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317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5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吉林省 五地六校 吉林省 五地六校 合作体合作体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共 29 题 共 4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考 试结束后 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Si 28 N 14 Na 23 Ti 48 第 卷 选择题 共计 50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题每题 2 2 分 分 共共 50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反应 A B C H 0 分两步进行 A B X H

2、0 X C H 0 下列示意图 中 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路径 B 升高温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D 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 3 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 HX 是弱酸 有如下实验方案 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室温下 测 0 1 mol L HX 溶液的 pH 若 pH 1 证明 HX 是弱酸 B 相同条件下 对 0 1 mol L 的 HCl 和 0 1 mol L 的 HX 进行导电性实验 若与 HX 溶液相 串联的灯泡较暗 证明 HX 为弱酸 C 将等浓度 等体积的 HC

3、l 和 NaX 溶液混合 若混合溶液 pH7 证明 HX 是弱酸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0 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 NH4HCO3 s NH3 g H2O g CO2 g H 185 57kJ mol 能自发进行 原因是体系有 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 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 判据 D 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5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 H2S 水溶液中加入 NaOH 有利于 S2 增多 B H2 I2 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 深 C 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 可提高原料的利用

4、率 D 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6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相关的是 NH4Cl 与 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明矾可做净水剂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 璃塞 加热蒸干 AlCl3溶液并灼烧得到 Al2O3固体 A B C D 7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 采用以下措施 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2 A 升高温度 B 加入一种反应物 C 增大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8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 图 I 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在恒温情况下 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B 图 反应 H2 g I2 g 2HI g 达平衡后 升高温

5、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 C 图 反应 CO2 g H2 g CO g H2O g H 0 水蒸气含量随时间变化 D 图 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达平衡后 缩小容器体积各成分物质的量随时间 变化 9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中和 10 mL 0 1mol L 1醋酸与中和 100 mL 0 01mol L 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 B 室温下 等体积 pH 3 的酸溶液和 pH 11 的碱溶液相混合后 溶液的 pH 7 C 体积相等 pH 相等的醋酸和硫酸溶液中 H 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D 室温下 pH 3 的醋酸溶液的 c H 与 pH 11 的氨水溶液的 c O

6、H 相等 10 下列事实中 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 铜 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 B 在空气中 光亮的银器表面逐渐变暗 C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 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11 一定条件下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X 和 Y 发生可逆反应 X g 2Y g 3Z g 达到平衡 测得 Y 的转化率为 37 5 X 的转化率为 25 则反应开始时 充入容器中的 X 和 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3 B 3 1 C 4 3 D 3 4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镀层破损后 白铁 镀锌的铁

7、 比马口铁 镀锡的铁 更易腐蚀 电镀时 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冶炼铝时 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 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 Fe2O3 nH2O A B C D 13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可逆反应 N2 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一个 N N 键断裂的同时 有 6 个 N H 键断裂 v H2 0 6 mol L 1 min 1 v NH3 0 4 mol L 1 min 1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 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NH3 N2 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 恒温恒容时 混合气体质量保持不变 A B C D 14 下列实验事实与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3 A 其他条件不变 0 0

8、1 mol L 1的酸性 KMnO4溶液分别与 0 1 mol L 1的H2C2O4溶液和0 2 mol L 1的H2C2O4溶液 反应 后者褪色时间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反应物 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其他条件不变 分别将等体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S2O3 溶液和 H2SO4混合液放在冷水和热水中 放在热水中的混 合液先出现浑浊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反应体系的 温度越高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将少量 MnO2粉末加入盛有 10 双氧水的锥形瓶内 在化 学反应前后 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 的速率 但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 过程 D 一定条

9、件下 分别在容积为 1 L 和容积为 2 L 的两个密闭 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氢气和碘蒸气 发生如下反应 H2 g I2 g 2HI g 获得等量 HI 时需要的时间前者少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气态反应体 系的压强越大 化学反应速率越 快 15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 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 Ni2O3 3H2OFe OH 2 2Ni OH 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 正极为 Ni2O3 负极为 Fe B 电池充电过程中 阴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C 电池放电时 负极反应为 Fe 2OH 2e Fe OH 2 D 电池充电时 阳极反应为 2Ni OH 2 2OH

10、2e Ni2O3 3H2O 16 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 记录初读数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适量指示剂 滴定 A B C D 17 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 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B 为了使反应充分 可以向酸 碱 中分次加入碱 酸 C 中和热为一定值 实验结果与所用酸 碱 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 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 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18 某温度时 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1、 该温度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大量 SO42 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Ag B 0 02mol L 的 AgNO3溶液与 0 2mol L 的 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 Ag2SO4的溶度积常数 Ksp 为 1 10 3 D a 点表示 Ag2SO4的不饱和溶液 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4 18 题图 19 题图 19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导电能力越强 用 0 100mol L 1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10 00mL 浓度均为 0 100mol L 1的盐酸和 CH3COOH 溶液 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率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2、A 曲线 代表滴定 CH3COOH 溶液的曲线 B 在相同温度下 A B C 三点溶液中水电离的 c H B A C C D 点溶液中 c Cl 2c OH 2c H D A 点溶液中 c CH3COO c OH c H 0 05mol L 1 2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 3 kJ mol 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 g 2O2 g CO2 g 2H2O g H 890 3 kJ mol 1 B 500 30 MPa 下 将 0 5 mol N2和 1 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g 放热 19 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

13、为 N2 g 3H2 g 2NH3 g H 38 6 kJ mol 1 C 已知在 101 kPa 下 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121 kJ 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2 g O2 g H2O g H 242 kJ mol 1 1 2 D 25 101 kPa 时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 3 kJ mol 1 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aq 2KOH aq K2SO4 aq 2H2O l H 114 6 kJ mol 1 21 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 石墨 s O2 g

14、CO g H 393 5 kJ mol 1 5 B 由表中信息知 C 石墨 s C 金刚石 s H 1 9 kJ mol 1 C 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像 D 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 22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甲 乙两池均为 1 mol L 1 的 AgNO3 溶液 A B 均为 Ag 电极 实验开始先闭合K1 断开K2 一段时间后 断开K1 闭合K2 形成浓差电池 灵敏电 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提示 Ag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合K1 断开K2 后 A 电极增重 B 闭合K1 断开K2 后 乙池中c Ag 增大 C 断开K1 闭合K2 后

15、 NO3 向A 电极移动 D 断开K1 闭合K2 后 B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2 题图 23 题图 23 工业废气 H2S 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 2H2S g O2 g S2 s 2H2O l H 632kJ mol 1 H2S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 a 为电池的负极 B 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 4H 4e 2H2O C 若电路中通过 2mol 电子 则电池内部释放 632kJ 热能 D 若有 17gH2S 参与反应 则会有 1molH 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24 如图所示 反应 X g 3Y g 2Z g H 0 在不

16、同温度 不同压强 P1 P2 下 达到平衡时 混合气体中 Z 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25 室温下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 7 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 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向 0 10 mol L 1 NH4HCO3溶液中通 CO2 c NH c HCO c CO 4 32 3 B 向 0 10 mol L 1 NaHSO3溶液中通 NH3 c Na c NH c SO 42 3 C 向 0 10 mol L 1 Na2SO3溶液中通 SO2 c Na 2 c SO c HSO c H2SO3 2 3 3 D 向 0 10 mol L 1 CH3COONa 溶液中通 HCl c Na c CH3COOH c Cl 6 第 卷第 卷 表达题 表达题 共计共计 5050 分 分 26 11 分 I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Zn s Cu2 aq Zn2 aq Cu 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 1 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铜电极为电池的 极 电解质溶液 Y 是 2 盐桥中的 Cl 向 填 左 或 右 移动 如将盐桥撤掉 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