撕软硬等闻气味撕开看里面血水脂肪4.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5.结合记录表交流汇报。(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6.讲述:看来,熟鸡肉与生鸡肉确实有很大不同。现在,你知道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了吗?(指名说,师适时出示PPT10中的小资料:动物类食物中可能存在多种寄生虫。)(预设:生吃鸡肉不容易消化,特别是动物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热后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生吃鸡肉味道不好,还有腥味;生吃鸡肉有细菌和虫卵;烧熟后的鸡肉比

10、较松软,有助于消化,有香味,而且细菌和虫卵都被杀死了。)(三)小结交流: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1.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有的食物必须煮熟了才能吃,而有的食物则可以生熟两吃,那这些食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指多名学生说)(预设:瓜果类、一部分蔬菜适合生吃;肉类、海鲜类、豆类、谷物类、大部分蔬菜等适合出吃。)2.师结合PPT11小结生吃和熟吃食物的优势与不足,并适时板书:瓜果类 、少部分蔬菜,保留更多营养;肉类、海鲜等,杀灭细菌、更易消化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四、拓展:怎样吃才更健康?(3分钟)1.提问:那你知道人们把食物

11、烧熟的方法有哪些呢?(借助PPT12中各种烹饪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煮、蒸、炒、炸、炖、烤”等方法。)2.讲述:把食物烧熟的方法可真多,不过,为了更健康的饮食,我们要少吃炸和烤的食物,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吃烧烤有什么危害”(师点击播放PPT13中的视频)。过渡:同学们,都说病从口入,选择合理的食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完成几题小练习。四、完成作业及点评(2分钟)【板书设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生吃 生熟两吃 熟吃瓜果类 、少部分蔬菜 肉类、海鲜等保留更多营养 杀灭细菌、更易消化 【活动记录表使用说明】教学设计中分别设计了“生、熟马铃薯观察记录表”和“生、熟鸡肉的观察记录表”,对于记录表中提供的各种观察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增补或删减。“尝”的方法,教师要慎重选择,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卫生,就不要安排品尝活动。【作业设计】一、判断题:1.高温加热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蛋白质和脂肪加热后,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3.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所含的营养是完全相同的。( X )二、多选题:1.食物烧熟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ABD )。 A.变松软 B.味道更好 C.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D.营养会有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