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301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qt4256_2016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值得参考 AQ XXXXXXXXICS 13.100C 65 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报批稿) 2015-03-06 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word完美 整理版 范文范例 值得参考 AQ/T 42562015目 次前 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

2、34一般要求45防尘技术措施56防毒技术措施67防噪声技术措施78防高温、低温技术措施79防辐射技术措施810 高原作业技术措施811个体防护措施912应急处置措施913职业卫生管理9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筑企业施工工艺及职业危害11 word完美 整理版 1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7)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南通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振华、王勇、刘伟、原征岚、张雪冬、张媛媛

3、、金龙哲、刘建、栾婷婷。 范文范例 值得参考AQ/T 42562015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低温、防辐射、应急处置等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措施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以及职业卫生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8664

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229.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GBZ/T229.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

5、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3.1 建筑施工 construction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除外)等。3.2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3.3 职业危害 occup

6、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3.4职业性有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s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3.5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s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反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6职业禁忌证 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

7、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3.7 高温作业 work(job) under heat stress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3.8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3.9 工作地点 work site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或作业地点。4一般要求4.1 建筑施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持续

8、改进单位的职业卫生条件。4.2 涉及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其工艺过程、设备设施在设计时应符合GBZ1的要求,工作地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GBZ2的要求,并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4.3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4 应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向劳动者明确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工艺过程、设备等,并建立档案。4.5 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工作。4.6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工艺及职业性危害因素参见附录A。5防尘技术措施5.1 一般防尘措施5.1.1 采用不产生或少产

9、生粉尘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5.1.2 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如将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或操作室密闭隔离。5.1.3 劳动者作业时应在上风向操作。5.1.4 建筑物拆除和翻修作业时,在接触石棉的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人。5.1.5 对施工现场裸露的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成立现场清洁队每天对施工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5.1.6 原材料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应有可靠的防水、防雨雪、防散漏措施。5.1.7 大量的粉状辅料宜采用密闭性较好的集装箱(袋)或料罐车运输。袋装粉料的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

10、强度。5.1.8 根据粉尘的种类和浓度,按照GB/T 18664的要求为劳动者配备符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5.2 专项防尘措施5.2.1 凿岩作业5.2.1.1 凿岩作业应正确选择和使用凿岩机械,配备除尘装置,采取湿式作业法。5.2.1.2 在缺水或供水困难地区进行凿岩作业时,应设置捕尘装置,保证工作地点粉尘浓度符合GBZ 2.1的要求。5.2.1.3 对于任何挖方工程、竖井、土方工程、地下工程或隧道均须采取通风措施,保证所有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通风,粉尘浓度不得超出GBZ2.1的规定。5.2.2 现场拆迁5.2.2.1 拆迁现场应设置渣土存放场,并按批准的线路和时间将垃圾渣土运出拆迁现

11、场,运至指定的消纳处理场。5.2.2.2 拆迁现场的垃圾渣土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配置洒水设备定期洒水清扫。5.2.2.3 拆迁现场的道路应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5.2.2.4 应在拆迁现场的施工运输出口设置车轮清洗设备及相应的排水沉淀设施。5.2.2.5 运输垃圾渣土的施工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时,装载的垃圾渣土高度不应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并用毡布遮盖,车轮应清干净。5.2.3 现场搅拌站5.2.3.1 为防止地面起尘,搅拌站区域内的地面应硬化处理。5.2.3.2 搅拌宜采用全封闭式,若无法完全封闭,则应设置在半封闭的机房内,搅拌机上料上部应设置喷淋设施。5.2.3.3 散装水泥应在密闭的水泥罐中贮

12、存,散装水泥在注入水泥罐过程中,应有防尘措施。现场使用袋装水泥时,应设置封闭的水泥仓库,并将破损水泥袋洒落的水泥装袋先用。5.2.3.4 砂、石材料堆放场地应设围挡围护,并应覆盖。6防毒技术措施6.1 一般防毒措施6.1.1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应符合GBZ2.1的要求。6.1.2 在其他人员可能接触有毒有害材料的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对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装置的施工地点,应用防护结构或围栏进行有效的隔离。6.1.3 当不得不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GB 8958规定。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6.1.4 有酸碱的作

13、业场所,应设置事故应急冲洗供水设施,并保证作业时间不间断供水。6.1.5 在作业过程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或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应安装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民和行人的影响。6.1.6 优先采用无毒建筑材料,用无毒材料替代有毒材料、低毒材料替代高毒材料。6.1.7 在使用有机溶剂、稀料、涂料或挥发性化学物质时,应当设置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设施;电焊作业时,设置局部通风防尘装置;所有挖方工程、竖井、土方工程、地下工程、隧道等密闭空间作业应当设置通风设施,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地下爆破作业后,应进行机械通风。 6.1.8 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劳动者应正确使用施工工具,在作业点的上风向施工。6.1.9 接触挥发性有毒化学品的劳动者,应当配备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接触经皮肤吸收或刺激性、腐蚀性的化学品,应配备有效的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6. 1.10 严禁劳动者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进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