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327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完美WORD格式托克逊县雨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雨田煤矿生产技术部2017年9月20日W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采区南北宽14861827m,东西长27082980m,采用双翼开采,东翼东西长12371368,西翼东西长13401743m,矿井目前只开采一采区西翼。W1103工作面为一采区西翼的第三个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工作面北侧与W1101工作面相隔36m平距隔离煤柱,东部为采区大巷保安煤柱,南部及西部为未开采区。矿井采区上部为山岭,地表位置无建筑设施,回采时对地表无太大影响。2、煤层赋存

2、特征3-3煤层厚度、层位稳定,属全区可采(21线至E线)。共有23个钻孔控制此煤层,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倾向上在煤层浅部、深部薄,中部厚,在走向上东西两头薄中部厚。其中23个工程点控制的勘查面积为8.99平方千米,可采面积为8.99平方千米,分布连续,面积可采性指数100;总厚度变化系数为30.34%,二级差变化指数为41.65%;可采厚度4.65-16.76m,平均厚10.97m,可采厚度总厚度变化系数为31.74%,二级差变化指数为35.30%;资源量估算厚度4.65-16.76m,平均厚10.97m ,厚度变化系数为31.74%;含夹矸0-1,结构简单,为一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顶

3、板以灰白色砂砾岩为主,底板为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炭泥岩。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柱状岩石特征老顶粉砂岩17.02灰白色,坚硬,中粒砂状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直接顶砂砾岩25.03灰白色,坚硬,不等硕砂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伪顶粉砂岩5.73深灰色,坚硬,粉砂结构,泥质胶结。煤层煤3.9黑色沥青光泽,平坦状断口,半亮型煤直接底粉砂岩2.05底板为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炭泥岩老底细砂岩18.75主要成分为暗灰色变质岩屑,结构均一,泥质胶结,中部夹灰色中砂岩3、水文地质、瓦斯以及煤尘情况水文地质煤矿床虽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含煤岩系局部裸露,然地形地貌、地质

4、构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制约了地下水的补给,总体水化学类型提示补、径、排条件差。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L/sm,天然泉群流量均2-5升/秒。4-2号煤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32.5878.48m。3-3号煤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54.39-167.07m。f95逆断层虽为一导水断层,但该断层导水性微弱。故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瓦斯依据矿井2014年瓦斯等级鉴定的结果,得知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8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39 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22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24 m3/min。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煤层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科

5、学研究所2013年7月对该矿井中3-3煤层煤样检测结果:3-3煤层煤尘火焰长度均690mm,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本区各煤层的氧化样的着火温度为276.0-339.0,原样的着火温度为309.5-355.0,还原样的着火温度为314.0-357.0,还原样与氧化样的着火温度差值(T)为8.54-66.0,因此,本区内各煤层均属易自燃及很易自燃煤层。4、工作面技术参数工作面可采倾向长度为858m,工作面倾斜长度192m,煤层厚度平均为3.90m。工作面运输顺槽 运输顺槽沿3-3煤层顶底板布置,总长度975m。巷道断面形式为矩形,巷道净宽5.4m,净高3.8m,净断面20.52m2。煤层较稳定,采用

6、“锚网索”联合支护;巷道内铺设宽为1000mm的皮带输送机。巷道为W1103综采工作面进风巷。工作面回顺槽回风顺槽沿3-3煤层顶板布置,长度975m。巷道断面形式为矩形,巷道净宽4.6m,净高3.8m,净断面17.48m2。煤层较稳定,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巷道为W1103综采工作面回风巷。 W1103工作面开切眼W1103综采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858m,倾斜长度192m,坡度013;开切眼:沿33煤层底板布置,异形断面,宽8.6m,高3.8m,净断面32.68m2,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巷道为W1103综采工作面采场。5、矿井冲击地压情况根据雨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评

7、价结果分析得出,雨田一号井3-3煤层采掘工作面在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冲击危险等级为三级,开采技术因素影响下的冲击危险等级为二级,整体上评价雨田一号井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等级为中等偏弱冲击危险。6、顶板预裂爆破在工作面回采前及回采过程中,对顶板老顶岩层进行预裂爆破处理,降低其积聚弹性能的能力,促使其及时短距离跨断,降低其在工作面回采过程可能产生的动静载威胁。和工作面煤体卸压一样,顶板预裂爆破也要保证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以外实施,尽量降低和工作面回采的相互扰动,卸压处理范围要保证始终超前工作面150米以上第三章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一、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

8、原则,对W1103综采工作面进行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估。二、危险源辨识对W1103综采工作面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如下:1、人为因素(作业活动):开采煤机、开刮板输送机、操作泵站、打设支柱、移架、检修设备等。2、机械设备因素:采煤机、刮板机、破碎机、皮带机、液压支架、乳化泵站、设备列车等。3、环境因素: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顶板预裂爆破等危险源;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只对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以下只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危险进行分析、辨识和评估。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水害:根据W1101工作面两顺槽掘进水文地质情况,W1103

9、工作面掘进期间主要是施工用水和喷雾降尘水,对工作面造成的危害较小。2、瓦斯:W1103掘进工作面瓦斯含量较低,瓦斯对工作面的影响较小。3、顶板:直接顶为粉砂岩,深灰色,坚硬,厚约5.73m,属于坚硬顶板,不易垮落。4、冲击地压:根据W1103工作面掘进期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本工作面划分为弱冲击危险区域。5、设备操作和检修。6、材料运输。四、风险等级评估1、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风险等级评估是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本专项报告对风险点、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风险点的风险等级: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0、危险源风险等级:危险源内各风险危害因素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危险源的级别。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等级:本报告选用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危害因素进行评估。2、重大风险确定标准经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点、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符合可能导致国家安监总局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判定标准十五条重大安全隐患;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3、风险评估结果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我矿对矿井危险源的辨识与确认,

11、此次辨识共辨识出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危险源共计 52条,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第四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防治瓦斯爆炸措施1、通风措施:(1)依据我矿通风设计进行综合计算和验算,确保合理安全的配分量,营造井下良好的气候条件,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和安全。(2)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熟知通风线路,保证通风设备、设施正常工作。(3)各风门必须设置好闭锁装置,加强巷道维护、及时清理巷道杂物,确保通风断面符合要求,保证风流畅通。(4)严格执行井下测风制度。(5)合理分配W1103工作面通风量。2、瓦斯管理措施:(1)加强工作面瓦检员培训工作,提高瓦检员的业务水平。(2)加强工作面瓦斯检查,严禁出现漏检、假检现

12、象。(3)加强工作面及回风流巷道的瓦斯管理工作。(4)按照规定做好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传感器标校工作,确保传感器灵敏可靠。(5)加强上隅角瓦斯管理。二、顶板管理措施:1、加强顶板观测和顶板管理,及时排查顶板安全隐患,做好临时支护工作,严禁空顶作业,防治顶板冒落。2、加强工作面出现地质构造的管理工作,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顶板安全。3、加强工作面敲帮问顶制度工作,确保人身安全。4、工作面生产期间,做好“初采初放”、“周期来压”、“见方区域”期间顶板管理工作。三、煤尘管理措施:1、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采煤机、液压支架喷雾、各转载点喷雾以及回风流中全断面喷雾必须开启。2、巷道内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

13、规程规定,定期进行冲洗,并做好记录。3、加强维护工作面防尘设施,并派专人维护。4、加强个人防尘管理,工作面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5、掘进巷道内按作业规程要求设置好扑尘网。四、防火管理措施:1、巷道内浮煤必须清理干净,严禁在巷道内堆放浮煤。2、电气着火,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处理,并向调度室、队值班人员作详细汇报。3、严禁明火作业和电器失爆。4、严禁将剩油、废油泼在巷道内。5、设备机头、油脂存放点、电源开关处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6、回采过程中加强底煤管理,不得遗留底煤开采,防治采空区发生火灾。五、水灾防治措施:1、由地测部门做好水文地质预报。根据水文地质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

14、探后掘”的原则进行作业。2、打眼过程中密切注意钻孔情况,发现孔内有水流出或有压力水以及塌孔等现象时,必须停止打眼,钻杆不要拔出,撤出人员及时向掘进队、调度室和安全部汇报。待探明情况,处理完毕后方可入内作业。3、施工人员应经常观察巷道内岩壁的变化情况,发现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底鼓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浑浊、顶板来压、顶板淋水加大、有臭味等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作业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待处理妥善后方可继续施工。4、巷道淋水大、底板低洼处施工临时水仓,及时将巷道淋水排至排水管路。六、机电设备操作及维修管理措施:1、机电设备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岗

15、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2、加强机电设备检修,严格按照设备完好标识和检修质量标准进行检修。3、检修机电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进行,严禁带电作业,杜绝失爆现象。七、防冲地压措施:1、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冲击地压避灾线路,发生冲击地压时及时撤离人员。2、进入工作面人员必须配齐防冲击地压劳动保护用品。2、工作面掘进前,做好日常钻屑监测工作,并做好记录工作。若钻屑量超标,做好卸压工作。4、工作面设备、材料必须绑扎固定牢固,风水管路严格按照要求悬挂。第五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因工作面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包含人、机、环、管等风险,此工作面风险共计52条。其中:特别重大风险 0 条,重大风险 0 条,中等风险 47 条,一般风险5条,低风险 0;分别所占比例为:特别重大风险占0 %,重大风险占0 %,中等风险占90 %,一般风险占 10%,低风险占0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