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7337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8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大庆实验中学大庆实验中学 20192019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 理科 试题高一化学 理科 试题 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 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Al 27 第 卷第 卷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6161 分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212 小题 小题 第小题第小题 3 3 分 分 共共 3636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A 制取并检验二

2、氧化硫 B 制取氧气 C 制取氨气 D 实验室制氯气 2 有如下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属于两种核素 B 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C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两者化学性质相同 D 互为同位素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NH4Cl 的电子式 B 钾原子结构示意图 C HClO 的结构式 H O Cl D 测定文物年代的碳原子 612C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逐渐增大 B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逐渐增大 C 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加深 2 D 碱金属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逐渐减小 5 W

3、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 X 和 Z 同族 盐 YZW 与浓盐酸反应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 可得到含 YZW 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为 W X Y Z C Y2W2与 ZW2均含有极性共价键 D X 氢化物的沸点高于 Z 的氢化物的沸点 6 将 0 02mol 铜片溶于 100mL9mol LHNO3中 产生 336mL 气体 只含 NO NO2 该气体与一 定量 O2混合后用水恰好完全吸收 则通入的 O2体积为 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A 22 4mL B 33 6mL C 44 8mL D 224mL 7 依据元素周期律 下列

4、推断正确的是 A 酸性 H2SiO3 H2CO3 B 热稳定性 H2Se H2S H2O C 碱性 CsOH Ca OH 2 D 若离子半径 R2 M 则原子序数 R M 8 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列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第 3 列含有的元素种类最多 B 第 14 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 第 2 列到第 12 列都是金属元素 D 最高价为 7 的元素均在第 17 列 9 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 液体迅速充满试管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5、试纸变蓝的气体 说明氨水中 含有 NH4 C 加热 NH4HCO3固体 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 试管口有液滴产生 说明 NH4HCO3具有热不稳定性 D 将红热的 Pt 丝伸入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 瓶口出现少量 的红棕色气体 说明氨气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 NO 10 元素周期表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 以下所涉及的元素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短周期元 素 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列表如下 其中 R2Q2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 元素代号 M R Q T X Y Z 原子半径 nm 0 037 0 186 0 074 0 102 0 150 0 160 0 099 主要化合价 1 1 2 6 2 3 2

6、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T 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TZ X B 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 Y 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D Z 单质难溶于化合物 WZ2 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Ca2 2HCO3 2OH CaCO3 2H2O CO32 B 向 FeBr2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 4Br 3Cl2 2Fe3 2Br2 6Cl C 在足量的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3Fe 8H 2NO3 3Fe2 2NO 4H2O 5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 OH NH3 H2O 第 卷第 卷 非选择

7、题非选择题 共共 3939 分 分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3 3 大题 大题 共共 3939 分分 18 12 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根据 A J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用一个化学反 应证明 H 单质的氧化性强于 G 单质 2 D 的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与 I 的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3 A 分别与 F G H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 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 B C D G I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 用电子式表示

8、化合物 CI2的形成过程 19 15 分 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 时硫酸亚铁铵 NH4 2Fe SO4 2 能完全分解 分解产物中含 有铁氧化物 硫氧化物 氨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 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分步实验 夹持装置略 实验 甲同学为探究分解产物中的硫氧化物是 SO2 还是 SO3 连接装置 A E F B 进行实验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E 中没有明显现象 F 中溶液褪色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2 B 的作用是 实验 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水蒸气和氨气 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3 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6 4 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 5 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

9、验现象为 6 A 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 设计实验证明 A 中残留固体中含有三价 铁 7 实验证明 NH4 2Fe SO4 2 受热分解除上述产物外 还有 N2 生成 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0 12 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 学生甲用水作试剂 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 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 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1 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 2 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 投入稀盐酸中 现象不十分明显 请分析原 因 3 学生内另

10、辟蹊径 不用镁 铝的单质 而用镁 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 进行 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 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硫 碳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已知 B 是一种正盐 是工 业生成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 1 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B 2 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 月考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B D D C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AB D A AB 二 填空题 18 12 分 1 Ne 1 分 F2 1 分 2F2 2H2O 4HF O2 2

11、分 2 Al2O3 6H 2Al3 3H2O 2 分 3 HF H2O NH3 2 分 4 O2 F Na Mg2 Al3 2 分 5 MgCl2的形成过程 略 2 分 19 15 分 1 分解产物中有 SO2没有 SO3 2 分 2 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 2 分 3 ACBD 2 分 4 C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2 分 5 D 中溶液变红色 2 分 6 取少量 A 中残留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KSCN 溶液 溶液 变红色 说明含三价铁 2 分 7 2 NH4 2Fe SO4 2 Fe2O3 4SO2 2NH3 N2 5H2O 3 分 20 12 分 I 1 方案二 2 分 2 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 分 3 取镁 铝的 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 Al OH 3 溶解 而 Mg OH 2则不溶 2 分 1 H2SO4 2 分 Na2CO3 2 分 2 CO2 SiO32 H2OH2SiO3 CO32 或 2CO2 SiO32 2H2OH2SiO3 2HCO3 2 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