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406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吉林省舒兰市一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语文学年高一语文 9 9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时间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 分数分数 120120 分 分 一 现代文阅读一 现代文阅读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9 分 诗诗 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华文化的灵魂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 早在 4000 年前的 尚书 尧典 就提出了 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 伦 的诗乐结合的理论 虞舜的 南风歌 卿云歌 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

2、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只十六个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 从古代 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 此后的 诗经 乐记 也都被尊为经典 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 士 影响更大 正如 乐记 所说 情发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 神 莫近于诗 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 集汉语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 它精炼 美听 微妙 易让 具有 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诗经 楚辞 汉魏乐府 唐诗 宋词 元曲直至近世 真如群星丽 天 森罗万象 美不胜收 上从帝王将相 下到渔父耕夫 无不喜闻乐诵 成了人们文化生 活的首选 流传之广 辐射之大 积淀之深 都是绝无仅有的 古诗所建构的美学理念 也 随之深入人心

3、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 成为其支柱 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诗 成了构建民族气派 传统风格的重要 基因 比如音乐 刘勰就提出了 诗为乐心 声为 乐体 的命题 再如绘画 董其昌认为 诗以山川为境 山川以诗为境 诗经 云 诗 者天地之心 万物之户 画家为山水写生 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 建筑艺术也不 例外 东坡 涵虚亭 诗 惟有此亭无一物 坐观万景得天全 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 我国的戏剧 本质是诗剧 唱腔 对白多为韵语 场景布置讲究空灵 象征 处处诗意洋溢 乃至如 本草纲目 这样的医药典籍 也博引诗文 极富文采 被王世贞称为 实性理之精 微 格物之通典 津津然谈议 真比斗以南一人 甚至连诺贝尔

4、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 说过杜甫的 细推物理须寻乐 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 这就是中国人的 诗歌情结 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 重高节 它对于人格的形成 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 岳飞的 满江红 文 天祥的 正气歌 谭嗣同的 狱中题壁 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 它 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文化的名片 早已蜚声世界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 1693 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 无始无终 先作心身真主宰 宣仁宣义 聿昭开济大权衡 极为钦佩 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 他认 2 为 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 他欣赏汉诗的 意象

5、叠加 与 错乱语法 并用来突 出意象的视觉性 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 意象诗派 芹藻江山 追逐风月 是 古诗的一大亮点 东坡的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 1920 年罗素来到杭州 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 他说 西湖的古文明 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我相信 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 与欧洲相比 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 罗素回忆录 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 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 崭新的诗歌天地 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 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 接通文脉 并立足当代 美学思潮 勇于探索 继雅开

6、新 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 尚书 尧典 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 到后 来的 诗经 乐记 都被尊为经典 B 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 精炼 美听 微妙 美不胜收 具有无与伦比 的艺术魅力 C 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 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诗成了民族气派 传统风格的重 要基因 D 诗歌与音乐 绘画 戏剧乃至建筑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密切的关系 诗词作为文化的名 片 甚至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它是其他一切艺术的源泉 2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古代上从帝王将相 下到渔父耕

7、夫 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 因此可以 说是中国人的 诗歌情结 B 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 意象叠加 与 错乱语法 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 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 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C 文章举例翔实 分析透明 巧妙引用 含蓄典雅 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 灵魂 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D 古诗中丰富的营养 可以增长知识 启迪智慧 丰富思想 陶冶情操 鼓舞斗志 培 养浓厚的文化气质 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引用杜甫的诗句 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 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 及 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 如音乐

8、绘画 戏剧等其他艺术 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 如戏剧本质就是 诗剧 唱腔 对白多为韵语 处处诗意洋溢 C 自古至今 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 如 1920 年罗素对西湖赞不绝口 认为西湖充 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 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3 D 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 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 勇于探索 锐意创新 为中华诗 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 6 小题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 毛泽东度过了他修 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 大多喜欢谈立志 毛泽东认为 离

9、开真理来谈立志 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 者的简单模仿 真正的立志 首先是寻找真理 1915 年 9 月 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 他 提出有 为人之学 为国人之学 为世界人之学 看来 心系社会 苦学砺志 是这 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 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 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 杨昌济 长沙板仓人 1903 年留 学日本 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 然后游历德国 瑞士 归国后 数次辞谢做官而从 学 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 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 要求学生 高尚其理想 鼓励他 们要 奋斗 有朝气 有独立心 能 立定脚跟 而办事又要 精细 小 不谨 大事败矣 对学问 他认为要 贯通今古 融合中西

10、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 神 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 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 他自称 近年来有所寸进 于书本得者少 于质疑问难得者多 除杨昌济外 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 黎锦熙 方维夏 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 这在黎锦熙 1915 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 所谈内容有 读书方法 在校研究科学之术 也有 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 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 哲学 国文 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 对数学 图画不花很多精力 他给朋友的信中说 从前拿错主意 为学无头绪 于是决定为学之 道 先博而后约 先中而后西 先普通而后专门 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 晚上 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 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 而且

11、持之以恒 从先秦诸子到 本省的县志 他都认真地研读 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 77 种古代经 史 子 集的 著作 说 苟有志于学问 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 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 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 湖 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 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 学子们历代相传 不断 阐发 到了晚清 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 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 风 在这种风气熏陶下 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 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 涌现了一大批有影 4 响的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 年 轻的毛泽东 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

12、土壤的强烈感染 湖南一师规定的 教养学生之要旨 里 专列一条 国民教育趋重实际 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 察社会之情状 毛泽东在 讲 堂录 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 如 实意做事 真心求学 古者为学 重在行事 闭 门求学 其学无用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 手写心记 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他常对同学们讲 不 仅要读 有字之书 还要读 无字之书 这无字之书 就是实际的社会 1917 年暑期 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 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 各带一把雨伞 一个挎包 装着简单 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 外出 游学 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 历时一个多月 走了九百多 里路 游历了长沙 宁乡

13、安化 益阳 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 途中 结交了农民 船工 财主 县长 老翰林 劝学所所长 寺庙方丈各色人等 写了许多笔记 这样的 游学 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 第二年春天 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 经湘阴 岳 阳 平江 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 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 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 在一师期间 毛泽东总共花了 160 块钱左右 大约 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 和同学们谈起时事 他总是有条有理 了如指掌 并且往往 充满着激情 于是就有了 时事通 的外号 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 年 毛 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 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

14、生时代 此时的中国 一场急风暴雨就 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 毛泽东传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 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 史 子 集著作 并开列了推荐书目 77 种 B 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士学风的全部特征 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 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C 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 游学 这两次 游学 经历养成了他 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D 本文选取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时的学习生活材料 围绕 修学储能 这个中心 表现了一 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展现出的

15、卓尔不群的素质 5 从三 四两段看 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5 分 6 长沙一师五年的师范生生涯 为毛泽东后来投身社会革命储备了哪些能量 请结合全文 5 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二 古诗文阅读二 古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曰 武安君 天下不信人也 王以万乘下之 尊之于廷 示天下 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 而燕王不馆也 苏秦谓燕王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 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 而足下迎臣于郊 显臣于廷 今臣为足下使 利得十城 功存危燕 足下不听臣者 人必有言臣不信 伤臣于王者 臣之 不信 是足下之福也 使臣信如尾

16、生 廉如伯夷 孝如曾参 三者天下之高行 而以事足下 可乎 燕王曰 可 曰 有此 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 且夫孝如曾参 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 足下安得使之之齐 廉如伯夷 不取 素餐 污武王之义而不臣 焉辞孤竹之君 饿而死于首阳之山 廉如此者 何肯步行千里 而事弱燕之危主乎 信如尾生 期而不来 抱梁柱而死 信至如此 何肯扬燕 秦之威于齐 而取大功乎哉 且夫信行者 所以自为也 非所以为人也 皆自覆之术 非进取之道也 且 夫三王代兴 五霸迭盛 皆不自覆也 君以自覆为可乎 则齐不益于营丘 足下不逾楚境 不窥于边城之外 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 下合者 足下皆自覆之君也 仆者进取之臣也 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燕王曰 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 对曰 足下不知也 臣邻家有远为吏者 其妻私 人 其夫且归 其私之者忧之 其妻曰 公勿忧也 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 后二日 夫至 妻使妾奉卮酒进之 妾知其药酒也 进之则杀主父 言之则逐主母 乃阳僵弃酒 主父大怒 而笞之 故妾一僵而弃酒 上以活主父 下以存主母也 忠至如此 然不免于笞 此以忠信 得罪者也 臣之事 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