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4966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船舶作业现场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序号施工过程 作业过程 造成伤害是否可以避免防范措施1船舶施工及系离泊位作业现在/正常 绞缆配合失误,缆绳崩断(磨损严重或受力不均);人站在缆绳圈内或跨住缆绳 人身伤害是1、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操作。衣服须穿戴整齐,不准敞开,以防止卷入绞缆机滚筒内。2、绞缆时人和滚筒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上工作,不准靠近吃力紧张的缆绳、站在缆绳圈内或跨住缆绳,彼此要相互关照,及时提醒防止事故发生。3、靠离时,工作人员应随时向船长报告艏艉距离及其它安全状况和缆绳的收放情况,驾驶台需要动车时,要事先通知工作人员,以免

2、动车时将缆绳缠入推进器。4、绞缆速度要听从指挥,切勿硬绞系缆,以防损伤绞缆机或发生断缆的危险。5、带缆操作,艏艉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及时调整系缆受力;靠妥泊位后,外档锚如不绞起,,应放松锚链,不使其吃力。6、当采用地垄缆或码头桩系尾拢缆移动船舶时,应在岸上设立“禁止停留”等警示性标志,防止缆绳伤及行人。2 船舶避让现在/正常 过往船舶未避开施工船舶锚缆;船舶设备损坏是1、施工中,甲板值班人员应注意周围水域船舶动态,防止过往船舶或者靠离的辅助船舶的螺旋桨打到施工锚缆。3挖掘机工作现在/正常 机械碰撞;人身伤害是1、挖掘机工作时,其作业半径范围内禁止站人,挖掘机启动前,操作抓斗的驾驶员必须事先

3、发出信号。4临岸施工现在/正常超挖;工程事故是1、挖码头、泊位、港池边沿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图纸施工,不得超挖,防止造成工程事故。5船舶在视线 不良时航行现在/异常大雾、大雪、暴风雨、未按规定鸣放雾号;未按规定派人了望; 船舶碰撞、搁浅是1、船舶驾驶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交通部海上雾中航行规则,结合本船舶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规则要求。2、船长和驾驶员应当对航行水域的水深、气象、潮汐、航标、碍航物等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结合本船的船舶性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视线不良时的安全措施。3、船舶遇视线不良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并报告船长。适当降低航速。按规定开始发放雾号。派水手

4、到船首了望;风浪大时,可在驾驶台了望。根据实际情况,关闭全部或部分水密门;准备各类救生设备。各船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安全航速行驶,加强与进出港船舶的联系,时刻把本船航行在安全的水域。在视线不良时,应选择合适的锚地锚泊,保证船舶安全。 6船舶夜间施 工或航行现在/正常 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影响;无法正确判别建筑物和在行船舶;碰撞或形成紧迫局面是1、夜间工作时,作业周围和挖掘机上应有充分照明。2、为保证船舶夜间航行、施工、锚泊的安全,船舶须设夜航命令薄;船长在就寝前,必须将航行、施工、锚泊的有关指示及注意事项详细而明确地写入夜航命令薄内。7船舶航行 现在/正常 未使用安全航速驾驶员;判断失误导致碰撞或形

5、成紧迫局面是1、认真研究掌握施工水域水文、气象等环境特点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和本船性能,制定各类应变方案。2、认真执行港口航行通告对本工程船舶的规定。3、对挖泥区至抛泥区之间水域水深情况(注意最低潮水深)潮流大小,渔网区、养殖区、礁石、障碍物的准确位置和范围大小,必须很好掌握。8船舶对遇航行 现在/正常未及时采取行动、未考虑航行周围水域情况等;联系出现偏差;碰撞或形成紧迫局面是1、严格执行施工区域所属港口规定及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9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或防台避风 现在/紧急大风大浪、水密设施未处于良好状态 ; 船舶失控、船舶进水是1、风暴之前通过检查确保船舶水密、确保排水畅通,做

6、好固定和压载工作、做好应急准备。2、在大风浪中航行,应根据本船的船型、稳性、吃水和海域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措施,减轻船舶的横摇,缓和波浪的冲击,以等待海面恢复平静,或采取积极手段,尽早 驶离大风浪海区。10船舶锚泊作业现在/正常水流、水深、地质潮汐影响;走锚、船舶碰撞是1、合理下锚,防止走锚;防台时下锚方式应上报经理部。11船舶密闭舱室作业现在/正常舱内缺氧或存在一氧化碳、爆炸性混合气体;导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中毒或引起爆炸火灾是1、作业前应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氧气含量高于18%,二氧化碳含量不高于2%的情况下,方可进入作业场所,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2、进入缺氧作业场所

7、救人时,必须佩带隔绝时呼吸器,在专人的配合下进行救助。3、封闭处所,并在其入口处显示“未经许可严禁入内”的告示,防止误入。12船舶燃、润油装卸现在/正常易燃易爆性物质火灾、爆炸是1、供受双方负责作业期间供油码头、设施或船舶的防污、防火和人身安全。2、受油时船舶要保证作业期间防污染措施得当,防止火灾和人身事故发生。3、供受油双方负责共同商定油类作业期间的联络信号及联络方式,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13船舶关键性设备操作 现在/正常未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是1、由船长组织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4 船员生活 现在/正常吸烟、用电;火灾、触电是1、机舱内严禁烟火,其他地点

8、的烟灰缸内应注水,禁止乱丢烟头。2、住舱(区)、机舱、泵舱、厕所等处电器开关、照明及通风取暖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注意电线插头有无松动及其电线有无发热情况。3、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台灯等其他照明设施应固定或采用冷光源。4、厨房用电、油、液化气等应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确保安全使用,由船长负责落实。15船舶高空作业(2米以上) 现在/正常未系安全带;高空坠落 是1、排除故障时不得独自上斗或在悬挂状态爬上斗,冒失蛮干。2、检修吊杆或机器时,必须停车并悬挂“禁止启动”标志,作业现场要有人监护。3、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软底胶鞋,穿连体工作服作业。作业下方人员,应戴安全帽,并注意不得在高空作业的正下方

9、停留。4、高处作业、舷外作业人员工作前,对安全带、系绳坐板、跳板、绳结等用具,应再次进行检查,确认牢固有效。作业时必须精神集中,系安全带,不得带皮手套。安全带系绳应系在作业点上方的船体固定构件上。16船舶舷外作业现在/正常未穿救生衣;落水淹溺是1、舷外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2、航行时禁止在舷外作业。17船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在/紧急 火灾、爆炸;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1、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定期进行演习,并保留演习记录。 18船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在/紧急碰撞;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19船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在/紧急 触礁搁浅;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0船舶发生紧急情况现在/紧急船舶进

10、水;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1船舶发生紧急情况现在/紧急船舶失去操纵能力舵机失灵;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2船舶发生紧急情况现在/紧急溢油;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3 船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在/紧急恶劣天气损害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4船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在/紧急人员伤亡(严重受伤);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5船舶发生紧急情况现在/紧急人员落水;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6船舶发生紧急情况现在/紧急弃船;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是27船舶消防设备管理 现在/正常消防器材失效火灾或人身伤害是1、确保消防设备布置合理、设备完好、有效,包括:消防员装备、消防计划、火灾报警器、手提灭火器、太平斧

11、、皮龙箱及内部物、自动喷淋装置、消防泵、通用泵、应急消防泵(含应急发电机)、消防管系及阀门、固定式灭火系统,并有维修标准、检查制度、检查及保养记录;一旦失效,立即更换。28船员工作式救生衣现在/正常 数量不够;人员落水淹溺是1、按符合安全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作式救生衣。29船员安全帽 现在/正常 配备数量不够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物体打击是1、按符合安全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帽。2、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30船舶气割明火作业(相关方) 现在/正常电焊机线路裸露;触电是1、作业人员具备作业资格。2、作业人员防护用品齐全、可靠。3、船舶上应划出足够空间的动火区域。4、确认作业现场氧气瓶、乙炔

12、气瓶需露天存放的必须有防晒装置。乙炔气瓶、氧气瓶两瓶之间的距离必须放置在5米以上,与明火应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5、燃物品及遇热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已清除。6、氧气管和乙炔气管不得跨越通过高温场所或尖锐带刺物品,防止发生漏气、燃烧和爆炸等事故。 7、确认氧气、乙炔管与焊枪连接正确。8、作业前检查焊接导线,防止触电。9、根据本船情况结合船舶通用的明火作业程序制定完善明火作业程序。10、确认无火种隐患,焊件冷却后,方可离开。31船舶气割明火作业(相关方)现在/正常 有害光照; 灼烫是32船舶气割明火作业(相关方) 现在/正常 有害气体;中毒是33船舶气割明火作业(相关方)现在/正常 明火;火灾、爆炸是34船舶存放乙炔与氧气瓶(相关方)现在/正常 易燃易爆物质火灾;爆炸是35船舶机舱巡视、维护、检修作业 现在/正常 未戴安全帽、未穿防护鞋;人身伤害 是1、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36测量放样 现在/正常测量人员失足落水; 人身伤害是1、时刻有防范意识。 .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