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553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吕叔湘中学吕叔湘中学 20182018 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高一语文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代戏曲的语言很有特色 鉴赏时要注意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进行 窦娥冤 被誉为世界悲剧的 千古绝唱 被认为是悲剧抒情艺术的 戏剧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因此鉴赏它 要理解戏剧语言的语意 更要体会其情味 A 品味 典型 不是 B 品味 典范 不仅 C 品位 典范 不是 D 品位 典型 不仅 答案 B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 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 然后分析句意找到 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 此题注意 品位 指档次 格调 品

2、味 是体会 鉴赏的意思 根据句意 应选 品味 即可排除 C D 两项 第三句是表示递进关 系的 要选择 不仅 因此答案选 B 2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和警示教育 加深了我对法制观念重要性的认识 促使我对过错进行反 省 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事不能冲动 B 未来几年 国家将切实加大生态补偿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 加快出台生态补偿政策法 规 提升全社会生态补偿意识 C 中文版舞台剧 战马 的演出成功 关键在于表演能否进入事物的细节深处 挖掘其中的 文化含量 把握其中与人心人情的契合 D 此次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访港 引起香港舆论的热烈反响 电视台直播示范表演及文艺汇 演等主

3、要活动 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答案 D 解析 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 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 别选项 其余的 要仔细阅读 划分句子成分 先提取句子的主干 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 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 成分是否残缺 结构是否混乱 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 细细推敲 A 项 成分残缺 整个句子缺少主 2 语 应删去 通过 B 项 搭配不当 提升 意识 改为 增强 意识 C 项 不合 逻辑 演出成功 关键在于表演能否进入 两面对一面 删去 否 故选 D 项 3 下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

4、无边的毡毯 一直铺展到天边 B 二孩时代到来 让 0 3 岁的幼托需求不断增长 曾经没人想办的托儿所成了一块肥肉 都 想来插一脚 C 共享单车很好用 但耐不住一夜泛滥 像蝗虫一样占领街道 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多 不便 D 教育关系到孩子们的前途 为了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学业焦虑 已经普遍成为家长们 的不良社会心态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考查的是比喻修辞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 就是根据 联想 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 用浅显 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难理解的事物 A 项 将 植被 比作 毡毯 B 项 将 托儿所 比作 肥肉 C 项 将 共享单车 比 作 蝗虫 D 项

5、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停止说话 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迤逦行来 已到水边 水已成冰 但也有浅淡的光 照在框外的冰上 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冰中透出枝枝荷梗 枯梗上漾着绮辉 岸边几株枯树 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框外娇红的西山 这时却全呈黛青色 鲜嫩润泽 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 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远山凹处 红日正沉 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由 水已成冰 可知 下句应为 排除 CD 项 桔梗上漾着绮辉 绮辉 二字暗示后面应为写红日之光 接 排除 A 项 3 写 画框 按照逻辑顺序

6、应相连 中 这时却全呈黛青色 与 中 似与这黄昏全不相 干 相连也合情理 因此可得出顺序为 B 项 5 下面有关 红楼梦 的评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 通过对 贾 史 王 薛 四大家族盛衰的描写 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反 映政治礼教 社会生活 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等等层面 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B 王熙凤是个精明能干 惯用权术的人 贾母介绍她叫 凤辣子 这种戏谑的称谓 既表 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也概括了她的性格特征 C 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 但非常聪明能干 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 海棠诗社 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 D 大观园中的怡红院 一带粉垣 数盈修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黛玉即住在

7、这里 黛玉 爱竹 竹的外形 竹的神韵 无一不与黛玉交融 叠印 成了黛玉绝妙的象征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情况 考生对江苏高考的必考篇目要熟悉 明确每部名著的 主要内容 故事情节 文章的主旨 分清小说的人物及其相关事件 把握其性格命运 了解 名著的各种写作手法 D 项 大观园中的怡红院 黛玉即住在这里 分析有误 黛玉住的 是 潇湘馆 故选 D 项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情况 高考名著面广量大 考生要坚持看完 看透 阅读时 要作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结合作品相关内容 对人物形象 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 表 现手法等进行理解 分析 全面把握内容 力求吃透所读小说的内容 读完后能

8、对作品进行 评价 答题时要全面审题 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 文言文阅读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 故略上报 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复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 尤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以为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 之于有司 不为侵官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辟邪 4 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

9、夫多 以不恤田事 同俗 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 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 度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未能助上大有为 以膏泽斯民 则某知罪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 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6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着彰 洪亮 B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以 为耻 C 纵一韦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纵然 D 以膏泽斯民 则某知罪也 施人恩惠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盘庚之迁

10、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 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8 下列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 作者举了 盘庚西迁 的史实 结尾又连用两个假设复句 措辞委 婉而坚决 B 文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怨恨 诽谤的原因 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 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C 文段最后一句 则非某之所敢知 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态度 D 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 9 翻译下列句子 1 辟邪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3 蚓无爪牙

11、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答案 6 C 7 D 8 D 9 1 抨击不正确的言论 排斥了巧辩的小人 不能说是拒谏 2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岛上捕鱼砍柴 把鱼虾当做伴侣 把麋鹿当做朋友 5 3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强健的筋骨 却能向上吃到泥土 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 水 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解析 6 题详解 该题考查文言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 章内容 弄清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 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积累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 言虚词大多是多义的

12、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C 项 纵 是放任 听凭的意思 不是纵然的意思 故选 C 项 7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此题考查对文言 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弄清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意和 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虚词大多是多义 的 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平 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A 项 之 前一个是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 译 后一个是动词 到 B 项 度 前一个是名词 计划 后一个是动

13、词 考虑 C 项 以 介词 用 后一个是表目的连词 D 项 事 都是名词 事情 故选 D 项 8 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 容的题型 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然后根据选项 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分析选项是否 概括全面 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 信息错位 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 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 即能 发现问题 D 项 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 分析有误 无由会 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意思是没有机会 与您 见面 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表达的是仰

14、慕 之情 故选 D 项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 整体把握大意 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 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 比如活用 通假 特殊句式等 该题第一句中 辟 抨击 难 排斥 壬人 巧辩的小人 第二句中 渔樵 捕鱼砍柴 渔樵于江渚之上 状语后置句 于江渚之上渔樵 侣 名词作动词 意动用法 6 以 为伴侣 朋 名词作动词 意思用法 以 为朋友 第三句中 蚓无爪牙之利 筋 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蚓无利爪牙 强筋骨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上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上 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下 用 因为 一 专一 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 要

15、用 心翻译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点睛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 留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以及古代的人 名 地名 物名 书名 官名 国号 年号 度量衡单位 古代专有名词等 翻译时可保留 不变 2 补 补出省略成分 3 删 删去不译的词语 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 只表语气 停顿 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 都可略去 4 换 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 词汇 5 调 调整倒装句句序 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 方法 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 解词 串意 顺句 注 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 意译即译 出大意即可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遇到比喻 借

16、代 引申 直译不通时 用 意译 10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 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 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 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 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 刘黻 南宋爱国诗人 屡遭贬斥 国都陷落 毅然奔赴国难 为国献身 1 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 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 赏析第三联的艺术手法 3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残柳 老荷 2 第三联 动静结合 上句选取了西湖 古塔 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 下句借远江 归舟 夕阳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 动静结合 画面开阔辽远 3 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 孤独凄凉之情 诗人北望中原 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 诗 人屡遭贬斥 半生潦倒 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解析 7 详解 1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赏析意象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 节特征的意象 首联 柳残荷老客凄凉 独对西风立上方 能表现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是 残柳 老荷 还有西风 注意 意象是名词 不能答柳残 荷老 2 考查赏析诗句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