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31887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 人类在研究光、原子结构及核能利用等方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关原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最先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能说明光子具有粒子性,且前者可说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除证明光子具有能量,还可证明光子具有动量C.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产生的射线本质是高速电子流,因核内没有电子,所以射线是核外电子逸出原子形成的D. 一个铍核(Be)和一个粒子反应后生成一个碳核,并放出一个中子

2、和能量,核反应方程为Be+HeC+n2.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年底发射,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若“嫦娥五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I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五号”在该轨道上某点采取措施,使卫星降至椭圆轨道上,如图所示。若近月点接近月球表面,而H等于月球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嫦娥五号”在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A. B. C. D. 3. 某同学用斜向下的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保持推力大小不变,将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此过程中物块始终未动,则此过程中地面对物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3、()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增小后增大4. 如图所示,两条间距L=0.50m、平行光滑U形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30,导轨的底部接一阻值R=2.0的电阻,其中CM=PD=4.5m,导轨及其他部分电阻不计。一根质量m=0.2kg、电阻r=1.0的导体棒置于导轨的底端,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0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对导体棒施加平行于导轨向上的拉力F,使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平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A. 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2.0CB. 拉力F和磁场对导体棒的安培力做的总功等于导体棒的机械能的

4、增加量C. 拉力F做的功等于导体棒增加的机械能与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之和D. 拉力F先增大后保持不变5. 如图所示,虚线半圆弧为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B,图中实线上与圆弧上相距最远的两点C、D间的距离大于圆弧的半径,由此可以判断()A. A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低B. 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增大C. 从A点到C点,静电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D. 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6.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3:1,且分别接有电

5、阻R1和R2,交流电源电压为U,已知两电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3:1B. 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1:3C. 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3D. R2两端的电压为7. A、B两小车在t0=0时刻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x轴且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B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1=1s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根据图象可知()A. A车运动的初速度为2m/sB. A车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C. B车运动的速度为4m/sD. t2=4s时两车相距9m8.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

6、平面内,一根均匀的橡皮筋跨过光滑的固定钉子P,一端固定在O1点,另一端跟一可视为质点且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橡皮筋的原长等于O1P,受到的弹力跟伸长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先让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位置O2点,O2P垂直于斜面且O2P=L0,然后释放物体,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斜面倾角为53且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橡皮筋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变力F=kx(方向不变)在x位移内的平均值为=,且sin53=0.8,cos53=0.6则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B. 物体沿斜面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C.

7、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D. 物体距离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外界对封闭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可能降低D.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不可能使之完全变成功E. 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10. 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质点O开始向上运动,t=0.2s时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O点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横波的速度为5m/sB. t=0.5s时质点A沿x移动

8、1.5mC. 质点B开始运动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D. B点的起振方向向上E. 当质点B第一次到波峰时,质点A运动的路程为30cm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作“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实验时,测出光电门1、2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A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B实验时要调整气垫导轨水平,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释放滑块,如果滑块_,则表示气垫导轨已调整至水平状态;C挂上

9、钩码后,接通气源,再放开滑块,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和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_D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滑块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动能变化量Ek和加速度a(2)若利用前面所测得的数据,可求得钩码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_12.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只用一个理想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同时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路中R为电阻箱(09.9)。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先将电阻箱调到阻值较大位置,保持开关K1断开、K2闭合,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多组合适的R、U值;依据R、U值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断开

10、K2、闭合K1,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V则根据图乙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为_V,电源的内阻为_,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为_(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2)如果考虑电压表阻值的影响,则电动势的测量值_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_真实值(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足够长、质量为m的木板,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开始时,木块3静止在长木板上的某一位置,木块1、2分别以初速度v0、5v0同时从长木板的左端和右端滑上长木板,最后所有的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三个木块均不会发生相互碰

11、撞,求:(1)木块1相对长木板发生的位移;(2)木块2相对长木板发生的位移。1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0xL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xL的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的分界线跟x轴相交于P点。带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分别以沿x轴正方向的不同初速度从原点O先后进入电场,两粒子从电场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分界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同时返回电场,而电场也同时反向(大小不变),两粒子在反向的电场中运动后又都回到出发点。已知两粒子的重力及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忽略不计,求:(1)正、负粒子离开电场时偏转的距离之比y1:y2和正、负

1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大小之比r1:r2;(2)正、负粒子的比荷之比及正、负粒子从坐标原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之比v01:v02;(3)若正粒子从原点进入电场的初速度为v0、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则两粒子从坐标原点先后进入电场的时间差是多少?15. 近年来我们国家倡导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环保,作为一名公民也要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少开车多骑自行车。一般设计自行车内胎的压强不能高于1.8atm,否则易爆胎,另外自行车长时间骑行,会使内胎温度比外界高5,所以夏天充气压强要低点。一辆自行车内胎压强降到1.1atm,在27的室温下用200mL的微型打气筒给内胎充气,外界大气压强视为1.0atm,内胎

13、容积3000mL,充气过程视为温度不变、内胎容积不变,则将内胎气压充到1.5atm,需要用微型打气筒打多少次?在室温下充气到1.75atm,能在外界40高温下长时间骑行吗?16. 如图所示,a、b是两条相距为L不同颜色的平行光线,沿与玻璃砖上表面成30角入射,已知玻璃砖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为,玻璃砖的厚度为h,不考虑折射光线在玻璃砖下表面的反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单色光a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当玻璃砖厚度h与两光线距离L满足时,玻璃砖下面只有一条光线,求单色光b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汤姆孙最早发现电子;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子具能量和动量;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来自

14、原子核内部中子的衰变;该核反应方程必须满足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核式结构、衰、核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对于原子物理部分知识很多是属于记忆部分的,因此需要注意平时的记忆与积累。【解答】A.最先发现电子的不是卢瑟福,是汤姆孙,故A错误;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故B正确;C.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来自原子核内部中子的衰变,故C错误;D.该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不守恒,正确核反应为,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解:在轨道上,r1=R+H=2R,在轨道上,半长轴为a=,根据

15、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解得:T1=,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先求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然后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解题。本题考查了开普勒第三定律。关键点:熟记开普勒第三定律。3.【答案】A【解析】解:由于物块始终未动,因此物块受到的推力F、重力mg、地面对它的作用力F的合力为零,由图解法可知,随着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F在逐渐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物块受到的推力F、重力mg、地面对它的作用力F的合力为零,由图解法可求解。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把握合力为零,通过图解法可直观的得到结论。4.【答案】B【解析】解:A、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t=t=t=,代入数据解得:q=1.5C,故A错误;B、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拉力F和安培力做的总功等于导体棒的机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C、由能量守恒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