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31896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陕西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 在物理学中经常用物理量的变化量D,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示物理量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D表示路程,不变则物体匀速运动B. 如果D表示速度,不变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如果D表示动量,不变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D. 如果D表示动能,不变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2. 关于原子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变短B. 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 NP发生衰变说明NP原子核内有电子D. 轻核聚变为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放出能量,

2、新核的比结合能变大3.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A.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B. 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C.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D. 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4. 如图甲中L1、L2是规格为“6V,3W”的灯泡,a、b端接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调节电阻箱R为某一值时恰好能使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则()A.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B. 流过电阻箱的电流为1AC. 电压表示数为12VD. 若减小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灯L2变亮5.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电小球,质量相等,A

3、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A、B球用绝缘细线相连,两细线长度相等,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B球恰好处于O点正下方,OA和AB绳中拉力大小分别为TOA和TAB。则()A. 两球的带电量相等B. TOA=2TABC. 增大场强,B球上移,仍在O点正下方D. 增大场强,B球左移,在O点正下方的左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6. 如图所示,圆为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等势线,圆关于x轴对称,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a、b,x轴上另有c、d点,各点间的距离为ac=cd,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电场强度比c点电场强度大B. b点的电势比c点电势高C. 各点间的电势差满足Ud

4、cUcbD.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电势能低7. 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匀减速上滑了2 m距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8,重力加速度取10,此过程中()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40J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12JC.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32JD. 系统内能增加12J8. 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d,其左端用导线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的导体杆MN垂直于导轨放置,已知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光滑,电阻不计。给杆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则杆减速到零的过程中(

5、)A. 杆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 M、N两点间的最大电势差为Bdv0C. 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v02D. 杆沿导轨运动的最大位移为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零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 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D.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依然同时存在,且分子力表现为斥力E. 浸润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10. 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和B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的距离分别为1m和5m。图乙是波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可沿图甲中x轴传播。已知、t=5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

6、向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B. 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C. 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D. t=11.5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E. 若将波源移至x=3m处,则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 为探究质量一定情况下加速度a与外力F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质量改变滑块的牵引力,通过力传感器读出绳中拉力F;利用位移传感器测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在轨道水平情况下实验得到的a-F图象如图(b)所示。(1)为减小摩擦的影响应适当垫高木板的_(填“左端”或“右

7、端”)(2)由图可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kg,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因数为_(g取10m/s2)12. 某同学要测定电阻约为200的某圆柱形金属材料Rx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6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约为100)电流表(量程0-600A,内阻为2000)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额定电流1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额定电流1A)开关S、导线若干(1)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该金属材料截面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则直径为D=_mm,再用游标卡尺测出该金属材料的长度,示数如图2所示,则长度为L=_cm。(2)将电流表与电

8、阻箱串联,改装成一个量程为6.0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3)在如图3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注意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4)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得多组电流表、的示数I1、I2,作出I2-I1象,如图4所示,求得图象的斜率为k=0.0205,则该金属材料的电阻Rx=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金属材料电阻率的测量值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真实值。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3. 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B的左端,物体在A的上方O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C(可视为质点),线长L=0.8m,小车长0.8m。现将小球C拉至

9、水平无初速度释放,并在最低点与物体A发生水平正碰,碰撞后小球C反弹的速度为2m/s。已知A、B、C的质量分别为mA=4kg,mB=2kg和mC=2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A、C碰撞时间极短,且只碰一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细线对小球的最大拉力大小;(2)物体A能否滑离小车,A在小车上相对运动的时间14.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第一象限内存在沿y轴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的(0、L)点沿平行x轴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粒子从x轴上的(2L、0)点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1)电场

10、强度的大小;(2)为使粒子能回到电场中运动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的最小值;(3)在对应(2)的条件下,粒子第n次到达电场中的最高点的水平坐标值及经历的时间。15. 如图所示,内部带有加热装置的绝热气缸质量为M,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用绳将活塞和气缸竖直悬挂在空中,气缸顶部有卡环,气缸内部长为2L,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开始气体温度为300K,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1.5L,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为R,启动后电流为I,气体缓慢升温,经时间t气体温度变为450K,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的厚度不计。求: (1)当温度升高到360K时活塞到缸底的距离.(2)气体温度由300K升高到450K的过程

11、中内能的增加量。16. 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外径是内径的2倍,其过球心的某截面(纸面内)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纸面内)从外球面上A点入射,入射角为45时,光束经折射后恰好与内球面相切。(i)求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ii)欲使光束从A点入射后,恰好在内球面上发生全反射,则应将入射角变为多少度?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路程,则表示速率,速率不变,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变化,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则表示加速度,恒定不变时,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只能说明质点做匀变速运动,但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若D表

12、示某质点的动量,由动量定理得F合t=P,知=F合,所以越大,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越大,故C正确。D、若D表示某质点的动能,D表示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能定理可知D=W合,则=,表示所受合外力做功的功率,越大,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做功越快,而不是越多,故D错误。故选:C。根据题中各项中给出的D的意义进行分析,分析其变化率对应的意义即可答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当D表示不同的量时,明确出其变化率所表示的物理量,再根据条件判断是否变化即可求解。涉及动量变化量时可考虑动量定理。涉及动能变化量时可考虑动能定理。2.【答案】D【解析】解:A、原子核的半衰期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B、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

13、增大照射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故B错误;C、发生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放出了一个电子,并不能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故C错误;D、轻核聚变为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放出能量,把新核拆分为核子需要的能量变大,故新核的比结合能变大,原子核更稳定,故D正确;故选:D。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光;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轻核聚变反应后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大,核子将发生质量亏损,释放结合能。该题考查半衰期、光电效应的规律以及衰变、聚变等内容,涉

14、及的知识点都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的内容,比较简单,多加积累即可。3.【答案】D【解析】解:AB、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减去向心力,因为T变大,向心力变小,故重力变大,即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大,由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v=,可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大,故AB错误。C、地球同步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得,由此可知,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即同步卫星的周期T增大,轨道半径r增大,距地面的高度变大,故C错误。D、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r变大,卫星的线速度变小,故D正确。故选:D。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

15、心力,据此分析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对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影响。本题考查向心力公式及同步卫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4.【答案】C【解析】【分析】 由三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可求得原副线圈的电压,求得匝数之比,由图象中的周期求得频率,各表的示数为有效值。考查变压器的基本内容,明确电流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电表的示数为有效值。【解答】解:A、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U2=6V,U1=U-U2=-6V=12V,则匝数之比为2:1,故A错误;B、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每个灯泡的电流为:I1 A=0.5A,根据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与匝数成反比得副线圈中电流为:I2=2I1=1A,则电阻箱中电流为:IR=I2-I1=1-0.5A=0.5A,故B错误;C、电压表示数为:U1=12V,故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