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31861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 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30 0 分 1 如图 两小球 P Q 分别从 O A 两点水平抛出 图 中画出了两个小球的运动轨迹 它们在空中某一点 相遇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 P 先抛出 B 球 Q 先抛出 C 球 Q 的初速度大 D 球 P 的初速度大 2 用如图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 用某种频 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 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b 照射光电管阴极 K 时 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光的波长

2、大于 b 光的波长 B 只增加 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 G 的电流增大 C 延长 b 光照射的时间 可使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偏转 D 将滑动变阻器的指针 P 向右滑动 电流计 G 的读数将一直增大 3 a b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 运动的位置 时间 图象如图 分析图象可知 A b 物体做曲线运动 a 物体做直线运动 B 1时刻 a b 物体速度相同 C 2时刻 a 物体与 b 物体迎面相遇 D 1 2时间内 b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 a 物体的平均速度 第 2 页 共 16 页 4 国庆阅兵时 我国的 飞豹 1 型歼击轰炸机在天安门上空沿水平方向自东向 西呼啸而过 该机的翼展为12 7 北

3、京地区地磁场的竖直分量为4 6 10 5 该 机飞过天安门的速度为272 已知北京位于北半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机两翼尖间的电势差为0 16 左端电势高 B 该机两翼尖间的电势差为0 016 左端电势高 C 该机两翼尖间的电势差为0 16 右端电势高 D 该机两翼尖间的电势差为0 016 右端电势高 5 质量为 M 的木块固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一颗质量为 m 的子弹以初速度 0水平射 入木块 射出时速度大小为 0 3 若木块不固定 相同的子弹仍以速度 0水平射入木 块 若子弹能穿出木块 子弹与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保持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8 B 子弹穿出木块时速度大小为 0 3

4、 C 木块不固定时 系统产生的热量大些 D 不管木块是否固定 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二 多选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27 0 分 6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 道卫星组成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指轨道半径介于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之间的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指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夹角的卫星 周期与静止轨 道卫星相同 均为 24 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地球轨道卫星可以长期 悬停 在重庆上空 B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周期大于 24 小时 C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上某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 相同质量的卫星 在倾斜地球同步

5、轨道的机械能大于在中圆地球轨道时的机械 能 7 如图 在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 R 的圆 场强方向与圆所 在平面平行 场强大小为 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 的带正 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 0沿各个方向从 A 点进入圆形区 域 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 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 粒子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2 0 已知C点电势是圆形区域电 势最低点 图中 O 是圆心 AB 是直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方向沿 OC 方向B 电场强度大小为 3 20 4 C 从 B 点离开的粒子速度最大D 从 C 点离开的粒子速度为 22 2 0 第 3 页 共 16 页 8 核聚变反应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 为把高温条

6、件下 高速运动的离子约束在小范围内 通常采用磁约束的 方法 托卡马克装置 如图 环状匀强磁场围成中空区 域 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都不会穿出磁场的外边缘而 被约束在该区域内 若环状磁场的内半径为 1 外半径 为 2 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中空区域内带电粒子具 有各个方向的速度 不计粒子重力及相互作用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沿圆环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 保证不会穿越磁场 粒子的最大半径为 22 21 2 2 B 粒子沿内圆的切向方向射入磁场 保证不会穿越磁场 粒子的最大半径为 2 1 2 C 若已知磁感应强度为 B 保证所有粒子不会穿越磁场 则粒子运动的最大速度 为 2 1 2 D 若已知粒子速度为

7、 v 保证所有粒子不会穿越磁场 则磁感应强度最小值为 2 2 1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晶体敲碎后 将可能变成非晶体 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 从微观角度来看 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以及分子的密集程度 有关 D 气体若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E 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 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的缘故 10 如图 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 在玻 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 经折射后射出 a b 两束光线 则 A 在玻璃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

8、C 先后照射某金属 光强较强的 b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 光强较弱的 a 光照 射时不能逸出光电子 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角 逐渐变大 则折射光线 a 首先消失 E 分别用 a 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b 干涉条纹间距 三 实验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5 0 分 第 4 页 共 16 页 11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1 该实验小组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 利用打点频率为 50Hz 的打点计时器 得到的 其中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则在该次实验 中 打下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9、为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 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2 根据上面计算可得小车加速度过大 说明本实验中存在的重要不足之处是 12 如图甲为一黑箱装置 盒内有电源 电阻等元件 a b 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1 为了探测黑箱 小明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 A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 a b 间的电阻 B 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 a b 间的输出电压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哪项不妥 填序号 理由是 2 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 b 是电源的两极 小明想测定这个等 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 此电路同时能测出电阻 0 的阻值 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 记录了三个电表

10、的一系列示 数 如下面两个表格所示 表格一 电压表示数 2 001 510 000 50 电流表示数 0 100 200 300 40 表格二 电压表示数 2 111 711 300 89 电流表示数 0 100 200 300 40 第 5 页 共 16 页 在图丙所示坐标纸中已经作出电源的 图象 请在图丙中作出 R0 的 图象 根据作出的图象可以求出定值电阻 0 电源电动势 V 内 电阻 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 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 0值 实际 值 测得的电源电动势 E 的值 实际值 内阻 r 的测量值 实际值 均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四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11、52 0 分 13 在如图甲的电路中 螺线管匝数 1000匝 横截面积 25 2 螺线管导线电 阻 1 0 1 4 0 2 5 0 30 在一段时间内 穿过螺线管的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 B 按如图乙的规律变化 1 先闭合 S 当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 求电阻 1的电功率 2 再断开 S 求此后流经 2的电量 14 如图甲 绝缘轨道 MNPQ 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其中 MN 段水平 PQ 段竖直 NP 段为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 圆心为 O 半径为 a 轨道最左端 M 点处静置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0 的物块 A 直线 右侧有方向水平向右的电场 图中未画出 场强 在包含圆弧轨道 NP 的 区域有方向垂直纸

12、面向外的匀强 磁场 在轨道 M 端左侧有一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且可发射 炮弹 的电磁炮模型 其结构图如图乙所示 电磁炮由两条等长的平行光滑导轨 与电源和开关 S 串 联 电源的电动势为 0 内阻为 r 导轨 相距为 d 电阻忽略不计 炮弹 是一质量为 m 电阻为 R 的不带电导体块 C C 刚好与 紧密接触 距离两导 轨右端为 l C 的底面与轨道 MN 在同一水平面上 整个电磁炮处于均匀磁场中 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考虑 C 在导轨内 运动时的电磁感应现象 A C 可视为质点 并设 A 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一直未 变 第 6 页 共 16 页 1 求 C

13、 与 A 碰撞前的速度 0的大小 2 设 A C 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若碰后 A 恰能到达 P 点 求 A 与轨道 MN 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 3 设碰后 A 恰能到达 P 点 若要求 A 从 P 点返回时始终不离开圆弧轨道 求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应满足的条件 15 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个简易气温计 在一个空葡萄酒瓶中插 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水银柱 接口处用蜡密封 将酒瓶水平放置 如图 已知该葡萄酒瓶的容积为 500cm3 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 为1 2 瓶口外的有效长度为 50cm 当气温为7 时 水银柱刚好处在瓶口位置 求该气温计能测量的

14、最高气温 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 密封气体从外界 吸收了7 2 热量 问 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已知大 气压为1 105 16 如图 介质中 x 轴上有两个波源 1和 2 P 是 1 2的中点 x 轴上的 a 点与 P 点相 距 3 两波源分别沿 y 轴正 负方向同时开始振动 产生的简谐横波沿 x 轴 相向传播 频率相等 波速相等 振幅均为 A 波长满足1 8 故 A 正确 B 子弹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还有一部分转化为木块的动能 所以子弹穿 出木块时速度大小小于 0 3 故 B 错误 C 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 木块固定与不固

15、定时 系统产生的热量 相等 均为 fL 故 C 错误 D 木块不固定时 子弹相对于地的位移较大 克服摩擦力做功较多 则子弹机械能损 失较大 故 D 错误 故选 A 木块固定时 子弹射穿木块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内能 木块不固定时 子弹 射入木块 系统动量守恒 假设子弹恰好不能穿出 则最后有共同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 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别列式 结合两种情况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求 M 与 m 的 关系 本题关键是对子弹射穿木块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和功能关系列出方程 要抓住两种情况下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然后对结果进行讨论 6 答案 CD 第 10 页 共 16 页 解析 解 A 静止地球轨道

16、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正上方 不能 悬停 在重庆上空 故 A 错误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 4 2 2 得 2 3 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周期小于同步卫星运行 周期 24 小时 故 B 错误 C 根据 2 得 2 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 速度 地球赤道上物体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等 由 2 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 度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所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 上某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故 C 正确 D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 根据变轨原 理 知质量相等时 轨道半径越大 机械能越大 则相同质量的卫星 在倾斜地球同步 轨道的机械能大于在中圆地球轨道时的机械能 故 D 正确 故选 CD 静止地球轨道卫星不能 悬停 在重庆上空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 可知卫星 的轨道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线速度越小 周期越大 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 球是静止的 由此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基本思路 通过列式分析速度 加速度 和周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