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126815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碑林区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初中组)春酒说课稿春酒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春酒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笔触细腻的表达了思乡这一主题。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了解民俗,更让我们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在本单元中,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语言典雅、亲切,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寄情于物

2、的写法 ;关注结尾,理解作者蕴涵在春酒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清文章脉络,研读赏析语言,品味语言的意趣,体会细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探索者,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两岸同根的血脉文化形成一定认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散文,要求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细节描写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文章内容,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和

3、细节刻画。另外,寄情于物的手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若要学生“掌握”,还必须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鼓动学生的情感,使之激情澎湃,进入不吐不快的创作状态。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琦君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那深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倾注于一杯春酒之中。领会这份真情,会令学生在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思乡之情游离于学生的体验之外,难以激起共鸣,需要教师以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的引导。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琦君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两岸同根的血脉文化形成一定认识。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a、情景教学法:以美育情,以美启

4、思。其一,通过教师配乐朗诵设置悬念,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其二,在教学中,设置音乐情景,从而让学生融入作品设置的氛围中去。b、朗读教学法:学生平常易忽略朗读能力的培养,而本文意蕴丰富、笔调素淡,不用心朗读体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来的,依据大纲对默读与朗读的要求,我设计了两线交织的思路,在“读”中品“情”,又以“情”促“读”,训练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来品味文章独特意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c、讨论点拨法:从初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他们的思维灵活,独具个性,并有共同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选用此种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分享合作乐趣,感受成功喜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讨论探究中遇

5、到了阻碍,教师再适时点拨启发。d、品读鉴赏法:关注对于重点段落、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进而潜移默化的学习细节刻画、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e、延伸拓展法:结合当今时事,训练学生掌握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达到从课内向课外迁移,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从阅读向口语交际及写作拓展的目的。2、说学法“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而教给学生学法,以期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a、自主学习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点,并自己品析。b、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此环节安排在赏析探究中。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比较,并提高学习积极

6、性。3、说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配乐朗读,用音乐引导学生融入作品设置的氛围中去。4、说教学评价 主要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优点作出肯定,对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加以提点和修正,使其能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2010年一则新闻报道引入情景(通过教师配乐朗诵设置悬念,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并引出作者与文题,导入新课。)(二)、知春酒,明文意1、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大意。(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神游其中,与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对作品

7、的理解之中。)2、走近文本,概括大意。概括一下绮君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儿时往事?(本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巩固刚才的朗读效果,并理清全文脉络,帮助理解课文。)(三)、品春酒,享韵致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合作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一两句最能打动你的文句,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诵读,并告诉大家你从这一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主动研读赏析语言,教师只起到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春酒,悟深情设置问题,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情感。1、那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童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的那么细致呢?(启发学

8、生找到琦君对母亲、对故乡的情感是她的创作源泉,是她的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她离开大陆到台湾后对故乡的那份眷恋。)2、结合宋楚瑜拜谒黄帝陵时留下的一副对联,激起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对联“炎黄子孙不忘本 两岸兄弟一家亲”,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国家命运,深刻认识到两岸的血脉是割不断的,文化是割不断的。这样时代责任感会油然而生,掀起胸中的万丈狂澜。)3、拓展练习,掌握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如果现在请你为与我们血脉同源、文化同宗的台湾同胞选一件礼物,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你会选什么?为什么?请大家快速思考,并动笔把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先举例,如“我想送琦君一段西湖的莲藕,那么她

9、即使远在天边也会忆起故乡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会想起栖霞山上如醉的枫叶,想起南屏晚钟那悠远的跫音。而且敏锐如她,一定也能猜出我与子同怜的含意,能体会出两岸同胞藕断丝连的深情。”(教师配乐朗诵,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在学生民族情感激越鼓荡之际,给他们一个渲泄的渠道。学生们的礼物就是寄情之物,理由即为所托之情。鼓励学生展示文采与想象创意。从而水到渠成地掌握了寄情于物的写法。)(五)、酿春酒,看人生选修作业:1、阅读琦君其他的作品。如烟愁、细沙灯等。2、再细细品味文章,仿照余光中的乡愁,将春酒改写为一首诗歌。如:小时侯,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长大后(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

10、趣,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好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阵地不仅仅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轻松地去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感知到“生活处处有语文”。)板书设计:(板书需要把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最简要、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本课的板书设计,中间是一只酒坛。将母爱、乡情、童趣、年味,这些触动作者心弦的材料盛进来,让那含蓄而悠长的乡愁沉淀在坛底。形象直观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体现了文章内容重心。其含蓄蕴藉的风格又暗合题目春酒。在酒坛两边以近似对联的形式展示写作手法:寄情于物、细节刻画。为下面重点的突破掌握寄情于物的手法作了必要的铺垫。而这种诗意化的呈现,其典雅的古意与中国过大年形式吻合,与文章淡雅质朴的格调一致。能够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余,启发其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