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652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桦甸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201809190314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桦甸八中桦甸八中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 8 8 月月考历史试题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 1 训约十四条 记载 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 以伦理为纪纲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妇和顺 一家雍睦 和睦 端由于此 循规蹈矩 宗族称孝 乡党称弟 悌 据此 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2 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 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 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 明税轻 暗税重 横征杂派无底洞 的弊病 这一弊病根源于 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 B

2、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 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 3 王亚南在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说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 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 权力 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 图谋人民的利益 反而是在 国家的 或 国民的 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 奴役人民 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他认为官僚政治 的本质是 A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 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 打着 国民幸福 旗号的特权政治 D 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4 东汉光武帝设立 举谣言 制 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 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 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 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 谣言

3、 而黜陟的官吏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5 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 概括得较为准 确的是 A 倾覆与再建 辉煌与成熟 经世与玄思 B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鼎盛与革新 C 创新与再造 传承与新变 集成与转型 D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经世与玄思 2 6 夫农 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 莫重焉 一夫之力 所耕百亩 养生送死 与夫出 赋税 给公上者 皆取具焉 材料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 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

4、源 D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7 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有学者认为 从秦到清依次经历郡政阶段 州政阶段 省政阶段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 其中的 州 政阶段 主要是指 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8 如以北宋初期太宗 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 到两宋之交的宋徽宗时 作为农产品代 表的米价格上涨约 11 倍 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 2 倍 这种差异容易导致 A 纸币贬值加速 B 农民税负加重 C 土地兼并严重 D 自然经济解体 9 明末清初 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 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 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 开

5、发 其影响是 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10 唐代法律规定 凡官员有数 而署置过者有罚 不应置而置 一人杖一百 三人 加一等 十人徒二年 这说明唐代 A 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 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 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11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 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 从不留 片稿于家中 很少结交外官 从政多年 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

6、专制的工具 12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中指出 这场战争 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 是他 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 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 一 块界碑 的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开始萌发了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3 有学者认为 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 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 方国家主权的

7、观念之间的不相容 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 突 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这段话 A 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 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 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 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14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 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 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 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15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 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民人 概不准 在界

8、内居住 从这份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 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 B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列强取得划分 势力范围 的特权 D 列强取得了设立 使馆界 的特权 16 1858 年中美 天津条约 规定 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 应照平行之 礼 用 照会 字样 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 亦用 照会 字样 这一规定 A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17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 危机中的变革 一书中指出 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 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

9、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 中国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 D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18 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国 2014 年又是甲午年 日本右翼期盼 甲午神奇 能出 现 1895 年 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 马关条约 西方政界议论纷纷 下列西方政 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美国 中国 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 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法国 伙计 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德国 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 4 北京了 A B C D 19 纽约时报 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 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 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 共 5 个月的时间

10、内 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 500 余篇 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 索 武汉三镇 北京 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38 50 和 25 篇 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0 孙中山说 政是众人之事 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便叫做政权 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便叫做治权 所以政治之中 包含有两个力量 一个是管 理政府的力量 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 政权 思想的是 A 成立同盟会 B 建立湖北军政府 C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D 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 张太雷在 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 中说 在

11、五四运动之后 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 攻击几乎完全停顿 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 局限于政治斗争了 这反映 A 思想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B 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 C 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 新文化运动已经走向终结 22 梭伦改革后 雅典一 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 职 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 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可以参加陪审法庭 这反映了 A 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 B 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 C 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 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23 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首相希思

12、认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 在这种情 况下 英国不能 听任自己陷于孤立 否则 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 这主要说明了 A 西欧一体化成效凸显 B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C 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 D 马歇尔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 24 有学者认为 新冷战 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 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 势力范围而 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 对抗和对峙的局势 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 新冷战 局势最 终确立的一个标志 据此可推知 新冷战 A 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B 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5 C 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D 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道

13、题 道题 2525 题题 1515 分分 2626 题题 1515 分分 2727 题题 1212 分分 2828 题题 1010 分 分 25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 对大臣擅权 武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 所谓 以重典驭 臣下 明律简于唐律 严于宋律 又在明律之外 把案例编为 大诰 颁给各级学校作为 必读教材 以后又编了 大诰续编 大诰三编 其序言说 诸司敢不急公务而务私者 必穷搜其原 而置之重典 所载都是惩治贪官污吏 地方豪强的重大刑事案件 其中凌迟 斩首 族诛的有几千条 弃市以下万余条 大都出于朱元璋亲自裁定 针对元季官吏贪冒 徇私灭公 他下决心严惩贪污 说 此弊

14、不革 欲成善政 终不可得 于洪武二十五年编 醒 贪简要录 颁行天下 官吏贪 脏六十两以上即枭首示众 再处以剥皮之刑 据樊树志 国史概要 材料二 工业革命把英国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的同时 也让它遭受了严重泛滥的政治腐败 1872 年 议会两次通过议案宣称贿买和威胁选民均属刑事犯罪 并于当年通过了 秘密投票 法案 1883 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法律 亦即被称为 阳光 法案 的 净化选举 防止腐败法 该法令规定了议会中议员选举费用的限额和对选举舞弊 的刑罚 并规定如果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差距 就必须作出解释和说明 如 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 就会被认定为灰色收入

15、进而被治罪 该法案建立起的财产申报 制度后来被许多国家所学习 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并且还拓宽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 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 据唐朗诗等 英国腐败治理经验 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 1 根据材料一 二 比较明代整顿吏治和近代英国反腐举措的异同 指出其反腐举措出现 差异的政治根源 8 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近代英国反腐的重要领域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其反腐举措的重要影 响 7 分 2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中华民族复兴 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 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 是中国人为世 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16、 现代 民族 观念逐渐引入 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 1917 年李 6 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 民族复兴 的思想 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孙中 山在 新三民主义 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 不准弱小民族复兴 的观念 九一八 事 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 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 民国时期 中华民族复兴 观念之历史考察 等 材料二 中国梦 是百年来的 现代化 梦想 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 财富 名誉 地位 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 大国梦 强国梦 每一个中国 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 结合在一起 在实现 中 国梦 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 提到 中国梦 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 美国梦 美 国梦的核心观念是 只要努力 一切皆有可能 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 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 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人人都有信仰的 自由 据程美东 张学成 当前 中国梦 研究评述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 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